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培养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2011-11-07 06:07陈晓芝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临场裁判员技战术

陈晓芝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 430065)

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培养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陈晓芝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 430065)

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篮球裁判临场执裁能力不足的现状,结合对篮球裁判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就篮球裁判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

篮球运动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以对抗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吸引了众多的人。篮球裁判员判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篮球比赛的效果。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篮球基本技、战术的方法和教法,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裁判理论知识及临场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裁判员。

一、大学校园具有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的有利条件

现代篮球裁判员应具备国家体育总局篮球处和中国篮球协会对篮球裁判员提出的四个基本条件:1.良好的职业道德;2.掌握篮球技战术的理论知识,精通规则和裁判法,极高的临场执裁能力;3.有好的耐力和专项素质;4.较高的英语水平。同时,一名优秀的篮球裁判员必须在视野、手势、哨音、移动这四方面具备优秀的能力。

首先,大学有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校园资源。裁判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导其在临场执裁时所遵循的规范和准则,一名优秀的裁判员必须把职业道德作为自己应具备的首要素养。裁判员的职业道德主要受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制约,教师对篮球专项课学生球场作风的培养与意志品质的锻炼,无形中也促使了大学生裁判员心理品质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裁判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提高。总之,大学生裁判员有计划、有组织地接受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其在德育环境、教育和有效性等方面的优势,是采用其他途径培养裁判员所无法相比的。

其次,大学具有掌握篮球技战术理论知识、学习规则、裁判法和提高临场裁判水平的优势。高校的环境和教育条件,对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能够发挥多方面的功能,使高校的学生在技战术已有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论知识方面,获得较为系统、透彻的掌握,为其从事裁判工作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体院的篮球教师同时又是业务水平较高、有经验的裁判员,篮球专项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现代篮球技战术的理论知识,能够领悟、了解和研究篮球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和裁判技巧,在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下,通过参与执裁实践活动,较为全面的掌握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及时纠正错误,养成正确的执法意识和方法,使他内化为自己的裁判理念和执法时的依据。

另外,大学生对学习篮球裁判技能的重要认知度较高。调查结果显示,36%的学生认为篮球裁判能力很重要,55.6%的学生认为重要,8.4%的学生认为一般。绝大多数学生对篮球裁判工作感兴趣,普遍认为掌握篮球裁判能有助于提高未来工作竞争能力。90%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感觉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动机明确,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和参加临场执裁时具有积极的态度。由此可见,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对自已的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认知度较高,在思想上有明确的要求,有助于学生临场执裁能力的提高。

二、影响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培养效果的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影响培养效果的关键因素,37%的学生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重要,39%的学生认为临场执裁次数才是最关键的。(见表 1)通过 (表1)、(表 2)对学生的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影响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培养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一)培养学生现场执裁技能方面力度不够,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 临场执裁能力即能否熟练、灵活应用规则去处理篮球比赛中千变万化的情况,是衡量裁判员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恰恰在这一方面,学生普遍觉得能力不足。统计表明只有 11.5%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一定的临场执裁能力,能胜任一般比赛,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独立执裁有困难。这与对教师的调查结果相吻合。由此可见,目前的篮球教学在内容选择以及方法运用上倾向于篮球技战术教学,而在实际执裁能力的培养方面比较薄弱,因此有必要在培养学生实际技能方面加大培养力度,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临场执裁机会,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一名优秀裁判员的成长只有不断通过有意识的临场实践活动,才能巩固对规则的理解和记忆,积累经验,从而提高实际执裁的能力。调查结果表明:76%的学生认为这两项是影响学生临场执裁能力的重要因素。100%的学生认为自已临场执裁经验不足。

表1 影响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培养效果的因素

表2 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存在的问题 (多选)

(二)临场机会太少导致学生现场执裁时心理素质太差 现代篮球比赛要求裁判员尽力动员自己身体上心理上的一切能量储备,进行系统的心理训练,要养成“自我孤立感”,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球场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关键场次关键球敢判敢罚,调查结果表明 100%的学生认为自己心理素质较差,不能应对场上出现的各类问题,容易受场上场下的影响。调查表明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学生自身心理素质较差,二是临场机会太少,理论知识与实践无法衔接,胆怯。然而怎样去处理内心因素对临场执裁的影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心理素质时应该加强这几个方面的训练:动机、情绪状态、注意力、意志和自信心。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学生临场执裁的次数。

(三)训练时间与强度不够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不过硬 有关研究表明,篮球裁判员在一场比赛中平均要跑 3-4千米,对比赛进行 50-100次的干预;另有资料显示,我国篮球裁判员身体素质较差,在国际和国家级裁判的考试中,有相当多的考生身体素质不及格。大学生篮球裁判员虽然在校期间有一定的体能训练,但远远不够。统计表明 56%的学生认为自已的体能不够,学校平时应加大体能训练的强度,增强对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

(四)文化基础弱导致专业英语水平差 英语是我国目前 CBA联赛赛场上与外籍教练员进行交流、沟通的必备工具,出现外籍球员或外籍教练员对判罚产生异议时,凭借准确、流利的英语口语,裁判员可以迅速地控制场面,维护规则和裁判判罚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合法性。所以,一名优秀的现代篮球裁判员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口语水平,尤其对于相关的专业术语和临场用语,应熟练掌握,然而现代大学生在英语基础、专业词汇记忆和表达方面都有所欠缺。由于目前 90%的大学生篮球裁判员还没有吹过大型的、高质量的篮球赛,因此对这一项没有足够的认识。

(五)在篮球技战术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利用不够 调查结果表明,25%的大学生认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与科学性是影响培养学生临场执裁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可以在裁判与技术实践课上利用录像技术将学院的训练过程记录下来,教师在课后仔细观察、分析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然后在理论课上分别从技战术和裁判法的角度以及球员和裁判的角度向学员剖析这些问题。通过这些信息反馈手段,一方面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掌握学员在学习裁判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学员可以通过录像更直观地了解自己在裁判实践中的表现,改正错误也会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的对策分析

(一)理论讲授与临场实践紧密结合 理论讲授与临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采用理论的形式,向学生讲明培养目标,讲授裁判工作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裁判知识与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关系。同时强调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针对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裁判工作与运动技术水平相互促进提高的关系。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由于篮球裁判技能具有实践性强的鲜明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性强的教学手段,购置篮球裁判方面的录像,以供学生观摩和学习,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一些常见的违例与犯规情况,可以采用设定特殊场景的方式来强化和提高学生对类似情况出现时处理的果断性和敏感性。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传授知识的直观性,加强信息反馈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迅速而高效的提高学生临场执裁水平。

(三)给学生创造临场实践和观摩学习的机会 篮球裁判水平的提高,除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规则的准确把握外,主要靠临场实践,只有“吹 ”,才能 “吹 ”出心得 ,“吹 ”出信心 ,“吹 ”出过硬的心理素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利用教学比赛和课外活动组织各种类型的篮球比赛,使学生能有更多的临场实践机会。另外,应组织学生多观摩高水平裁判员的临场执裁,带着任务和问题进行观察和学习。组织学生观看比赛,重点观看裁判在比赛中是如何处理各种违例、犯规的依据何在?效果如何?认真观察、从中授艺,对照自己,通过看想结合的方式提高对规则与裁判法的认识程度,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执裁水平的目的。

(四)组织学生参加等级裁判考试 经常举办篮球裁判员培训班,组织等级考试。通过理论和临场实践考试,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规则总是要根据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并着眼于现代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及时合理的修改,才能保证和促进篮球运动良性的发展和提高。对每次篮球规则新的修改部分要及时组织学习,反复实践,只有掌握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

(五)改变培养模式,点面结合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帮助学生组成 2-3名学生组成的学习互助组,这对于提高少数成员的学习水平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抓好学生裁判培养的点与面,一方面,对一些基本功好、有发展前途的学生重点培养,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另一方面,在这些优秀学生的带动下,帮助裁判水平较差的学生尽快缩小彼此的差距,促使整体学生的临场执裁水平得到提高。教学比赛除了是检查学生篮球技战术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执裁能力的重要场所。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理论课和裁判学习讲授相关课程和裁判法的知识,适当安排课外作业和进行课外辅导。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学习,不要死记硬背;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裁判开办讲座,组织学生观摩高水平的比赛,使学生有较多机会与高水平的裁判交流。

[1]吴建逊.论现代篮球运动裁判能力的培养 [J].韶关学院学报,2001,(9).

[2]马彬,翟元.对我国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优势的调查与研究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2).

G642

A

1003-8078(2011)02-107-03

2011-02-28

10.3969/j.issn.1003-8078.2011.02.32

陈晓芝 (1975-),女,湖南人,湖北中医药大学体育部讲师。

责任编辑 袁小鹏

猜你喜欢
临场裁判员技战术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山东省青年排球裁判员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县级医院是分级诊疗的“裁判员”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论警察临场处置力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裁判员位置转换的技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