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2011-11-08 06:45王远明
河北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利巴韦疱疹

王远明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临床特征以发热、手掌及足、口腔内发生水疱样皮疹、溃疡,部分患儿可合并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安全[1]。近年手足口病在我国多处地方暴发流行,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我科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均符合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断标准[2]。男45例,女35例;年龄10个月~7岁。临床表现:发热体温37.5~39.5℃,均有皮疹,口腔黏膜散在疱疹及白色溃疡,手心足底、臀部等处可见斑丘疹和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排除疱疹性咽喉炎、风疹、水痘等。所有病例均在起病3 d内就诊。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年龄、性别比、就诊时间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针剂10~15 mg/k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联合痰热清针剂0.5~1 ml/k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剂10~15 mg/k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常规给予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辅助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均应用头孢呋辛抗感染,并根据情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治疗效果。

1.4 疗效标准 用药后以体温下降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评估疗效。退热:1~3 d为显效,4~6 d为有效,6 d以上为无效。退疹:1~3 d为显效,4~6 d为有效,6 d以上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退热效果 2组退热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 87.5%高于对照组的 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退热效果比较 n=40,例(%)

2.2 退疹效果 2组退疹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72.5%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表2 2组退疹效果比较 n=40,例(%)

2.3 不良反应 2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常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16型病毒引起,也可由A5、A10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该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水泡,部分病例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可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较复杂,传播速度快,短期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大部分病例表现为轻型,一般病程为5~10 d,个别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3]。

手足口病多采用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它在细胞内被腺苷激酶酸化形成单磷酸,干扰肌苷酸脱氢酶活性影响鸟苷酸合成,从而阻断DNA病毒复制,但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太强,且有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4]。另外大量研究表明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畸或杀胚胎的毒性作用,其发生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心火炽盛,内蕴湿热,复感时邪疫毒,致气血相搏,肺气失宣,内伤脾胃而见发热、口舌生疮、溃疡及手足疱疹。故治疗当以清热解毒为主。痰热清注射液以黄芩为君药,熊胆粉、山羊角为臣药,金银花为佐药,连翘为使药,全方五味精制而成。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甙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化痰解痉作用;熊胆粉的有效成分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具有解痉、解毒、抑菌、镇咳和祛痰平喘等作用;山羊角具有解热、镇静和调节免疫作用;金银花具有广谱抑菌作用。五药相配,增强了清热解毒、化痰解痉作用[5]。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退热、退疹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利巴韦林和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协同作用,可使发热期缩短、皮疹消退快,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黄章.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中外医疗,2009,27:84-85.

2 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76.

3 马灵.痰热清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临床护理.医学信息,2010,23:232.

4 万虎,吕铁锋,刘雁施,等.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39例.江西中医药,2009,40:59.

5 韦彦成.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772.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利巴韦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