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切实改进电视宣传不 断提高引导水平

2011-11-16 13:33杨玲玲
声屏世界 2011年9期
关键词:文风作风江西

□ 杨玲玲

(作者系江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江西电视台台长)

栏目责编:陈道生

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 《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这是新闻战线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具体行动,是新时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指针。对此,各电视媒体要认真做好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切实改进电视宣传,不断提高引导水平。

认真组织学习,使编辑记者深入领会“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精神

8月9日下午,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紧接着江西全省各大媒体积极行动起来。8月10日上午,江西电视台新闻中心、都市频道等部门立即组织了学习。江西电视台将中宣部五部门 《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印发到全台各频道、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并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

结合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五点具体安排和三方面的工作要求,全省各大媒体均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江西电视台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台长任组长,台总编室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同时公布经台党组审议通过的全台统一的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切实改进电视宣传和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电视宣传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新闻宣传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要“切实改进文风,写文章、搞报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切忌八股习气。”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它深入每个家庭,与群众的距离很近。多年的实践证明,无论是新闻节目、专题节目还是社教、文艺节目,什么时候真正走进基层,接了地气,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什么时候就受到群众的喜爱,收视率就会提高。相反,什么时候脱离了基层、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实际,八股文风重,什么时候就会遭到观众的抛弃。

回顾近来的报道,凡是领导表扬、群众喜欢的报道和节目,都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好作品。像全国“两会”报道,以往我们只关注领导活动和大会议程,与群众距离较远。今年,江西电视台事先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把大会精神与省内群众的期盼和要求相结合,每天做了一组直通“两会”的报道,获得观众的喜爱和赞誉。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还专程到北京演播室看望参与“两会”报道的全体人员,对电视新闻宣传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抗洪救灾期间,全省新闻工作者一直奋战在第一线,记录下了许许多多真实而生动的镜头。有的电视记者为了进入被洪水围困的村子拍摄群众转移的画面,落入水中,险些被洪水冲走。江西卫视播出的《洪水来袭,乐平军民奋力抗灾》《乐安河支流决口被成功封堵》等新闻,出镜记者都是满身泥水、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做现场报道。6月22日,省委宣传部第218期《新闻阅评快报》专辑刊登了 《省电视台派记者深入抗洪现场,忠实履行新闻工作职责》一文,苏荣书记在快报上批示:“省电视台的报道及时、客观,比较全面。”

此外,新余、抚州、宜春、萍乡、吉安、鹰潭、余江等地进位赶超的典型报道叫好又叫座,都是记者深入基层、深入采访出来的好报道。

新闻节目是如此,社教、文艺节目也是这样。比如,江西电视台的《中国红歌会》《金牌调解》就是因为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需求而受到观众欢迎的。“中国红歌会”从2006年创办以来,在全国各地举办了上百场活动,不设门槛,有50多万红歌爱好者参加比赛,吸引了数十亿观众收看,现在已经成为弘扬先进文化的知名品牌。2011年的《中国红歌会》在舞美、大众评审等方面再做改进,收视率进一步提升,一度攀升至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第二名,报名参加人数、收视率都再创新纪录。这个节目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与江西电视台坚持主流价值观、面向广大群众密不可分。《金牌调解》自今年3月21日开播以来,平均收视率居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前五名,最高时达到第一名,创下江西电视台自办节目的最高收视纪录。节目多次获得省领导的肯定,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而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节目的主体来自于群众,又直接服务于群众,在中央的精神和老百姓的需求上找到了结合点。

这些年,江西电视台在实践中围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做了许多探索和工作。像新闻中心专门编写了《江西卫视新闻报道基本规范》小册子,编辑记者人手一册;把新闻节目质量考核与记者奖金报酬挂钩,一线基层报道的考核分值是一般会议报道的三到五倍,以鼓励记者深入一线拍摄鲜活生动的新闻节目。此外,江西电视台建立了栏目月度评比、节目季度评比制度,对优秀节目给予奖励。新闻中心和联播部以及都市频道都建立了编辑记者培训制度、新闻节目自评制度,让业务骨干、优秀记者给本部门同事和地市台编辑、记者讲课,互相学习,促进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都市频道在南昌市两百多个社区实施 “记者长驻计划”,频道 25名记者,与 70个社区结成长驻对子,把镜头和话筒对准普通群众。“记者长驻计划”实施以来,新闻线索更多了,新闻更鲜活了,记者与观众的距离也更近了。

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体验民情,传达民意,服务民生,我们深切感到,无论社会环境怎么变化、工作条件如何改善、采访手段怎么改进,都代替不了记者对一线的深入感知和直接体验。记者接了“地气”,新闻就能焕发出灵气和生气。

建立长效机制,让“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持久坚持下去

近年来,虽然各个媒体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制度和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对照中宣部等五部门的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期待特别是新时期新闻宣传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深不下去、热不长久、活不起来。

深不下去,就是很多记者的采访浮在上面多,深入一线少;跑机关多,下基层少。有些采访蜻蜓点水,缺乏深入和调查思考,因此,真正有深度、有厚度的报道不多。一些记者的惰性、惯性与日滋生,等会议通知、抄文件材料、照搬通稿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稿件新闻事实含糊不清,甚至出现片面和偏差。

热不长久,主要是一些记者下基层缺乏自觉性,如果任务分派需要下基层、到一线,也会较好地去完成任务,但很少主动经常长期持久地深入生产一线,与基层群众的感情不深、联系不紧密。

活不起来,就是节目缺乏泥土味,群众语言少;节目不生动,亲和力、感染力差,群众不爱看。

中宣部等五部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破解这些难题有极强的指导性。下一步,从江西电视台来说,应该按照五部门的要求,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建立健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长效机制,将这项活动常态化,不断推动这项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确保取得良好实效。

一是台领导亲自带头,定期带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调查研究。二是总结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 “记者长驻计划”的基本经验,并进行推广。三是实施建立记者编辑基层联系点的计划。从现在开始,江西卫视新闻中心的每位记者必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到基层一线采访调研。每位记者选择一个基层单位作为联系点,作为自己熟悉基层、了解群众的基地。到年底每个记者必须采写一篇以上有深度的调查性报道,《江西新闻联播》将开辟专栏集中展播,并进行专项评比,对优秀报道进行奖励。同时,每个记者必须拿出一篇联系基层的体会文章,组织集体学习讨论并评比奖励。江西卫视新闻中心还明确规定:将记者下基层列入评优评先的考核依据;在奖金分配和考核上向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倾斜,拉大奖金分配的差距;在内部优秀稿件评比中向一线报道倾斜,使来自一线的报道比例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另外,江西电视台新闻中心将结合当前宣传工作,计划组织三次大型走基层采访活动,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栏。

一、结合迎接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宣传,于8月下旬到 9月底在《江西新闻联播》中推出《走基层 看变化》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要求记者深入全省城乡各地、各行业,以记者在基层一线的所观所感为主线,以鲜活的事例、身边的故事、朴实的语言为内容,反映五年来江西城乡发生的显著变化,反映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美好生活,折射江西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计划在年底前,组织一次记者环鄱阳湖的大型采访活动,把卫星直播车开到现场,每天通过一个典型村、社、街道、企业或人物的现场连线报道,以小见大,生动鲜活地反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实施以来的巨大变化、“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的成就以及各地贯彻落实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情况。

三、在明年春节期间继续在《江西新闻联播》中开辟《记者新春走基层》专栏,要求记者认认真真走基层,用亲身体验和经历报道全省各地新春生产生活情况。

此外,都市频道主档新闻栏目《都市现场》也将策划一系列围绕民生重点、难点的大型走基层采访活动。总之,我们要通过“走基层”活动,让编辑记者真正扎扎实实地“走”出去,沉下来,接“地气”,真正达到“转作风”和“改文风”的目的。

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所说,“只有到了一线,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只有真正俯下身子,才会有对社会、对群众的深切体认,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把握服务人民的着力点”。全省各电视媒体应力争通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研发生产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栏目,策划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大型采访报道活动,采写一批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优秀新闻作品,涌现出一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优秀记者,着力提升电视媒体正确舆论引导、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发挥好电视宣传凝聚人心、团结鼓劲的作用,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猜你喜欢
文风作风江西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江西银行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我爱江西奶奶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