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GSMWLAN三网协同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1-11-13 10:28徐培财齐立辉吕波孙明珠
移动通信 2011年16期
关键词:站址三网协同

徐培财 齐立辉 吕波 孙明珠

摘要目前中国移动TD、GSM、WLAN三网的协同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后,从无线网络规划、组网和建设施工三方面提出了三网协同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提出了两种建设方式。

关键词TD-SCDMAWLANGSM协同建设

1引言

目前,中国移动的网络现状是TD、GSM、WLAN在同步建设中。GSM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的综合通信网络。TD自2008年规模组网以来,经历了三年的大规模建设,已经实现在全国两百多个城市的网络覆盖。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增长,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GSM和TD在较小区域内不能满足多用户同时高速上网的缺陷体现出来,而WLAN正好可以很好地解决某些热点区域的无线上网需求,其已成为TD数据业务发展的重要补充。

由于GSM、TD、WLAN网络具备不同的覆盖能力和业务承载能力,中国移动指出在未来网络发展中三网将长期共存、互为补充,并对网络建设做出了总体定位:GSM网络主要承载话音、短信业务等基础业务;TD网络主要承载手机终端的移动数据业务,并同时承载部分话音业务;WLAN网络是上述蜂窝网的重要补充,也是其进入宽带市场的有效手段,主要承载PC、手机及第三方WLAN终端的互联网数据业务。在网络协调发展策略上,中国移动提出:注重GSM网络投资效益。切实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引入lur-g+等融合组网技术不断提升网络质量;加大力度开展WLAN建设,找准热点、确保投入、精确建网,尽快形成规模等。但在实际的网络建设中,由于各网络建设进度不一致等原因,依然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而三网协调建设对于整个网络质量的提升及投资的节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充分注意三网协调建设。

2目前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TD、GSM以及WLAN网络在同步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各网络工程建设进度不一致

不考虑各网络已建设规模存在的巨大差异,即使目前同步建设,由于TD和GSM在项目管理上的差别,也会导致项目进度不一致,这就很难在网络建设的启动阶段进行统一的考虑和规划,不利于网络的协调建设。

(2)规划中站址建设存在问题

由于GSM网络已经规模建设多年,作为TD重点覆盖的市区已分布多个站点,几乎达到100%覆盖;对于后来建设的TD,为节省投资和加快建设工期,很多时候GSM站点都拿来做TD站点使用。但是TD和G网由于所处频段不同,尤其是地理环境复杂的市区,TD需要单独规划,不能采取全盘接收G网站点的方式来建设。

(3)组网方案相互独立

由于建设进度要求不同,在组网方案上存在同一物业点因不同工程多次设计方案、多次施工,不能做到统一考虑,对整个网络的实施和投资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4)工程实施中存在问题

在TD网络建设过程中,发现审核后方案和实际建设存在一定偏差,主要是由于施工不到位而引起的。如TD室内分布RRU数量不足或天线密度不符合要求等,造成其他系统实施时还需进行改造,不但需要多次协调业主,增

加了工程实施难度,也增加了整体投资。

3三网协同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协同规划

目前多数TD新建站与G网站点共址建设,为了保证网络的质量,必须在前期规划中注重协同规划,在完成TD规划的基础上,进行G网规划,力争做到既保证网络质量又节约投资、缩短工期和减小选址压力。但为此而盲目进行共址建设,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覆盖效果,甚至还会影响网络的整体质量。

以网络建设中的实际情况为例。某地的TD网络建设完成后,优化发现局部路段存在弱覆盖问题。通过现场实际勘察采集数据与规划对比发现,由于目标点附近选址困难,附近413米处是G网新选站址,因此临时调整为共址;由于实际操作与规划偏差过大,没有进行TD和GSM同步验证,导致TD网络建成后出现弱覆盖情况。因为站间距不是很大,再补点依然存在选址难的问题,只能进行站址搬迁。规划覆盖效果与实际覆盖效果分别如图1、2所示:

TD和GSM作为不同制式的网络存在,其在覆盖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为了保证TD和GSM的整体质量,在站址规划方面,不能采取“一刀切”方式,既要各自规划,又要整体配合,在部分特殊区域,如主干道路,不管是TD还是GSM都要以保证网络质量为前提,站址需要分开建设时要分开建设,以网络需求为依据确定站址。

3.2协同组网

在网络组网方案中,应提前考虑三网协同组网方案,不应因各网络建设进度不一致而各自进行组网,导致后期网络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复建设,甚至引起网络质量下降。这里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TD分布系统、GSM分布系统、WLAN协同组网

现阶段室内覆盖方面,TD、GSM、WLAN都各有建设需求,在未建设的TD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中,设备安装位置、天线数量、馈线类型、无源器件选取等方面,必须同时满足TD和GSM室内网络覆盖需求,并且要兼顾WLAN需求,力争做到只要增加主设备,即可完成网络覆盖要求,从而节省投资,降低施工难度。

TD与现有G网室内分布系统共址建设

对于已建有GSM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内环境,通过增加TD信源对2G室内分布系统做出必要的改造,使GSM和TD共用,达到减少投资、快速布网的效果。建设方式主要有前端合路和后端合路两种,前端合路方式主要用于中、小型建筑物,不需对馈线做大的改造,且不需增加或增加少量干放即能满足TD系统的要求;后端合路即TD系统采用新建主干路由,该方式对GSM系统影响较小,且调整灵活,可以方便采用TD系统的多通道覆盖方式。

TD新建室内分布系统

对于新建的TD室内分布系统,应以TD为主导进行规划建设,同时解决GSM、WLAN的覆盖。

无论是改造现有室分还是新建室分,都应充分考虑WLAN的建设,并且一并设计。以合路方式为例:WLANAP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与GSM、TD系统不同,设备输出功率较小,如果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共用室内分布天线系统,WLAN信号的引入多数采用后端合路的方式,如图3所示:

(2)在宏蜂窝建设中,GSM/TD覆盖区域合理设置

为促进TD/GSM的无线网融合,在TD建设过程中,RNC的划分应注意结合现网BSC进行;同理,G网在网络调整中也应结合TD网络RNC进行BSC区域划分。RNC与BSC同覆盖区且共MSC前提下,通过lur-g+可以有效提升网络质量。作为新技术,lur-g+技术通过增加BSC和RNC间接口,一方面可实时传递负荷信息,避免由于目标小区资源不足引起的切换失败,从而提升切换准备成功率并间接提升切换成功率;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切换信令流程,提前下发切换命令,可缩短切换时延,提升切换成功率。总之在组网方案制定时应协同考虑2/3G,以便充分利用新技术来提升网络质量。

3.3协同建设和施工

在工程启动初期,应充分考虑三网同步建设的需求,争取在建设计划中即予明确,确定其建设规模,从而打一场有准备的“战争”。仍以室内覆盖需求为例。对于要改造现有分布系统的物业点,TD室内分布建设和WLAN建设尽量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在TD室内分布系统施工过程中,对于明确建设WLAN的站点,完成WLAN合路器、WLAN AP设备的安装、相关线缆的布放和交换机电源的引入;对于没有列入WLAN建设的站点,要求预留WLAN合路器、WLAN AP的安装位置,及WLAN交换机电源分路,并将相关线缆提前布放到位。对于新建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三网同时建设,避免多次施工、多次协调。

4三网协同建设方式

三网协同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既要保证单个网络质量,又要符合中国移动这一品牌下的整体利益。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采取多种建设方式,来满足不同需求。

(1)共建共享,提升网络质量

随着《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的出台,共建共享为多家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共建共享,使得站址选取更合理,提升网络覆盖质量,减少弱覆盖区域的存在。

(2)灵活选取设备类型、天馈架设方式,减少网络建设压力

目前。设备方面,多个设备厂家都提供了不同网络的成熟型室外设备,降低了选址过程中对机房位置和空间的要求。天馈方面,应对不同场景的需求,也相继出现了美化天线、美化塔、景观塔、升降塔和移动塔等多种天馈架设方式,从而可以依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5结束语

TD、GSM、WLAN三网共存的局面已经形成,三网协同建设是未来网络设计中必须面对的。本文结合现网建设经验,提出了几点应注意的问题,力争在未来TD、GSM、WLAN协同建设更加合理,实现三网投资、收益和建设运行的共赢局面。

猜你喜欢
站址三网协同
2G/3G退网时间预测和站址影响分析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
瓜洲站站址方案的价值量化比选
协同进化
调整压气站站址的计算方法
“三网三联动”创出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