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舟曲的史诗

2011-10-24 06:31本刊编辑部
祖国 2011年16期
关键词:大灾舟曲洪流

本刊编辑部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年的时光极其短暂,但刚刚过去的这一年,舟曲书写了气壮山河的一页。

我们不会忘记2010年8月8日这个撕扯国人心灵的日子。那天凌晨,共和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泥石流灾害突袭舟曲,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伤痛。当泥石洪流从三眼峪、罗家峪咆哮而出,1000多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泥石流带给舟曲的灾难,前所未有。

我们不会忘记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灾救灾斗争。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形地貌,加上又是汶川地震重灾区,地震与泥石流叠加,泥石流与堰塞湖交腾,灾害与贫困充斥……舟曲应急救援、灾后重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但是,一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谱写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壮丽篇章。

一年前,面对舟曲旷世大灾,人们无比揪心,舟曲这叶洪流中的小船是否经得起颠簸,能否驶向幸福的彼岸?一年后,人们欣慰地看到,舟曲虽经劫难,虽受重创,但依然顽强地开始了新的航程。

这一年,舟曲见证了以人为本的国家力量。

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党和国家坚强的力量。甘之南,国有殇。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紧急号令,心向舟曲,驰援舟曲。日复一日,集中力量救大灾的国家意志一如既往,毫不懈怠,成为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力量所系、信心之源。

这一年,舟曲见证了科学发展的时代规律。

在應急救援阶段,我们遵循救援规律,科学施救,创造了泥石流灾难中少有的“生命奇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世界性难题。进入灾后重建阶段,我们科学规划,科学建设,一个新生的舟曲正在崛起。特别是国务院发布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将舟曲灾后重建和四川省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融为一体,舟曲灾后重建由此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这一年,舟曲见证了戮力同心的民族精神。

从甘南舟曲到首都北京,从北国草原到南方边陲,从青藏高原到大海之滨,从中华大地到异国他乡,泥石流灾难让人们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当坚强的舟曲人在洪流中不屈抗争,当中南海的亲切关怀抚慰巨痛的舟曲,当远方的网友在键盘上敲出“舟曲加油”,当人们在“风雨同舟,舟曲不屈”抢险救援主题展览前驻足垂泪……这份血浓于水的同胞情怀,这份同舟共济的民族意志,和“大灾不屈、抢险不惧、共克艰难、矢志不渝”的舟曲抢险救灾精神,共同铸就了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灾难留下的,绝不仅是巨大的伤痛,更有生命的感悟、发展的启迪。

猜你喜欢
大灾舟曲洪流
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刘宇光:以奔跑的姿态投入创新洪流
农业大灾风险的科学管理
——基于文献研究的风险评估原理、方法与研究展望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上)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下)
大灾大难
《上河降魔记》所见《格萨尔》在舟曲境内的流传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我国粮食保险国家级大灾准备金的规模测算
再造河山建家园——赞舟曲抗灾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