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经验看我国物流业的历史机遇与企业发展趋势

2011-11-07 02:04□陶
区域经济评论 2011年1期
关键词:物流企业发展

□陶 丹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物流业的历史机遇与企业发展趋势

□陶 丹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动脉系统,其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各发展时期的内外环境,我国物流产业将迎来黄金的发展时期。对政府和企业而言,推进现代物流发展都需要站在经济全局和产业前瞻的高度,结合自身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合理战略,才能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历史机遇。

物流业;历史机遇;发展趋势

伴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1]。物流产业通过运输、仓储、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物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物流动,从而将物理分散的各微观经济个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整个现代市场经济动脉系统。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提高资本周转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系统的经济效率。

一、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

衡量一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物流成本占 GDP的比重,比重越低,则说明物流发展水平越高[2]。我国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社会物流总费用逐年增加,但占 GDP的比重却逐年降低,如图1 所示:

图1 我国物流费用占 GDP比重情况

容易看出,虽然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仍在高位运行,截至 2009年,这一比重约为 18%,仅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 20世纪 70年代的水平。据世界银行资料显示,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均低于 10%,如日本 2009年约为 7%,美国约为 9%。因此,我国物流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国外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

为了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阶段及趋势做一个准确的判断,有必要先回顾一下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其中比较典型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日本。

1.美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

美国的物流产业起步于 20世纪 6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迎来了大生产大消费的时代。当时的美国企业普遍拥有大量的自有车辆、仓库,物流成本较高,约占 GDP的 18%。但由于当时社会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生产满足不了消费需求,因此对物流产业的认识仅停留在概念化阶段,整个社会尚无暇来顾及流通领域的成本问题。

美国经济在 20世纪 70年代出现了滞胀,但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的物流产业却迎来了黄金发展期。随着两次石油危机带来的能源价格高涨,企业的成本压力大大增加,旧有物流模式的高库存、高运输成本的问题日益受到企业、社会的重视,物流总成本的概念出现。企业开始积极考虑改善物流系统,而政府从航空货物运输政策的改善开始,推出一系列鼓励竞争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

20世纪 80年代是美国物流产业快速革新的阶段。随着美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美国企业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物流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被普遍接受。多式联运及 J IT(即时 Just In Ti me)方式开始迅速普及,同时,物流外包作为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开始日益受到重视。

20世纪 90年代开始,美国物流业更加系统化、整合化。随着虚拟经济的兴起,互联网、电子商务开始逐渐普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3]。精益物流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浪费,使物流的系统化特征愈加明显。信息化的推进,为物流产业的系统整合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4]。

2.日本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

和美国近似,日本的物流产业也基本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至 60年代前期,日本经济开始起飞,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迅速扩大,由于物资大进大出而带来的流通瓶颈现象日益突出,物流的概念开始被引入。

20世纪 60年代中后期至 70年代前期,日本经济进入起飞第二阶段,产业大规模升级的同时,石油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加大,企业开始努力减少库存、降低运输成本。物流成为日本企业重要的利润来源,日本物流产业开始逐渐步入黄金发展期。

20世纪 70年代中后期至 80年代前期,日本物流业进入系统管理时代。随着经济进入发展成熟期,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物流被企业提升至战略高度,企业与市场密切联动以减少流通库存。政府的规范、鼓励政策也逐步颁布。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日本经济步入调整期,日本物流业也开始向纵深发展,逐步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第三方物流逐步成为主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同样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5]。

3.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启示

总结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规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益的经验:(1)制造业的成本与竞争压力是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源动力;(2)交通设施等硬件基础的完善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3)政策是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4)包含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化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三、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结合发达国家社会经济与物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我国物流产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由于面对的内外环境相似于美日 20世纪 70年代中后期,我国物流产业极有可能迎来类似于美日当年的黄金发展时期。

1.社会经济已完成经济起飞的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 30余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自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超过 9.5%。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对外贸易总额超过 2万亿美元,居世界前三位。目前,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总体特征也早已由短缺经济转变为相对过剩经济。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已经具备。

2.物流硬件逐渐完善,运输瓶颈逐渐消除

作为物流产业的基础平台,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规模扩展迅速。据交通年鉴数据显示,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铁路、公路、内河航道、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线路里程平均分别保持 6.72%、3.75%、0.92%、31.88%、8.76%的年增长率。此外,我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如全国铁路形成了“八横八纵”的主干线,公路形成了“五纵七横”的国道主干线,航空干线机场布局基本完成,全国万吨级码头泊位数量也由 1998年以前的 0增长到 2009年的 1554。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增长情况如图 2所示。

图 2 我国高速公路及铁路营运里程

3.制造业的竞争加剧,成本压力日益严峻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我国的制造业无论在区域之间还是在区域内部,竞争都日益激烈。和石油危机增大美日企业成本压力相似,当前国际大宗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都使得制造业的毛利率持续走低,企业的成本压力日益严峻。除加强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力度外,企业有强烈的整合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的驱动力,这将有力地增加对物流市场的有效需求。

4.物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物流成本压缩的空间巨大

虽然近年我国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总体仍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局面。物流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质量和效益均不理想。设施简单、信息化技术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等企业现状使得物流业务附加值低,业务增值服务少。宏观上,反映为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的比重过高。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物流成本可压缩的空间巨大。

5.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

物流产业的发展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有关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次在国家规划层面确立了物流业的产业地位;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2009年,十大振兴规划中唯一针对服务业的《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方向。

四、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

内外环境的相似性使我们可以判断,我国物流产业将如美日两国 20世纪 70年代中后期一样,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但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经济结构、时代特点、技术基础的不同,都决定着我国的物流产业将有不同的发展趋势。那么,物流企业应该如何战略规划,以顺应历史趋势、把握历史机遇呢?

我们可以按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的特点进行分类。根据是否大量固定资产,可将物流企业划分为资产型和非资产型 (代理);根据服务范围是否集中在单一或较少行业,可将物流企业划分为专注型和广度型;根据服务内容集成度的高低,可将物流企业划分为综合型和功能型。根据上述三个维度,可将物流企业的运行模式具体分为八种情况,如表 1所示:

表 1 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分类

1.功能物流模式

这是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大量以传统运输、仓储为基础的企业,以及一些新兴的民营物流公司,都属于这种模式。该模式下,企业使用自有资产为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低集成度的物流服务。虽然这类企业往往能同时为较大范围的客户服务,实现规模效益,但由于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附加值偏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因此,这类企业的发展方向应是借助其已聚集的客户群优势,加强自身运作能力,强化核心能力,逐步拓展服务种类,提升服务层次,提高集成度,向综合化发展。

2.功能代理模式

该模式与功能物流模式唯一的不同是自身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这类企业往往由报关代理、航运代理类企业转变而来,客户分布广泛,服务层次较低,因此附加值低,市场竞争激烈。在目前的环境下,虽然这类企业可能在较长的时期内都有特定的生存土壤,但很难有乐观的发展空间。

3.集中物流模式

这类模式物流企业凭借单一领域的资产和物流网络为特定行业客户提供低集成度的物流服务,典型的如铁路特运、冷链等特种物流。虽然有领域窄、服务附加值较低等缺点,但由于在细分领域拥有核心竞争能力,这类企业将有较长久的生命力。其发展机会在于立足细分领域,深挖行业需求,提高服务精细化水平。

4.集中代理模式

这也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类企业模式,但都是小型企业。缺乏核心资产、规模较小、服务领域窄等特点使得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这类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在特定领域的自身优势,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并力求成本最小化,才能为自己赢得长久的生存空间。此外,由于所在市场的规模较小,这类企业也很难获得规模上的成长机会。

5.综合物流模式

该模式的企业有较高的固定资产投入,为少数行业提供高集成度的服务,将业务范围集中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是许多国际知名物流公司的运作模式,也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拥有细分领域稀缺的物流资源和技术优势,并且依托物流资源聚集了大量客户群,实现规模效益,这类企业拥有较高的业务赢利水平。但由于受相关行业景气度的影响,这类企业的发展战略可以在强化核心竞争力、巩固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伺机寻找横向并购的机会或将服务领域复制到其他相近的行业。

6.综合代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企业为少数行业提供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但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这实际上体现了第四方物流的思想,这样运作的物流企业实质上是供应链的集成商,需要对公司内部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由于降低了大规模投资的风险,并且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物流运作效率,这种模式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也将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7.广度物流模式

这类模式需要大规模资产投入,并同时为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这就要求企业不但拥有雄厚的财力,还要有强大的管理能力。由于高集成物流服务需要企业深度介入客户运营,投入较大,但当客户分布于多个不同行业,深度介入投入的资源及获得的经验难以在不同行业的客户间共享,因此运作成本极高,企业也难以形成核心专长。因此,这种模式在可预见的将来,只能停留于理论存在。

8.广度代理模式

与广度物流模式相比,这种模式轻资产运营,降低了资金投入及相应的管理压力。如果能建立强大的信息管理体系和组织协调能力,这种模式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运作风险环节较多,需要极高的整合能力,这种模式的发展成熟尚需时日。一种可能的实现路径是综合代理模式的物流企业向广度代理模式转化。

五、结语

物流产业是一个行业涉及面广、服务领域宽、区域跨度大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物流业的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政府而言,推进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站在经济全局和产业前瞻的高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企业而言,同样需要在全局观和前瞻性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制定合理战略,才能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历史机遇。

[1]丁俊发.中国物流 [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朱健梅,何娟.关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J].经济经纬 ,2008(5):120-122.

[3]中国物流学会美洲物流研究交流合作部.美国物流发展特点[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6):51-55.

[4]Alter Steven.Infor mation Systems:A Management Perspective(Third Edition)[M].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1999:228-231.

[5]王凌峰.日本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一瞥 [J].对外经贸实务 ,2009,(7):85-87.

The HistoricalOpportun ity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terprise Based on Foreign Experience

Tao Dan
(Chongqing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China)

As the arterial 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y,logistics industry’s development plays an i mportant role in sustained,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Comparingwith the inside and outside enviroment of the logistic industry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 different time,the logistic industryof China is receiving a golden age.Analyz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 logistic industry,provid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 for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nterprises and industry plan of government.

logistic industry;historical opportunity;development trend

F252.24

A

1003-4919(2011)01-0017-04

2010-11-25

陶丹 (1981— ),女,四川资阳人,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物流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