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毕业设计答辩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011-10-28 06:38许光祥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郑 丹, 许光祥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

试析毕业设计答辩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郑 丹, 许光祥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

毕业设计答辩是本科阶段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采用调查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践反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高校毕业设计答辩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重视毕业设计答辩、规范答辩程序以及实施预答辩等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毕业设计; 毕业答辩; 综合素质; 措施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学到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强化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2]。

毕业设计答辩是毕业设计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答辩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以口头汇报的方式向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呈现,并回答答辩委员会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判定成绩,决定学生能否通过答辩,一般答辩成绩占毕业设计总成绩的30% ~40%[3]。本科毕业设计答辩既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效果的最后一次检验,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自己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全方位总结。

一、毕业答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高校扩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设计答辩这一教学环节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成为教学管理部门和师生必须面对的问题。现阶段毕业设计答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4]。

(一)师生对毕业设计答辩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对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学习效果的反馈重视不够,尤其与国外的高等教育相比,教师认为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因此,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答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毕业答辩对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甚至有的教师和学生认为毕业答辩仅仅是走过场而已。

实际上,毕业设计答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如果缺少毕业设计答辩这一环节,学生在毕业设计完成后,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一个反馈过程,很难认识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缺陷,也很难得到较深层次提高。通过答辩过程的实施,教师可以通过对设计论文的评阅,掌握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在答辩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合与理解水平,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5,6]。

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渐发展,自我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5]。在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学生要将自己的设计成果讲述给教师和同学,并且要力求突出重点、注重逻辑、生动形象。这是学生自我表达的一次极好锻炼机会,特别是答辩中需要现场回答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更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

(二)毕业设计答辩程序不够规范

要保证毕业设计答辩达到有效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必须规范毕业设计答辩程序。然而,在高校招生规模大幅提高的背景下,部分学校毕业学生众多,而毕业设计答辩必须集中在有限的几天内完成,客观上造成毕业设计答辩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毕业答辩时间仅有10~20分钟,直接影响毕业答辩的效果。同时,由于有些学校师生比低,有些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需要同时指导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并且作为论文评阅人也需要在几天的时间里审阅几十份论文。加之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压力较大,教师很难有时间认真修改论文并及时将毕业设计的意见反馈给学生,经常只能根据毕业设计答辩时学生的介绍和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提出问题和评判成绩。

另外,有些答辩委员会的教师担心给学生造成压力,影响学生成绩,影响学生的就业,不愿意在答辩中提出许多问题与学生讨论和探究,还有一部分教师担心过多的提问会引起学生的不满。这些原因都造成部分毕业设计答辩时间短、要求松、质量低,越来越像走过场,甚至有些高校教师提出建议取消毕业设计答辩环节。

(三)学生作报告的训练不足

由于教学传统和教学条件不足,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较少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讲授等教学方法,这就造成了工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机会进行作报告的训练和练习。例如《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7]指出,清华学生和美国同类院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表现差异非常大,尤以课堂提问和参与讨论的行为最为显著。清华学生自我报告从未在课堂上发言或参与讨论的学生比例为33.6%,而在美国同类院校的比例仅为5%。相反,接近60%的美国学生自我报告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经常”甚至“非常经常”提问并参与讨论,而该比例在清华仅占12.3%,这种差异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方面原因是我国高校的教学理念中对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及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要求不够,另一方面原因是高校扩招学生众多,而师资力量有限,课堂以60~100人甚至更多为主,从客观上限制了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

由于毕业答辩成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毕业设计评分,甚至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学生又非常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在毕业答辩陈述时比较紧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清楚地叙述自己从事的设计内容要点,不能真实地反映毕业设计效果。另外,在回答问题时,心理紧张也容易导致学生难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机结合,针对具体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毕业设计答辩问卷调查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解工科学生毕业设计尤其是毕业设计答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对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2004和2005级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问卷调查表共包含学生个人信息、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情况、选题、教师指导和答辩等六方面的内容。调查问卷报告共收回有效问卷164份,调查中关于毕业答辩的部分总结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调查分析表

由表1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答辩的重要性认识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毕业答辩的流程、目的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调查表明,分别有57.3%和30.5%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答辩重要和比较重要;但学生对答辩中教师应不应该就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提问分歧较大,分别有34.1%、31.7%和34.1%认为在答辩中就基础知识进行提问是应该、无所谓和不应该的。同时,有32.9%的学生认为很少教师在毕业答辩时故意刁难学生,18.3%的学生认为有一部分教师在毕业答辩时故意刁难学生。同时,大多数同学(占86.6%)认为应该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加强作报告的训练,仅有不到10%的同学认为毕业设计答辩很轻松,各有45.1%的同学认为毕业设计答辩不轻松和比较轻松。

三、提高毕业设计答辩质量的措施

(一)强调毕业设计答辩的重要性

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毕业设计答辩的重要性。因为通过答辨委员会教师的指导,给学生的毕业设计一个有效的反馈,也给学生的努力做出一个合理的评价,不仅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是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一种肯定,可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

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答辩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将答辩看作是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展示自己才能和智慧的一个良好机会,同时也是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次良机,从而努力锻炼自己与别人沟通交流时随机应变的能力[8,9]。

指导教师同时应培养学生把答辩看作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对于答辩委员会教师所提的各种问题,学生要尽力做出正确、全面的回答,切忌不懂装懂;应鼓励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并与答辩委员会教师展开辩论,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言行举止文明礼貌。

(二)规范毕业答辩程序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阶段,在招生人数增加、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更需要规范教学制度来保障各教学环节的质量,因此必须规范毕业设计答辩程序,以保证这一教学环节的正常实施。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学校针对毕业设计答辩制定的规定和要求[3],避免毕业设计答辩流于形式。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须由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阅,得到认可,给出书面意见后方能参加答辩。答辩前,学生应熟悉论文内容,委员会成员可对论文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提问。学生陈述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应严格控制在20~30分钟;教师提问应着重考查学生对论文的认识程度和现场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论文内容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学生是否独立完成。学生应立即回答委员会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时,要简明扼要,力求客观、全面,层次分明。毕业论文答辩之后,学生应总结答辩过程中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能力上得到了哪些提高,同时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

(三)提倡毕业设计预答辩

为加强学生作报告的训练,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可参考研究生培养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倡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预答辩,即组织本组学生在正式毕业答辩之前进行一次演练。通过预答辩,给学生提供一个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并且通过指导教师的提问和建议,学生可以调整和修改答辩汇报的内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毕业答辩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答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较好地回答关于毕业设计的相关问题,反映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同时能够将所学习的各部分专业知识系统化,并初步应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四、结论

毕业设计答辩是一个教学互动的过程,通过完成论文的设计与答辩,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本专业的重点内容。通过强调毕业设计答辩的重要性,规范答辩程序和实施毕业设计预答辩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答辩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科毕业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除了答辩这一环节外,还有如选题、开题报告、过程监控等其他许多环节,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Z].2004.

[2]杜国锋,赵彦.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4):76 ~78.

[3]重庆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Z].2005.

[4]赵永平.公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104~106.

[5]陈名弟,张来仪.应用性课程论文答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1):105~107.

[6]简晓春,叶勇.工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107~111.

[7]罗燕,史静寰,涂冬波.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5).

[8]周新年,邱荣祖,张正雄,等.本科生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与技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76 ~79.

[9]胡颖.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答辩的组织与管理[J].辽宁高职学报,2004,6(5):115 ~116.

Final Project Defense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ZHENG Dan,XU Guang-xiang
(School of River and Ocean Engineering,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

Final project defen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egment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teps,which can provide good training to enhanc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capability of student.By employing research approach of investigation,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e feedback,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facing challenge of university final project defense are analyzed.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such a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final project defense,regulating procedure and implement pre-defense have been proposed,which showed preferable effect in practice.

final project;defense;comprehensive quality;measure

G642.477

A

1674-0297(2011)04-0115-03

2010-12-07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0635232)成果之一。

郑 丹(1979-),男,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张 杰)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我们今天毕业了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