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夏季香菇安全生产及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

2011-11-13 12:45解文强周廷斌彭学文
食药用菌 2011年5期
关键词:菌袋菌棒出菇

解文强 周廷斌 彭学文

(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 唐山 063001)

夏季7~9月份高温季节,传统香菇生产受天气及病虫害影响,产量急剧下降,市场供不应求。实现周年生产高品质、无公害产品,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方地区气候冷凉,湿度小,炎热时间短,昼夜温差大,人工营造适合香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投入小、成本低、效益高,技术简单、易操作,开展夏季香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笔者以多年生产实践为基础,总结归纳出一套北方夏季香菇生产关键技术。

1 季节选择

夏季,秋冬香菇生产已经结束,鲜香菇市场供应短缺,把出菇最佳时期安排在夏季高温季节,是取得高效益的关键。

北方夏季香菇生产应选在每年12月至翌年3月装袋接种。此时正值北方寒冷干燥天气,空气洁净,杂菌孢子基数低,可以有效减少菌袋的污染机会,提高接种制棒的成功率。此时又值冬闲时期,劳动力充足,种植场所宽敞,与其他农事活动不相矛盾。1~5月份为发菌培养阶段,5~10月份为出菇阶段。

2 菌种选择

选用适应性好、耐高温出菇的高温18和高温163菌株作为主栽品种,这两个菌株抗逆性强,发菌期仅90天,出菇温度8~24℃,子实体肥大、肉厚,菇型圆正,浅灰褐色,菇柄短,产量高,品质好。

3 培养料的选择、配方及拌料

3.1 选料 目前北方夏季香菇栽培常用的主料为硬质木屑,主要是柞木与各种果树木屑。通常选择当年加工、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无雨淋、无潮湿结块的木屑,符合NY5099-2002标准要求。辅料主要是麸皮,可添加适量玉米粉以促进菌丝生长。

3.2 配方 常用配方:木屑78%,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红糖1%。木屑要过筛去除硬质带刺杂物。

3.3 拌料 通常使用拌料机拌料,在干净的水泥地、砖地上进行,拌料要均匀,料水比为1∶1.2~1.3,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 (拌料及保湿、降温用水符合国家GB5749规定),防止过湿过干。香菇菌丝生长适宜偏酸性,培养料灭菌后pH值会下降,按上述配方拌料,不需人为调节酸碱度。

4 出菇棚建造

夏季香菇生产的关键是控制温度,采用高荫棚矮拱棚技术,既降低温度又有适合的散射光和流通的空气;矮拱棚内设微孔喷雾带,以保证湿度,为生产优质产品创造有利条件。

4.1 荫棚建造 出菇棚选址环境应符合GB/T18407.1-2001无公害蔬菜产地的环境条件的规定,要求开阔、通风好、近水源,采用露地荫棚覆土出菇。荫棚用95%遮阳率的遮阳网,棚高3米左右,高出出菇棚 (即矮拱棚)1米左右,以利栽培场通风降温,保持棚内 “二阳八阴”的散射光,达到降温的最佳效果。经过改进,目前主要采用联体大荫棚多拱棚模式,既节省成本又可有效避免拱棚四周见光的问题 (图1、2)。

4.2 出菇拱棚搭建 在荫棚下搭建塑料拱棚出菇,南北走向,中央顶高为2.5米左右,两边高度为1.5米,棚宽一般7米以内,长度50米以内。棚内设2~3条微孔喷雾管,用于增湿降温。棚内菇床宽1.2米,过道宽0.6米。

图1 高荫棚外观

图2 高荫棚内部

5 菌棒高效制作技术

5.1 装袋 采用短筒装袋机装料,7~9人一组,效率达到每人每小时200袋。袋规格15(折径)×55(厘米),每袋装干料0.9~1.0千克。装袋越紧越好,装得过松,会增加污染率,出菇时易开伞,质量差,产量也要受影响。

5.2 灭菌 一般采用常压蒸汽灭菌,具体做法是:在平整的地面上用木板搭成高20厘米左右的平台,面积一般为3×3(米),每次码3 000~5 000袋,在平台上按 “#”形摆放料袋,料袋间留有一定空隙,四周用铁质围栏围住,防止灭菌时倒坍,并安装冷气排放管,以便在灭菌的过程中排除蒸锅中的冷气,防止出现 “夹生袋”。

料袋码好后覆盖双层防漏气保温材料,第一层用帆布覆盖,第二层用塑料布覆盖。菌袋用保温材料盖严,下端用绳捆紧,接近地面处用土或沙袋压实,防止蒸气泄漏,然后用蒸汽锅炉进行灭菌。灭菌开始火要旺,适时排放蒸锅内的冷空气,3~5小时达到100℃,要严防升温时间过长,造成培养料酸败变质,待温度升至100℃时保持18~20小时。

灭菌后,待温度降至70℃左右时方可打开保温材料。搬运料袋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以防刺破料袋,一旦发现破孔要及时用胶带纸粘好,以防污染。灭菌后的料袋应放在经过消毒的干净、通风、宽敞的场所冷却,同时晾干料袋表面的水分。

5.3 接种 采用就地开放式单袋互压封口接种技术,可有效地解决传统接种箱双套袋接种或单袋接种口覆膜接种的繁琐工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将经灭菌的菌棒直接移入发菌场地,散温后就地开放式接种,摆放一层菌棒,一人刺孔 (图3)一人接种,接种时用手直接把菌种掰成小枣般大小迅速填入穴中,填至略高于穴口 (图4),然后再摆一层菌棒并打孔接种,用上一层菌袋封闭下一层的接种口。该方法可减少菌袋搬运工序,接种速度由原来的每人每小时400袋增加到1 000袋,效率提高150%,污染率在0.3%以下;菌丝浓密洁白,菌丝满袋时间较双套袋、覆膜法提前2~3天;降低了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图3 刺孔

图4 接种

6 菌棒排放技术

关键技术:一是灭菌的菌棒尽量缩短散温、放置时间,及时接种;二是场地覆膜,严格消毒处理;三是操作娴熟,配合密切,做到 “口开种到,种到口开”,接种速度越快越好。

5.4 菌棒培养 已接种的料袋采用 “单袋互压封口法”进行发菌。菌袋码垛采用直排法,第一层接种点向上码放,最上层菌袋接种点向下码放,利用上层菌袋压住下层菌袋的接种穴,以封住接种口减少污染;每垛码10~12层,每3~4垛留一通风道,防止中间温度过高出现烧菌。培养温度宜在20℃以下,空气湿度以65%左右为宜,宁干勿湿。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气温高时多通风,气温低时中午通风。

当菌丝萌发长至直径5~8厘米大小时进行倒跺,采用 “#”形码垛方法,并留好通风道以利降温和通风换气。

发菌阶段结合翻垛进行刺孔通气,第一次在菌穴菌丝向四周扩散蔓延5~8厘米后,在每个菌穴上各刺一个孔,孔深1.5厘米左右,使菌袋内有充足的氧气,促进菌丝生长。第二次在菌丝长至菌袋纵切面一半时进行,在距菌丝边缘1厘米以内刺孔8~10个,方法同第一次。第三次在菌丝满袋时进行,每袋刺孔10~12个。采用机械刺孔,孔径大小、深度均匀,效率高,并可有效减少瘤状突起的发生,减少营养消耗,利于早出菇和防止畸形菇的发生。发菌阶段在翻垛的同时要把污染菌袋及时搬出进行隔离管理,防止杂菌扩散污染;不需用药剂防治,以使产品食用更加安全。

6.1 脱袋 脱袋时机关系香菇产量及优质菇率的高低,太早转色不好,易出现污染;太晚则袋内出现幼菇,影响菇形。一般接种后经过45~60天的培养,菌丝长满菌袋,部分生有瘤状物,开始吐水,有 “报信菇”出现,便可以脱袋入地。脱袋的最佳标准:①菌龄80~90天;②瘤状物突起面积占到菌袋总面积的1/3,局部成褐色;③手抓菌袋有松软弹性感;④菌袋内分泌出褐色液体。

脱袋方法:脱袋时用锋利的小刀轻轻地将菌袋塑料薄膜划破撕下。脱袋时应注意,下雨天、阵风天不脱袋;气温高于25℃或低于12℃时不脱袋;污染部分不脱袋。

6.2 菌袋排放 将菇床土整得充分松软后,四周略微起埂加水和成稀泥,使菌棒能浸于稀泥当中而不漂起为好,然后将菌棒2/3挤埋于泥中,1/3暴露于泥浆之外。注意:可适当多埋,这是由于泥干后会收缩;接种孔一律向上 (图5),避免菌棒下部出菇,影响产量、品质。每床摆放3~4排 (图6)。采用和稀泥排放菌棒方式与传统的作畦覆土相比,操作简单,菌棒下部不易产生空隙,菌棒之间排放紧密,畸形菇少。

7 出菇管理

管理要点:①昼夜温差大于10℃,连续7天以上,以刺激出菇。②空气湿度在90%以下,于变温同时进行干湿差刺激。③给予散射光照。④增加通风量,防止畸形菇。⑤处理好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三者之间的关系。

7.1 催蕾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的菌类,一定的温差、散射光和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子实体原基的分化。由于出菇时正值夏季,气温较高,要做好降温工作。菌棒入棚后,人为拉大昼夜温差达10℃以上,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0%~95%,一般菌棒会自然出菇,若不出菇,可在晚上 (温度较低)用木板轻拍菌棒表面,刺激出菇。出菇后如菇蕾太多要疏去多余畸形菇蕾。菌袋刚下地后喷水要少喷勤喷,待菌棒转色后,可每天早、中、晚各喷1次。

图5 菌袋排放之一

图6 菌袋排放之二

7.2 成菇管理 在整个出菇过程中需要始终注意以下事项:①调节好温度。通过喷灌地下水、调节通风强度,使棚内菌袋接触到的温度保持在25℃以下。②掌握好湿度。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出菇期间应注意保湿。早晚喷水,菇小时少喷,且不能直接喷到菇蕾上,防止菇蕾死亡;菇大时多喷,湿度控制在85%~90%。菇体成熟时停止喷水。③增加通风量。通风不好容易形成畸形菇,一般早、中、晚各通风1次,每次30分钟。夏季出菇正值高温时节,不利于香菇正常生长,通过科学管理,人为制造有利香菇生长的小气候,是获得夏季栽培香菇高产优质的关键。④调节好光照,防漏光,以利降温。

7.3 采收 根据收购标准及时采收,气温高时要早晚各采一次。采菇时要将菇根清理干净,采摘人员戴手套,穿工作服。一潮菇全部采收后,停止喷水,要大通风3~5天。经15~20天,让菌丝充分复壮,然后重复菇管理。一般夏季香菇可出5~6潮。

8 安全生产技术

香菇从出菇到采收只有短短的4~5天时间,保证产品安全尤为重要,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培养料拌料时不添加任何杀菌、杀虫药剂;②禁止使用污水,统一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③采摘人员定时进行健康体检,采摘时戴手套、穿工作服;④保证容器清洁,采用专用塑料筐包装;⑤鲜品采用冷库保藏,保鲜车运输。病虫害防治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当年出菇结束后,将出菇场地即时整理,废菌棒远离生产场地,撤掉遮荫棚,进行晾晒消毒;经常清理菇棚四周的杂草和杂物,防止病虫滋生;菇棚内要经常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利用防虫网、黄色板等物理方法消灭害虫。

高荫棚矮拱棚栽培香姑技术经过不断摸索、完善,目前已在主产区大面积应用,平泉等地区的应用率已达100%;制棒效率提高167%,成功率达97%;在高温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出菇棚菌袋温度最高只有22℃;平均单袋产量为0.93千克;优质菇的比例占到85%以上。反季节香菇生产弥补了夏季香菇的市场短缺,效益显著,优质菇绝大部分出口,2010年产地收购价格每千克鲜品达16元,等外菇的售价也都高于10元。

[1]彭学文,解文强,周廷斌,等.夏季代料香菇高效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J].食用菌,2010(3):38-39.

[2]陈广先.无公害反季节覆土地栽香菇 [J].食用菌,2005(5):26-27.

[3]王丽松.北方夏季香菇生产技术 [J].中国农业信息,2010(5):25-28.

[4]赵建波,袁会卿,罗俊霞,等.无公害香菇 (代料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 [J].中国食用菌,2005(2):27-28.

[5]吴应淼,陈俏彪,毛可红,等.代料香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J].中国食用菌,2006(5):51-52.

[6]丁湖广.香菇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 [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4):34.

猜你喜欢
菌袋菌棒出菇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固定菌袋插杆
香菇菌棒开放接种新技术
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