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报

2011-10-30 06:21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2期
关键词:勘探

大学学报

罗晓丽 杨 欣郭文超 田颖川付文君 吴家和

杂志联系方式:sxnykx@126.com

转cry3A基因马铃薯外源蛋白表达和对马铃薯甲虫抗性分析

The Analysis of Expression of cry3A Gene and Resistance to Colorado Potato Beetle in Transgenic Potato Lines

利用生物技术工程的方法获得了转cry3A基因马铃薯株系,首先对这些转基因株系的表达量和抗虫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ry3h抗虫蛋白在4个株系C3-6,C3-11,C3v-5,C3-9新鲜叶片中表达量分别为1.4,2.8,5.0,9.0μg/mg;4个转基因株系离体叶片喂养马铃薯甲虫6 d的致死率分别为30.0%,46.7%, 50.0%,100%,幸存的马铃薯甲虫发育滞后1.4~4.2d,表明抗虫性和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其次,田间调查C3-9转基因株系幼苗期叶片为害情况低于对照,C3-9百株虫口数为26.6头,对照为1 993头,该株系农艺性状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在不使用任何农药的情况下其产量和使用农药的对照相似.因此,转基因株系C3-9为高抗马铃薯甲虫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

作者单位
罗晓丽(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
杨欣,田颖川,吴家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国家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郭文超(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付文君(新疆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伊犁835000)

张久成 张永勤曹文元

杂志联系方式:snkx@chinajournal.net.cn

汉中优质水稻生产肥料运筹技术研究初报

Studies of Fertilizer Management on Rice Production

摘 要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氮、磷、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的田间试验设计(即3414设计),研究氮磷钾肥用量和配比对汉中地区不同生态类型区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探索适合本地区水稻最佳施肥方式,提出提高施肥利用率的科学养分管理方法,本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拟合好,试验能够反映肥料效应真实情况,对肥料效应方程求偏导数可得到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最高产量、最佳经济产量和最佳施肥量;施肥处理中N2P2K3产量最高,不同生态类型区产量可达437.5-767.4 kg/667 m2;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改善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利用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作者单位
张久成,张永勤(陕西省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陕西,汉中,723000)
曹文元(陕西省城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城固,723200)

王 晶 邱立明王 岩 马 纪

杂志联系方式:xjnykx-h@xaas.ac.cn

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抗冻蛋白基因的发育阶段性表达以及低温对其表达的影响

Developmental and Cold Stress Regulation of Antifreeze Protein Genes in Anatolica polita borealis

摘 要

光滑鳖甲是广泛分布于新疆荒漠地区的一种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昆虫,它能够通过抗冻蛋白的表达从而在长时间低温和剧烈的温度变化等环境条件下生存.研究光滑鳖甲抗冻蛋白基因(Apafp)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差异和冷胁迫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对Apafp752和Apafp914两种抗冻蛋白基因的mRNA水平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大,Apafps mRNA水平逐渐增加,至8~9龄幼虫阶段达到最高约为小龄幼虫的7~8倍,蛹期时则显著降低.血淋巴液的渗透浓度值也呈现相同趋势.[结论]发育阶段的变化是对光滑鳖甲抗冻蛋白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素.在低温胁迫下4~6龄幼虫afps的表达显著提高,说明冷胁迫能促进幼虫afps的累积.结合Apafps基因表达和低温存活率可以推测光滑鳖甲大龄幼虫可能是一种过冬虫态.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生物资源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46

姜文来

杂志联系方式:nyzw@caas.net.cn

支撑粮食安全的农业水资源阈值研究与展望

Study on the Threshold Value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and Its Prospect

摘 要

保障灌区用水对维系中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文章在预测2020、2030年有效灌溉面积和灌溉综合定额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农业灌溉用水的阈值.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有效灌溉面积5881.5万~6115万hm2,平均为5998万hm2,2030年为5940.6 万~6307万hm2,平均为6124万hm2.2020年灌溉用水阈值为3388亿~3816亿m3,平均为3600亿m3,2030年为3047 亿~3803亿m3,平均3422亿m3.农业用水"零"增长思路不能满足粮食安全的需要,必须进行调整.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信乃诠 岳福菊

杂志联系方式:nykjdb@163.com

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Agriculture and Its Industrialization

摘 要

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渗透与扩散,日益成为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在初步探讨农业高技术概念的基础上,简要概述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农业高技术开发应用及其产业化的初步成效.

作者单位
信乃诠(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
岳福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

田晓强 易建军陈昌明 唐斌红

杂志联系方式:zgcsjs@163.com

基于DSP的冲压材料成型控制规律的研究

Research on forming and control laws of press materials based on DSP

摘 要

根据伺服冲床的功能要求与技术指标,以基于DSP的最小系统为开发平台,对伺服冲床冲压材料成型控制规律的一般方法进行研究.依据不同材料的冲压特性,借助于Matlab中Simulink工具及Target for TI C2000工具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包括算法模型的设计、DSP控制器的模型设计以及被控对象的模型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以此来设计具有精度高、响应迅速、运转稳定及满足特定加工要求的控制系统.该种方法可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使整个开发过程明晰化.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237

董 俊

杂志联系方式:zgnckj201@163.com

国产大豆陷入危局

摘 要

原产于中国的大豆曾是我们民族的骄傲,然而时过境迁,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豆危机.为何中国大豆市场需求旺盛,而国产大豆发展却频频受阻?为何短短几年之内,中国竟从大豆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变成进口大国,从品种资源大国陷入受制于个别跨国种子公司的处境?面对国产大豆岌岌可危的局面,有专家甚至悲观地预言,如果任由目前局面发展,10年后或许在市场上难觅国产非转基因豆油,20年后或许所有豆制品都将被进口转基因大豆充斥.

张 鹏 王黎霞安 健

杂志联系方式:edit@agri.org.cn

鸡IL-2的毕赤酵母表达和生物活性鉴定

Expression in Pichia pastor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Characterization of Recombinant Chicken IL-2

摘 要

IL-2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借助PCR去掉鸡IL-2基因片段(387 bp)信号肽,连接到pPICZαA表达载体中,通过电转化转入Pichia酵母GS115菌株的感受态中,对筛选出来的阳性菌株以终浓度为1%的甲醇诱导表达,经SDS-PAGE及Wl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酵母成功分泌表达了重组鸡IL-2,分子量为17.8 kD.通过Ni-NTA His Bind柱层析,250 mmol/L咪唑的洗脱液洗脱,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鸡IL-2,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证明,重组鸡IL-2具有明显的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佐剂的作用提供了试验基础.

作者单位
张鹏,安健(北京农学院动物科技系,北京,102206)
王黎霞(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北京,102442)

刘传光 张桂权周汉钦 冯道基郑海波

杂志联系方式:zgnykx@mail.caas.net.cn

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和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

Genetic Improvement of Yield and Plant-Type Traits of Inbred Indica Rice Cultivars in South China

摘 要

以华南地区自矮化育种以来育成推广的65个主要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相同生态和栽培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年份育成品种产量和株型性状的演变,将植株形态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将几个主要产量性状与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从矮化育种开始,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水平不断提高,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水平,随后产量水平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00年又开始形成上升趋势.品种株高随育成年份缓慢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在叶形性状中,上三叶长和上三叶宽未有明显变化,但上三叶基角和上三叶曲率则有较显著的改良;穗粒性状中单株穗数和结实率逐渐降低,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每穗粒数则呈线性增加,千粒重呈阶梯式下降;单株库容量、单株生物产量和单株产量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显著上升,随后上升趋势停滞.

作者单位
刘传光,周汉钦,冯道基,郑海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州,510640)
张桂权(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州,510642)

杨冬赓

杂志联系方式:zgnyxx001@126.com

我国花生产业发展对策有待运筹帷幄

摘 要

自1996年以来,我国食用油市场一直被世界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实际操控,对外依存度长期高达60%以上,早已超出了国家战略安全警戒线.

程 赢 黄越承高 福 李百龙崔建国 蔡建明孙 权

杂志联系方式:LHB@sinap.ac.cn

富勒烯赖氨酸衍生物对AHH-1细胞防护效应研究

Study on radio-protection effects of fullerene derivative C60-Lys in AHH-1 cell

摘 要

本文研究了富勒烯赖氨酸衍生物C60-Lys对AHH-1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并对其防护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800 mg/L C60-lys能提高辐照后AHH-1细胞存活率,在8 Gy照射剂量时,给药组与对照组AHH-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4.6%和41.3%.荧光凋亡实验发现,当C60-lys浓度为1200 mg/L时,凋亡率为16.3%,这明显低于单纯辐照组的39.2%.在800 mg/L C60-lys和4 Gy辐照剂量时,给药时间对细胞存活率有显著影响,辐照前给药,AHH-1细胞平均存活率是85.6%,而辐照后给药则是64.1%.C60-lys降低4 Gy辐射引起的AHH-1细胞的G2期阻滞及辐射对AHH-1细胞DNA损伤,尤其是减少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含量.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放射医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秦 岭 吴玉龙邹树平 陈 镇杨明德 陈恒志

杂志联系方式:tynxbb@public.sti.ac.cn

杜氏盐藻在亚/超临界水中液化制生物油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DIRECT LIQUEFACTION OF MICROALGAE IN SUBCRITICAL/SUPERCRITICAL WATER

摘 要

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亚/超临界水直接液化杜氏盐藻制生物油过程的研究.对杜氏盐藻的藻粉和藻渣两种原料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料液比、反应压力等对盐藻粉和盐藻渣液化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表明:反应温度360℃,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K2CO3加入量2.5%是适合的条件.在上述条件下微藻在超临界水中的液化率为89.37%,产油率为29.04%.通过FT-IR、GC-MS等手段分析了生物油的特性和组分,表明生物油是组成复杂的酸性有机混合物.

作者单位
秦岭(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044;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
吴玉龙,邹树平,陈镇,杨明德(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
陈恒志(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044)

张冬丽 李江龙杜文军 吴玉树

杂志联系方式:jhdzhou@yahoo.com.cn

缝洞型油藏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流数值试井解释方法

Triple-continuum numerical well test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oil-water flow for a naturally fractured vuggy reservoir

摘 要

基于多重介质渗流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建立了缝洞型油藏油水两相流三重介质数值试井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三重介质油藏两相流试井响应曲线并分析其特征.指出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条件下的压恢曲线与单相时的不重合,并随着初始油水饱和度的变化而变化,不能直接用单相试井模型来解释两相流试井曲线;提出了先拟合油水产量曲线,再拟合压力恢复曲线的试井解释方法.

作者单位
张冬丽,李江龙(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藏所,北京,100083)
杜文军(新疆油田公司彩南作业区,新疆阜康,831511)
吴玉树(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石油工程系,Golden,CO 80401,U.S.A)

屈 群 陈德勇陈 哲

杂志联系方式:dxzdj@126.com

一体式带钢干燥器的设计及应用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ve Steel Strip Drying Apparatus

摘 要

介绍了一体式带钢干燥器的设计原理及干燥过程中相关参数的分析计算.新型一体式带钢干燥器具有结构紧凑、高效节能的特点.

作者单位
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1900

牟建民 孟桂兰牟 童

杂志联系方式:zgyxzbzz@yahoo.com.cn

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

Research on air-barium double-contrast colon examin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摘 要

通过自行探索研究的体位反转检查技术达到完成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方法:采用医院内现有的压力表、气囊、皮球、湿化瓶、电木开关、三通节流阀等设计一种多功能灌肠器,用于结肠病变的检查.结果:随机抽取100例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病人,其中50例应用传统灌肠桶(对照组),50例应用本灌肠器(观察组),对检查时间,病人耐受程度、污染情况、检查效果、四项指标回顾进行统计学分析,经统计学处理,X2检验,在四项指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多功能灌肠器的实用性、科学性及性价比均优于国内其它同类产品,通过采用该灌肠器结合自创的技术手段,不仅完全能实现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而且也可用于压力整复肠套叠等.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影像科,山东,莱芜,271126

马 辉 戴继双孟 磊 闻邦椿

杂志联系方式:zxz@mail.tongji.edu.cn

大型离心压缩机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分析

Imbalance response analysis on rotor systems for large-scale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摘 要

以某大型离心压缩机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膜片联轴器和5瓦可倾瓦轴承的影响,首先建立转子轴承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然后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不平衡响应计算,分析了各种轴承参数,如长径比、间隙比以及润滑油型号对轴颈振幅的影响;最后将所得到的结果与工厂试车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压缩机转子系统轴承参数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单位
马辉,闻邦椿(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戴继双(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004;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42)
孟磊(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42)

何登发 李德生童晓光

杂志联系方式:syxb1@cnpc.com.cn

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

Stereoscopic exploration model for multi-cycle superimposed basins in China

摘 要

中国大陆长期处于全球动力学体系复合、汇交部位,具有多块体拼合、长期多阶段发展的特点,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多旋回叠加地质结构的沉积盆地.在这些盆地中,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烃源岩随热体制演变差异成熟,表现出多期生、排烃特征;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碎屑岩等在成岩、构造改造等机制作用下形成多类型有效储集体,与膏盐岩、膏泥岩、泥岩等形成多套储盖组合;沿不整合面、断裂带等运移的油气在多个层系中多期聚集,受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油气多晚期成藏或晚期调整成藏;油气在隆起带、凸起带及其斜坡带,断裂带和不整合面相关的圈闭中富集.油气多层系聚集和多类型聚集使油气发现出现多个高峰期.中国的油气勘探不但在上覆陆相地层中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而且在下伏海陆过渡相与海相层系中也发现了苏里格、靖边、塔河、普光、龙岗等多个大油气田,在盆地深层火山岩中也发现了徐深、克拉美丽、牛东等大油气田,油气勘探呈现出立体、整体与综合勘探趋势."立体勘探"是对叠合盆地的不同含油气领域、不同含油气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整体、综合勘探.立体勘探的深度为0~10000m,平面上跳出上覆陆相盆地的边界,探索多成因类型的油气藏.已建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滚动勘探开发、复式油气藏与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构成立体勘探的理论雏形,正在发展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理论是立体勘探的理论基础,现代地球物理、钻探、测试、采油等先进适用技术是实现立体勘探的桥梁.立体勘探的思维与实践是对成熟探区、岩性-地层、前陆盆地、叠合盆地中下组合、陆上新盆地、近海海域、非常规油气等中国未来7大油气勘探领域开展有效、高效油气勘探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
何登发(中国地质大学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李德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童晓光,(中国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北京,100034)

胡章贵 吴以成

杂志联系方式:rml@c-nin.com

非线性光学晶体LiB3O5研究进展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Nonlinear Optical Crystal:LiB3O5

摘 要

综述了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LiB3O5 (LBO)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的背景及现状,重点介绍了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典型代表--LBO晶体的相关研究内容.然后从LBO晶体作为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发现到晶体生长和它在全固态激光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了研究组过去几年中在LBO晶体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LBO晶体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人工晶体研究中心,国家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冯 亮 葛 鹏杨 义 周 伟

杂志联系方式:f-ysxb@mail.csu.edu.cn

Ti-10Cr合金析出相对硬度的影响

Influence of precipitated phase on hardness of Ti-10Cr alloy

摘 要

测试Ti-10Cr合金经900 ℃固溶及400~700 ℃时效后的维氏硬度,采用XRD和TEM分析析出相的成分及形貌,研究硬度、析出相特征与热处理制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900 ℃固溶空冷后,析出相为细小、弥散的等轴ω相和少量α相,合金硬度达到HV560;经400 ℃时效后,ω相和α相长大,合金硬度值稍有下降;经500 ℃时效后,ω相消失,α相长大为片状,合金硬度明显降低;当继续升高时效温度时,片状α相会进一步长大,合金的硬度缓慢降低.

作者单位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钛合金研究所,西安,710016

彭洪尚 黄世华由芳田

杂志联系方式:xtxb@grinm.com

基于Eu3+配合物纳米颗粒温敏薄膜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

Preparation and Fluorescent Properties of Temperature Sensor Film Based Upon Eu3+ Complex Nanoparticles

摘 要

Eu3+配合物的发光具有针状发射峰、大的斯托克斯位移、长荧光寿命以及对温度高度敏感性等特点,这使得它们成为温度探针材料的最佳候选之一.合成了新型可以被可见光激发的Eu3+配合物(Eu-DT),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备了基于Eu-DT分子和Eu-DT纳米颗粒的温敏薄膜,并对它们的荧光寿命的温度敏感性进行了测试.这两类薄膜的荧光寿命均表现出良好的温度敏感性,特别是基于纳米颗粒的温敏薄膜,由于纳米颗粒基质的保护作用,表现出更高的荧光稳定和温度敏感性.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教育部发光与光学信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陈宗清

杂志联系方式:cpe@263.net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

Gas Exploration in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摘 要

四川盆地自1964年在威远构造威基井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储层钻获世界上最古老气田之一的威远气田以来,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勘探,到目前尚无明显突破.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全面研究后,认为四川盆地晚震旦世灯影期早期发育台地碳酸盐潮坪相、台地溺湖向上变为碳酸盐潮坪相、台地碳酸盐浅缓坡相、台地碳酸盐浅缓坡夹潟湖相和台地碳酸盐深缓坡相等5种沉积相;该盆地于加里东期末,便形成了雅安-龙女寺,泸州,天井山和开江等4个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而且钻探深度也为当今钻井技术所能钻及,为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而开江古隆起,由于已钻深井少,灯影组储层是否有隆起,尚有待于地震工作证实.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51

朱光辉 谢晓军邱春光

杂志联系方式:coog@cnooc.com.cn

弧后走滑拉张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潜力——以缅甸Andaman海域马达班湾盆地为例

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back-arc strike slip and extension basins: a case of Moattama Bay basin in Andaman sea, Myanmar

摘 要

以中海油海外勘探区块缅甸Andaman海域马达班湾盆地为例,分析了弧后走滑拉张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潜力,并与我国南海西缘走滑拉张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进行了比较,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国内相关盆地研究及今后海外类似盆地勘探有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
中海油研究总院.

刘卫国 许晓慧陈智利

杂志联系方式:x2163@263.net

自组织纳米微结构的制备技术

The Fabrication of Self-organized Nanostructures

摘 要

自组织纳米结构以其新颖的结构特点以及在纳米器件中的潜在用途成为当今纳米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评述了国内外关于自组织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低能离子束刻蚀自组织纳米结构的制备技术、表征技术、形成机理和应用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单晶半导体材料Si、Ge以及Ⅲ/Ⅴ族化合物等材料表面,利用低能离子束刻蚀可以获得自组织纳米点状结构和自组织纳米条纹结构.总结了低能离子束刻蚀自组织纳米结构的形成与离子束入射角、离子束能量、离子束发散角、气体离子种类、刻蚀时间、衬底温度、加速栅极电压和样品的旋转等参数的关系.评述了低能离子束刻蚀自组织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前景.

作者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微光电系统研究所,西安,710032

猜你喜欢
勘探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油气勘探领域成果鉴定的几点思考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双频激电法在西藏抱布德铅锌矿勘探中的应用
勘探石油
立秋
探讨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及勘探中的应用
浅析测绘在煤矿勘探中的应用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PSGSEIS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与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