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沈尹默的随想

2011-10-25 03:11陈岚
检察风云 2011年2期
关键词:书作沈尹默沈先生

陈岚

我们熟悉的大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其实是一位文学家、诗人,曾任《新青年》杂志编委,是新文化运动得力干将之一。《中国新文学诗歌大系》中收录了他的诗作《三弦》,全诗共三节,但每节只有一行,读后印象极为深刻,像似谁轻轻地拨弄了三下琴弦。如此诗作,在浩瀚的新文学诗作中,仅此一首。

“其俗在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对沈尹默早期书法的评价。陈先生和李大钊先生一样,是当时思想界、学术界极有影响和地位的人物。对于如此恶评,沈先生当然会耿耿于怀。从此便发奋习书,先宗法“二王”,后兼涉唐明清诸家,并遍临北魏隋唐碑版,终成一代大家。对书法理论沈先生亦有很深的研究和著述。

对于陈独秀评论沈字的这段史料,我一直这样想:“其俗在骨”背后的真相意图,可能不是劝沈先生回家好好练字。因为陈先生瞳得书法也许是要花费一辈子时光的事,而那时的中国更需要的是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沈先生果然为书法花费了一辈子时光。晚年他患目疾不能视物,但书法创作从未停歇。每回面对沈尹默的书作,我时常会想:我们在庆幸陈先生的恶评造就了一位书法大家的同时,也悲叹中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诗人。

中国书法的书体,早在晋代已经全部完成了。它是随着汉字的演化,由众多杰出的书法家经过漫长的岁月完成的,他们中间有历史上留名的和默默无闻的。

许多清代以后的书法家都追求过所谓的各体皆精,似乎只有这样在=B法界才有崇高的地位。但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达成的,因为评价一个书法家的优劣有两个硬标准:一是你的书法应没有或没有明显的前人或师承痕迹,即具有鲜明的个性;二是你的书法必须具有该时代很高的审美层次,胡乱涂鸦冒充个性是绝对不行的。一个书法家有一两种书体符合上述两个标准是有可能的,但要各体皆符合这两个标准在有限的人生中几乎是不能完成的。另外,在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也找不出一个这样的书法家。所以,追求“各体皆精”是书法家犯的一个错误,毕竟各体皆精和各体都篚是两码事。

沈尹默先生的楷书和行书在书法界是公认的,也拥有很高的地位。我在一些出版物上看到过沈先生写的隶书,觉得他只是偶尔为之,不会犯各体皆精这样的错。最近我有幸看到了旅居美国的沈尹默家属带回的一大批沈先生的书作,里面有不少隶书甚至篆书作品,这些作品与他的楷书和行书一比,确宴不怎么样。当时我心头一惊:难道沈先生也犯过这样的错,或受过各体皆精的诱惑?好在这些作品都在家属手里,许多作品没有落款和盖童,创作年代也较早,在沈先生在世时没有流出,显然他已终止了这种尝试。那么是他觉得这太难了,还是沈先生的目疾不允许他这样做,就不得而知了

沈尹默在书法的漫漫历程中或许走岔了路,但他不会错到底,错到糊里糊涂。

猜你喜欢
书作沈尹默沈先生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拆错房子
会飞的沈先生假
会飞的沈先生
英语日记一则
江苏人屠新时三幅书作丹佛亮相 美国艺术博物馆青睐当代中国书法
论文心
沈尹默的独特“拜师”法
此公字很值钱
活在思想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