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编目与读者服务

2011-11-14 03:09拉烈卓玛
群文天地 2011年19期
关键词:编目著录文献

编目工作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是读者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编目员虽然不像流通典藏等一线工作人员那样直接与读者接触,但他们在幕后间接地为读者服务,他们的工作态度与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编目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更为方便、准确而又快捷的服务。

一、编目工作简述

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包括对文献信息的著录、标引和目录的组织。它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是读者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文献的著录是根据著录规则,对文献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文献标引包括分类和主题标引两个方面。所谓分类标引是依据分类法,揭示文献内容特征的学科系统。分类使同学科的文献聚集起来,不同学科的被区分开来。作用是能帮助读者按类查找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主题标引是依据一定的主题词表,通过分析文献所反映的主题内容去揭示其内容特征的研究对象,其作用是把同一主题不同学科的文献集中在一起,满足读者按特定需要查阅文献信息的需求。目录组织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各种款目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各种目录。它是读者检索馆藏文献信息的主要工具。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编目工作也在不断变革,从过去各个图书馆“单门独户”的封闭编目模式,逐步发展到集中编目、联合编目。集中编目是由一个中心机构为多个图书馆提供编目服务,较之分散编目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节省人力,促进编目的标准化,提高目录质量。联合编目指编目成果通过若干文献机构共同协作产生,并共同分享。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联合编目已发展到异地联机联合编目。联机联合编目的实现,更有利于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能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二、编目工作与读者服务工作的关系

1、编目的目的就是全面客观正确地揭示文献的内在与外在特征,通过一条条记录让读者认识文献,并加以利用。记录的质量直接影响读者的利用率。文献内在特征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书名页、序言、版权页及书脊、封面、封底等处。著录时一个符号、一个记录都不能遗漏,遗漏了某一特征,就不能全面、准确地揭示文献特征,会造成读者在某一方面查找不全。

2、编目工作犹如图书馆的加工工厂,每一本书都要经过数道工序才能为读者利用,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会影响到读者服务工作。只有每一道工序准确无误,才能为读者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馆藏目录是读者与馆藏文献信息之间的桥梁,编目工作的目的就是将无序的文献信息有序化,使编目后的文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编制出目录供读者检索,在编制目录过程中,要随时考虑读者的检索习惯,提供多途径检索点,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改进编目工作,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编目工作的价值是通过读者对目录的利用率来体现的,编目工作者要树立起为“用”而编的观念,努力改进工作,提高目录的实用效果。

1、编目员应充当图书馆目录的宣传员

如我校图书馆为更好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通常在公共查询系统设立参考咨询员,随时为读者服务。令人遗憾的是,这项工作往往忽视了编目员的参与。众所周知,编目工作的两大重点和难点是分类和主题标引,也是读者深层次利用图书馆目录的保障。试想一下,一个没有编目常识的人如何做好读者的目录咨询工作?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要做好图书馆的目录咨询工作,必须配备具有相关的分类和主题标引知识的编目人员,随时引导读者利用目录及专题索引,为不同的读者提供专门的目录咨询。随着图书馆目录的多元一体化功能的不断提升,编目员参与目录咨询尤为重要。因为编目员具备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参与目录咨询更能提高目录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从而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率,真正做到“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

2、提高编目深度,对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

采编部门服务工作的好坏关系到读者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要求采编部门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采编人员潜能,提升工作技术含量,采集文献需要“新、快、全”,编目需正确利用外部数据源,建立符合标准的规范文档,创新技术方法,提高编目工作效率。还有不能仅凭书名或宣传材料进行图书文献的采集或分编,而应深入下去,详审内容提要、检阅目次或浏览书评,正确把握图书内容与读者需求的关系,于细微处见质量,使采编管理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统一认识,强化编目员的读者服务意识

尽管编目工作有“章”可循,但最重要的一条不成文的“原则”,即必须以读者服务为核心,以提高读者文献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为目的,保证编目工作一致性和准确性。任何工作的开展,统一工作标准和原则是基础。只有明确了工作标准和原则,才能在既定的目标指引下持续有效地进行工作。编目原则有自己的规范,但是具体每个图书馆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馆藏建设原则的编目细则,每个编目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一致性原则,就是要求编目人员严格按照著录细则来规范著录,这样才能提高文献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同时,同一学科内容和主题的文献,应保持标引的前后一致性(不同编目人员和同一编目人员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主题文献分类的一致),确保同类文献分类一致,做到集中归类排架,方便读者借阅。同时也要保证著录工作的准确性,著录要求实事求是,真实反映文献特征,如实著录有利于读者检索文献。首先要找好著录信息源,不同的字段要求从其相应的著录信息源来查找著录信息,不能随意选取。获取到著录信息,如题名、责任者、出版年等等,应准确地著录在相应的字段,做好检索点,为读者检索做好准备。

4、改革传统的分类编目方式

改革傳统的分类编目方式,即新书到馆后,不按大批量长时间进行分类编目工作,而是分散为每日完成图书分类编目整套工作程序。每日分编工作人员采用流水作业或独立完成的形式,分编出几十种类图书在第二天上班1小时左右入流通部门,如我馆流通部门专设“每日新书”架,这样可以每日给读者一个新的印象、新的选择、新的启迪。除此以外,还对系里采购到的新书,采取“紧急编目”的工作方式,紧急编目应遵循范围小、数量少两项原则,其范围只限于教学科研急需的图书资料以及一些热门书。紧急编目既满足了特殊读者的急需,密切了与读者的关系,又弥补了常规编目作业时间较长的不足,它体现出一切为读者着想,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另外,紧急编目可以确保教学科研用书。

5、优化分编流程,提高分编质量和效率

传统编目工作流程是查重、编目、分类和主题标引、审校、打印目录、目录的组织和目录的管理,一道道工序分工严格。如我馆编目部共有4人,根据人员素质分段工作,一人做图书加工(夹磁条,盖章),二人做计算机著录(查重,编目,分类标引,主题标引),一人做审校,一人打印目录,移交流通部进行对外借阅。同仁之间有分工、定岗。同仁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之协调合作,互为补充。对编目人员实行编目定额管理,充分发挥编目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6、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编目工作队伍

高素质的编目工作队伍才能编出高质量的目录。在当今出版物极其丰富,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庞杂的情况下,对编目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目员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须具备:(1)广博的知识。编目员面对的文献信息来源广、范围大,只有知识面广才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2)较高的文字水平。这样才能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准确地表达文献的主题,编写出较高水平的文摘提要。(3)由于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编目员应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全面掌握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的各项功能。(4)强烈地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和事业心,这是编目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自我培养是提高编目员素质的首要途径。编目员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补充知识,重视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图书馆要尽力为本馆编目员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以期全面提高编目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修订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2]倪红华,韩明杰,周学伟.强化编目工作中的读者服务理念[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6).

(作者简介:拉烈卓玛,青海大学图书馆采编部,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编目著录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我国档案著录的基本概况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浅析新时期图书馆编目工作创新
浅析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
谈新形势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变化与优化措施
录附:《石渠宝笈》著录的圆明园旧藏书画目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试析协同应用国际档案理事会系列档案著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