宁夏隆德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思路

2011-10-23 03:40刘巧玉张忠劲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1年6期
关键词:隆德县全县用水

刘巧玉 张忠劲 白 雁

(1、隆德县水务局 宁夏固原 756300;2、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 武汉 410071)

1 隆德县水资源特点

1.1 县域概况

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处六盘山西麓丘陵地带,地理位置在东经105°48′~105°15′,北纬35°21′~35°47′之间。东西宽41km,南北长47km,国土总面积985km2,人口密度184人/km2。东北部与固原、东南部与泾源、南部与庄浪、西部与静宁、西北部与西吉五县接壤。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复杂,类型多样,海拔在1720~2942m之间,境内米岗山为六盘山最高峰,最低处是渝河出界的河谷,长度在1km以上的河沟有1442条。按地貌类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区;分别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川道区。米岗山为隆德县第一高峰,最低处是渝河出界的河谷。

全县共有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624个自然村,2009年总人口18.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9万人,回族人口1.76万人。隆德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地区生产总值80307万元 (现价,下同),人均GDP4451元,相当于全区平均水平的1/4,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只有2400万元,相当于宁夏平均水平的7%,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147.75万亩,农耕地总面积58.2万亩,灌区面积11.1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15亩,人均占有水浇地面积0.62亩。

1.2 水资源概况

隆德县地处河谷发源地,渭河水系葫芦河上游东侧从北向南依次有唐家河、什字河、好水河、渝河、甘渭河、庄浪河、水洛河七条支流自东向西流经全县,为典型的水资源输出区。

全县水资源均来源于大气降水,无过境客水,县境内降水量相对较为丰富,是区内水资源相对较多的地区之一,县域面积占全区面积的1.9%,多年平均降水量5.191亿m3,降水深510.2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842mm,水面年蒸发量8.29亿m3,为宁夏境内水面蒸发最少地区之一。隆德县属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区,平均干旱指数为1.6。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214万m3,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7214万m3,径流深73.2mm,地下水资源量4210万m3,地下水资源量是河川基流量,也是与地表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境内属淡水区,矿化度一般在380~899mg/L之间,为半弱碱性水。各河流发源地位于六盘山腹地的,矿化度大部分在500mg/L以下,水质良好,符合国家所颁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自治区所定灌溉用水标准。

1.3 水资源特点

1.3.1 水资源总量贫乏

隆德县水资源总量7214万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00m3,是全国平均值的1/6,少于全区670m3的平均值,亩均占有量124m3,是全国平均值的1/11。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严重缺水线500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1.3.2 水资源来源单一

隆德县水资源全部产生于大气降水,最大特点是无客水过境。水资源的管理利用对气候、降雨等自然因素的依赖比较强。

1.3.3 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

县内从北到南七大水系,水资源呈南多北少特点。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土地资源分布不相适应。尤其是渝河流域,人口、土地占全县人口、面积的54.1%、48.9%,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县水资源量的37.7%,隆德县城及重要的乡镇、80%以上的工业企业集中在渝河流域,属于最缺水的地区,而县城南部的庄浪河、水洛河流域,人口和土地分别占全县的5.3%、13.6%,水资源量占全县的25.6%,属于富水地区。

表1 隆德县人口、土地及水资源分布情况表

1.3.4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隆德县水资源来源于大气降水,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均出现在6~9月,其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而4~6月分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春旱非常普遍。

1.3.5 独特的地理优势有利于自流开发利用水资源

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西麓,东部土石山区(亦称六盘山林区)为其水源涵养区,县内用水人口及灌区分布在六盘山以西、水源下游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川道区,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隆德县自流引水的条件。

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1 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隆德县以七条流域为单元进行了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水利水保工程已初具规模,拦蓄了大量的地表径流进行农业灌溉,并为县域工业发展及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保障。全县已建成11座小(1)型水库、17座小(2)型水库、38座水保骨干坝,183座淤地坝,设计总库容10017.8万m3,有效库容7251.6万m3,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3处,建成流域内引水工程1处(渝河流域高坪引水),跨流域引水工程1处(桃山引水)。打机井9眼,建扬水站9座,配套渠道515条,总长445.6km,其中干渠39条,长203km,支渠476条,长242.6km,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18万亩,治理渝河河道22km,保护农田3万亩,开发河滩地0.3万亩,建人畜供水工程42处,泉水改造73眼,屋檐接水1974处,设计供水量6903m3/d,解决了15.02万口人和2万头大家畜的饮水困难,修建基本农田35万亩,治理小流域22条,治理面积428km2。

2.2 供水情况

水资源主要通过上述水库、水保骨干坝拦蓄及河道截潜的方式利用,农业灌溉用水以水库及骨干坝蓄水为主,农村人饮工程取水以沟道截潜为主,以上水利工程平水年可提供水量2858.5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39.6%。用于农田灌溉、城乡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其中供农田灌溉水量2344万m3,占总用水量的82%以上,生活用水314万m3,占11%,工业用水量200万m3,占7%。

水利工程枯水年供水量仅1863万m3。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天气干旱情况日益严重,地处宁夏南部的隆德县也受到严重影响,降雨减少,水库蓄水量锐减,人畜饮水水源供水也显不足。经调查统计,2009年实属枯水年,实际供水量为1650万m3,其中用于农业灌溉1200万m3,供工业(含乡镇企业)用水146万m3,农村生活用水180万m3,供城镇生活用水124万m3。

全县总需水量3174万m3,其中农业为需水大户,灌溉面积11.2万亩,需水量2463万m3;工业增加值2.6亿元,需水量307万 m3;3.8万城镇居民生活需水量141万m3;16.35万农村居民需水量263万m3。

3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现有水利工程供水保证率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现有水利工程平水年供水量2846.5万m3,尚不能满足全县工农业及生产生活需水,枯水年供水量仅1863万m3,供需矛盾突出。近几年连续干旱,枯水年持续时间长,导致2009年全县灌溉面积仅5.58万亩,城区及农村居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部分工业企业因缺水而关停。供需矛盾已成为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3.2 缺乏水系连通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不强

隆德县水资源分布以七大水系为单元相对独立,各水系人口、水、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

以渝河为例,渝河流域是隆德县的经济走廊,在隆德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隆德县城、沙塘、联财等重要乡镇以及全县50%以上的人口和农业、80%以上的工业分布在渝河流域,而水资源量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36%,人口、土地、水资源分布不协调,属于缺水问题最严重地区。

根据《隆德县城市总体规划》,隆德县经济社会今后的发展重点仍然在渝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也将更加突出,渝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达到65.9%,已经大于国际公认的河流开发率40%的警戒线,渝河水资源开发已达到极限。而县城南部的庄浪河、水洛河流域,人口和土地分别占全县的5.3%、13.6%,水资源量占全县的25.6%,开发利用率27%,包括2005建设的桃山引水工程。全县除桃山引水将庄浪河部分水量引入甘渭河,实现了庄浪河与甘渭河水系连通外,其他水系之间缺乏控制性引水工程,没有形成全县范围内水资源管网互通,水量互补,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配置格局。

3.3 水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渝河水域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隆德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县城周边及沿渝河流域延伸发展的水泥厂、养猪场、小型淀粉场等企业排放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三里店水库和渝河,使水库和渝河水域受到严重污染,而且由于渝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河流自身循环能力下降,渝河已成为一条臭水河,严重影响了沿岸居民生活质量。

隆德县水资源管理属县水务局管理,但城市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分属城建和环保部分管理,这种水资源功能管理上的“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使水资源的循环规律和完整性被人为分割,各部门之间由于责任不够明晰,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监管、排污控制等环节出现问题,使得渝河流域水质污染愈演愈烈。

3.4 水价偏低,影响水资源有效管理

水价是调节水资源供求关系的经济杠杆,是合理配置水资源的有效手段。

隆德县在灌溉用水方面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自流灌区灌溉水费0.15元/m3,实际操作中灌溉用水按亩收费,亩均水费18元,农业水费支出人均10.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00。长期以来,低价供水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居民节水意识淡薄,节水措施难以实施。

3.5 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

隆德县水资源利用中农业是用水大户,由于大部分灌区建于二十世纪60、70年代,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渠道、建筑物老化失修严重,输水过程中损失非常大。而且,大部分灌区缺乏量水设施,在水量管理中还处在以亩收费的阶段。灌水的时候打开水口,大水漫灌,灌溉水利用系数0.4,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另外,城区供水管网老化失修,漏损率高,也是水资源浪费的原因之一。

4 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和建议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着力解决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三大突出问题。实现在有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约束下,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水环境的期盼。

根据全县水资源条件和工程布局特点,今后水资源管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开源与节流并举,治污与保护结合”的原则,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共进,构建全县七大水系南北互通,丰枯补济的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全县水务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城市化建设,实现全县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1 贯通全县七大水系,优化配置水资源

积极建设县内水系连通工程,贯通县内七大水系,构建全县水务管理一体化及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实现县域水资源“丰枯互济”格局,有效改善县内水资源地域和时空分布不均衡问题,使流域内水资源基本适应人口、土地的分布,保障工农业用水需求。同时兼顾流域上、下游之间的水资源要求,保证生态用水,维持河流的自净能力。

4.2 提高用水效率,全面建立节水型社会

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建设节水型社会是隆德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首先要深化水务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节水管理组织体系,成立节约用水办公室,加强节水工作;建立和完善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围绕总量控制,强化用水定额管理,控制单位产品取水量,开展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加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完善水资源论证;实行严格的排污许可、总量控制、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水环境和水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强用水管理,实行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制度。

农业灌溉全面推进“两部制”水价,积极推行计量收费,推进城镇水价制度改革;制定节约用水政策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建立节水激励制度,促进用水户主动节水,拓宽节水投资渠道。具体措施有:

一要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全县各领域各行业干部群众介绍全县水资源现状,宣传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增强全社会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要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利用本县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自流管灌、滴管、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逐步实现灌溉用水精细控制;

三要大力推广居民节水器具普及率,逐步实行两部制水价;

四是工业用水管理中,淘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艺,提高工业生产用水系统的用水效率,按照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工业结构与生产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节水型工业。

4.3 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加强水资源保护

依法管理水环境,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县人民政府要作为污染防治责任主体,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督促企业增设污水处理设施,环保部门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监督控制,水利主管部门应确定水域纳污总量,逐步削减入河污染物质排放总量,加强水资源水环境监测评价。今后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快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同时鼓励公众及全社会监督企业,确保达标排放维护河流健康。

4.4 改变现有水库运行方式,提高供水保证率

隆德县的11座小(1)型水库,是供水的主体工程,全县农业灌溉及县城供水均依赖于这11座水库。

从2005年国家开始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以来,至2009年已全部完成除险加固改造。改造前,除为县城供水的3座水库外,其他水库均为年调节水库,实行空库迎汛的运行方式。

由于隆德县平、枯年份水资源量相差大,枯水年分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因此,今后在水库运行中,要加强汛期水情监测、灵活调度,通过技术手段调整改变水库现状运行方式,拦蓄汛期径流,增加水库蓄水,达到“以丰补欠”的目的,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5 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高效节水农业

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根据隆德县秋季降雨多的特点,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大力发展菊芋、土豆、花卉、中药材等特色设施农业,降低农业用水量,争取水资源的低投入、高产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5 结语

随着隆德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水资源面临供需失衡、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制约全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构建全县水资源统一调配体系,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及地域分布来适应生产生活布局,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水资源保护,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达到抑制需求、保障供给,是解决供需矛盾、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隆德县全县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记一次写生
节约洗碗用水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宁夏隆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验及做法
隆德县三通古碑考释
隆德县农村电影放映创新发展之路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一次性用水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