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设计“完成度”的若干因素

2011-11-05 05:56陈跃东
山西建筑 2011年36期
关键词:建筑师施工工艺室内设计

陈跃东

建筑行业近来出现了一种好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高品质的建筑作品在全国各地涌现。“完成度”开始成为行业的热点词汇之一,并逐步得到更多业内人士的重视。

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高“完成度”的建筑作品在总量中的比例不大,多数作品还是乏善可陈。这种现象在建筑设计行业其实已经存在多年,确实要引起大家的思考了。

1 造成建筑设计“完成度”不高的原因

建筑设计高“完成度”,是指从明确的建筑设计理念出发,科学合理地组织设计流程,整合各技术专业和各专业厂家的技术资源,选用合适的技术、材料及施工工艺,使得建成的建筑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较同时期社会整体建设水平更系统、更细致、更科学和更人性化。

造成建筑设计“完成度”不高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而从内部找原因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经过分析,内在因素可能有下面几种。

1.1 对建筑设计行业的定位

上学时,大家被告知建筑是四大艺术领域之一,建筑师是艺术家。毕业后,我们了解到建筑设计是服务业,建筑师是第三产业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只是后者更接近当下现实。服务业的定位让设计主体更多地呈现出公司制、企业化的趋势,个人事务所的影响力很弱,同时也把建筑设计从“创作”推向“生产”。如果在源头上就对“设计”不重视,那么所有的后期工作就没有了“灵魂”,设计的完成度更无从谈起了。

1.2 设计院(或公司、或事务所)的分工机制

建成一个高“完成度”的作品,建筑师需要具备两项素质:

1)对方案设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最好是能自己做原创;

2)有施工图的经验,能把方案阶段的关键要素保留、优化并最终实现。

目前建筑师可以分成两类:多数建筑师属于“工程型”,以施工图为主要工作内容,有着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但几乎不参与方案创作。少部分建筑师属于“创作型”,刚毕业1年~3年,富有激情与想象力,是方案创作的主要力量,但工程经验很少。这种分工协作模式使得大多数建筑师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很少能同时具备设计方案和施工图两项能力。因此,许多建筑师在控制项目时会出现顾此失彼,力不从心的状况。

1.3 建设规模和设计周期的矛盾

建设规模大、设计周期短是现阶段对建筑设计“完成度”制约很大的一个因素。国内超大规模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综合程度、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同时的设计周期却越来越短。这种建设规模和设计周期的反差让建筑师承受着巨大压力,赶工成为必然,再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完成度”了。

2 有助于建筑设计“完成度”提高的若干措施

前面列举了一些制约建筑设计“完成度”的原因,然而,对当下的建筑实践而言,更具实际意义的是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给想做高“完成度”作品的建筑师有所启示。

2.1 合理的团队架构

合理的团队架构是包括了“工程型”和“创作型”两类建筑师的团队。既能发挥各自的特长,还能弥补双方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这种团队架构能够保证早期的创作理念一直延续和深化下去。

2.2 全过程创作

创作应该是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个短暂的阶段。目前国内的建设项目采用招投标制,方案投标阶段往往只有一个月左右,这么短的时间内建筑师只能初步建立起思路,描绘大致的建筑形象,安排基本的功能布局。很多细致的东西是来不及考虑的,比如具体的功能、流线、空间、构造等等,需要大量的后续工作来丰富和充实。这就要求将创作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中去。

2.3 设计分工与控制

现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既有公司内部的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分工,还要与其他景观、室内、幕墙等公司合作。一般来讲,建筑师把项目分解成不同的子项,并分配给相应的专业人员来深化,对于项目品质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同设计团队的目标不统一,各说各话的情况,这就需要建筑师在分工的同时要注意控制,向各个专业,各家公司都明确表达你的要求,把各种力量都统一到一个系统中来。

2.4 材料和工艺的选择

对于想做高“完成度”作品的建筑师而言,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选择非常重要。我国建筑业目前的机械化、工厂化程度不高,很多事情还是要看工人现场发挥的水平如何。所以,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有意多选择一些能在工厂加工预制,再到现场安装的材料和工艺,对于提高建筑品质是个不错的办法。

3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公共服务中心的实践

3.1 项目简介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公共服务中心大楼(以下简称公共服务中心大楼)(见图1),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虹桥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区域内,是整个虹桥商务区建设的第一栋建筑,新成立的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将入驻于此。主要建筑功能是为虹桥交通枢纽提供交通保障、社会综合管理、运行维护、安全防范、应急协调等服务。

大楼按我国最高的绿色三星节能标准设计,采用了多项的生态节能技术,是区域标杆性建筑。外立面以陶板幕墙和玻璃幕墙为主,现代简约,精致新颖。大楼的总建筑面积约2.8万m2,地上8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42.55 m。

3.2 建筑专业设计团队的构成

本项目的建筑设计团队是一个综合性团队,做到了“工程型”和“创作型”的建筑师兼有。项目总负责人有两位,一位坚持创作多年,一位工程经验丰富,专业负责人和设计师则以“创作型”建筑师为主,具体人员情况见表1。

表1 公共服务中心大楼设计团队具体人员情况

之后的实践也验证了这种团队构架的合理性:“创作型”建筑师可以将建筑理念充分表达出来,通过形体的组织,虚实的对比,细部的设计,色彩的运用等等,将建筑设计理念从“虚”变成“实”。“工程型”建筑师则能够充分地保证设计的实现程度,通过整合各技术专业和各生产厂家的技术资源,选用合适的技术、材料及施工工艺,使建成的建筑作品充分遵循了之前的设计理念并具有较高的品质。两类建筑师在本项目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有所分工,但更多的是融合。

3.3 全过程设计方法

本项目开始之初就确定了“现代、绿色、高效”的建筑设计理念,以反映上海新时期政府管理机构的形象。这一理念贯彻到了方案、扩初、施工图各个阶段,延伸到结构、机电、景观、室内设计等各个不同领域,渗透到形体推敲、立面构图、虚实对比、细部设计等各个工作细节之中。

全过程设计的方法有效地保证了设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当然也意味着巨大的精力投入,是目前阶段推广的难点之一。众所周知,设计理念的表达不止有一条路,往往会出现多种选择,这时候“比选”成为一种方法。本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也出现过多次“比选”的场面,比如立面手法的比选。

3.4 建筑、景观、室内设计同步

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的系统性是高“完成度”的一个保证。许多项目往往是建筑设计结束之后才开始做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容易造成互相脱节。本项目一早就确定了设计同步的原则,景观、室内设计分包单位在初步设计开始阶段就正式加入了设计团队。三家公司主要的进度节点是一致的,并且制订了定期会议机制,以利于设计协调。同步设计使得各设计团队的目标更容易统一,行动更加一致,最后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是融为一体的,具有清晰而强烈的整体感。

3.5 材料与施工工艺

本项目外立面和中庭墙面采用幕墙体系,主要材料为陶板、金属、玻璃三种,施工工艺基本都是采用工厂预制加工,现场拼装挂接的模式。从实际完成的效果来看,建筑细部做到了凹凸分明、粗细有别、转角分明、线条挺括,是传统手工做法所难以企及的。

4 结语

建筑设计高“完成度”已经成为建筑师们为之努力的目标,相信随着建筑创作意识的加强,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涌现,梦想终将会变成现实。

[1] 王雪松,代 璐.浅析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6):13-14.

猜你喜欢
建筑师施工工艺室内设计
胖胖的“建筑师”
室内设计作品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作品三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当建筑师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