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之济”的变迁

2011-11-16 05:51李宗昱
关键词:水经注沁河温县

李宗昱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2)

“河北之济”的变迁

李宗昱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2)

我国古人认为济水是跨越黄河独流入海的河道,因此有“河北之济”和“河南之济”的称谓,而且赋予了其“三伏三起”的神话,是与江、淮、河并称为“四渎”的一条大河。济水在北魏以后逐渐湮灭,现在已经没有称为济水的河流。济水是如何消失的,济水的遗迹又在哪里,济水消失的原因和影响又是怎样的。通过对有关济水的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河北之济”的变迁过程和原因及其相关影响。

济水;《水经注》;变迁;原因

济水又称泲水,曾经是我国古代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但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基本上是作为黄河的一条支流在流淌。济水与江(长江)、淮(淮河)、河(黄河)并称“四渎”,在古代被作为巨流之一,同时也是中原地区沟通东西(主要是洛阳和定陶两个“天下之中”的都会)的重要水道。济水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王屋山区。关于其流向,据《水经》的记载,两汉三国时,济水流经当时的济源、波县、温县,自平皋入黄河,由成皋南又从黄河分出,向东流经荥阳北,过荥泽,经阳武南、封丘北、平丘南、济阳北、冤句、定陶南,至乘氏向东北流注入巨野泽,再东出注入渤海。《水经注》记载温县(今河南温县招贤乡招贤村附近)以下至海的河流称为济水,而之上则称沇水。黄河以南的济水实际上是黄河的一条支津[1],济水在大伾(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入河处)附近汇入黄河,由于入河处与黄河南岸的支津相距不远,而且两水均清于黄河,古人误以为济水在此穿黄而过继续东流,将交汇处之上称“河北之济”,之下称“河南之济”[2](P87~88),还赋予其“三伏三起”的神话色彩。

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沧桑变迁,今天长江、黄河、淮河流淌依旧,而济水却消失成了一条“名存实亡”的河流,只有通过文献、记忆和一些遗迹以及诸如济源、济阳、济宁、济南等地名还能想见它当年的辉煌。济水当年的河道走向是怎样的?它又是怎么消失的?它的遗迹现在在哪里?“三伏三起”的神话是如何形成的?从古到今吸引了无数人去探寻其中的答案。而这种种探寻又主要集中在“河南之济”部分,以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的研究为其中的代表[1]。而关于“河北之济”的研究就相对偏少,笔者拟针对这一段济水河道的走向、变迁及其原因进行初步的探寻,下文的济水就指代所谓的“河北之济”。

一、先秦及西汉时期的河道

已知的最早关于济水的记载是《禹贡》和《山海经》,一般认为两书均成书于战国时代,是关于战国及其之前的地理记述。《禹贡》说“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山海经》说,“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泰泽”。后人考证认为,联水就是沇水,“联、沇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河就是黄河,王屋山在今天河南济源市西北,共山在今天济源市北约10公里,原城在今济源北海街道办事处小刘庄村附近,泰泽据认为可能是今济源济渎庙中的小北海、济渎池或龙潭一带。《汉书·地理志》说“王屋山在东北,沇水所出,东南至武德入河”,明确指出沇水在武德(在今河南武陟东南圪垱店乡大城村附近)注入黄河。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大约成书于西汉,在东汉三国时期又有所增益[3],对济水河道的基本走向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水经》原书已经失传,但全文转载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按《水经注》的记载,《水经》关于济水的原文说:“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又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垣县在今天山西垣曲西南古城镇东滩村附近,王屋山在垣县以东,这个方位是确切的。这个记载又指明沇水是济水的上流,即“泉源为沇,流去为济”①《水经注·济水注》。。至此,我们对济水在西汉以前的河道走向有了大致的了解,即沇水源于王屋山,先注入济源附近的泰泽,再流经温县西北,开始称为济水,再向东流至武德附近汇入黄河,这也与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所绘制的济水入河口位置相符。因当时的沁水和黄河交汇处形成一个广阔的河口湖泊(陂湖),临近济水的入河口,济水也可能在此汇入陂湖。

关于济水河道的具体走向,《水经注》有更为详尽的记载。“东源出原城东北……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东北流注于济。济水又迳原城南……分为二水,一水东南流,俗谓之为衍水,即沇水也……济水又东南,迳絺城北而出于温矣。其一水枝津南流,注于湨”。这是说济水分东西二源,在原城汇合后分两股,主流东南方经过絺城(在今河南沁阳西南柏香镇贺村附近)流向温县,支流向南注入湨水。

接下来《水经注》叙述湨水的走向:“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南迳原城西……湨水又东南,迳阳城东,与南源合。水出阳城南溪……湨水又东合北水,乱流东南,左会济水枝渠。湨水又东迳钟繇坞北……又东南,涂沟水注之。水出轵县西南山下……湨水又东北,迳波县故城北……湨水又东南流,天浆涧水注之。水出轵南皋……湨水又东南流,右会同水。水出南原下……湨水东南,迳安国城东,又南,迳毋辟邑西……湨水又南注于河。”这是说湨水源于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向南流经原城西,东南流经阳城(在今济源西承留镇曲阳村附近)东,汇合由阳城南溪来的水,又东南流,沿途汇入由轵城(在今济源南轵城镇附近)来的漫流水,湨水又向东并汇合由北来的水后乱流向东南,左侧汇合济水支流。又向东经过钟繇坞(在今济源东南轵城镇中王村附近)北,又流向东南,接纳了来自轵城西南山下的涂沟水,湨水又向东北流经波县故城(在今济源东南梨林镇裴城村附近)北,湨水又流向东南,并接纳来自轵城南高地的的天浆涧水,湨水又流向东南,右侧汇合来至南原的同水,又流向东南,经过安国城(在今孟州北部的安村附近)东,又南,经过毋辟邑(在今孟州东北城伯镇西姚村附近)西,最后向南注入黄河。

根据《大清一统志·怀庆府志》记载:“济水,一名沇水,源出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经县北,又东经孟县北,又东南入河。”“湨水,在济源县西南,东流经孟县北,又东南入河。”“浝水,源出济源县西北40里,绕城北而东合湨水……浝水出莽山……土人称为莽河,盖以出于莽山而名,又讹为蟒河,今通称为浝河,浝莽蟒声相同也。”再参照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并比对今天的济源、孟州、沁阳、温县地图,可以发现发源于王屋山并在济源交汇的南、北蟒河与《水经注》勾勒的沇水东、西源大致相符,说明南、北蟒河即沇水的东、西源。而湨水即今天流经济源、沁阳、孟州的老漭河[4]。沇水东、西源和湨水河经历近两千年的沧桑,基本水道仍没有大的改变。

二、东汉以后河道的变迁

关于温县以下济水的流径,《水经》说“又东过其县北,屈从县东南流,过坟城西;又南当巩县北,南入于河”。坟城在今天温县东南南张羌镇陆庄附近,李城也就在今天温县县城东北侧,巩县在今天河南巩义东北站街镇附近。也就是说,济水向东经过温县北,弯曲流向温县东南,从坟城西经过,向南达巩县北,再向南注入黄河。

《水经注》说,“湨水与温城西北与故渎分,南迳温县故城西……济水南历虢公台西……济水南流注于河”。虢公台在温县西南招贤乡上苑村附近。就是说《水经注》成书的北魏时代,济水主流在温县西北与支流分开后,向南经过温县故城(因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536年)温县治所迁移,所以称故城),再经过虢公台西后注入黄河。两相比较,郦道元称《水经》记述的向东经过温县北的河道为故渎,说明北魏时济水入黄河口已西移至虢公台南,即今天温县孟州交界的猪龙河,也就是说,猪龙河即为北魏时代的济水主流。

再根据《大清一统志·怀庆府志》记载,“按济河自县东南流至柏香镇,分为二,一于镇之东北,流至河内县,穿郡城,经龙涧村入沁河,一于镇之西南,流经猪龙河,自小营村入黄河”。小营村就是今天温县西南招贤乡小营村,进一步证明猪龙河就是北魏时代的济水主流。

而对于《水经注》的济水故渎,也就是《水经》的济水主流,《水经注》说“济水故渎,于温城西北,东南出,迳温城北,又东迳虢公冢北……济水故渎,东南合奉沟水”。虢公冢在今天温县西北黄庄乡东虢村和西虢村附近,就是说济水故渎从温县故城西北与济水分开,向东南流经温县故城北和虢公冢北,再流向东南连接奉沟水。

而关于奉沟水,《水经注》说“水上承朱沟于野王城西,东南迳阳乡城北,又东南迳李城西……于城西南为陂水……号曰李陂。又迳坟城西,屈而东北流,迳其城北;又东迳平皋城南……其水又南注于河也。”野王在今天河南省沁阳市区,阳乡城在今天沁阳西南,平皋在今天温县东南赵堡镇北平皋村附近。就是说奉沟水在野王城西连接朱沟水,向东南流经阳乡城北和李城西,在李城西南积聚成李陂,再经过坟城西,转弯向东北流过城北,再向东流经平皋城南,再向南注入黄河。其实奉沟水和济水故渎相交处以东的奉沟水下游,就是西汉至北魏期间的《水经》记述的济水主流。

上述说明,西汉及以前济水在武德以南入黄河。从西汉以来济水入河口西移变化了两次,先是在东汉三国西晋时代西移到平皋以南大伾附近入黄河,即“济至大伾入河”①《水经注》引《晋地道志》:“济至大伾入河”。,到北魏又西移到虢公台以南入黄河(见图1)。再参照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并比对今天的孟州、沁阳、温县地图可以进一步确定这两个入河口位置。这以后济水再没有大的变动,逐步演变成今天温县与孟州交界的猪龙河。

图1 济水变迁图

三、河道变迁的原因

济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演变,这与黄河、沁河的泥沙沉积於塞作用是分不开的。黄河、沁河都是多泥沙的河流,黄河自不必说,北侧的沁河发源于晋中太岳山东麓,与济水相比较,流程长,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汇水面积大,流量自然大于济水。沁河上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沿途携带了大量的泥沙,中游处于太行山冲击扇和冲击平原,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而上游的输沙量又占绝对多数,统计数据表明,“1979年润城站输沙量265万吨,武陟站仅55.8万吨”[4],可见黄土高原是沁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水的泥沙含量很高。沁河进入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后,水流趋缓,泥沙大量沉积,于是河床不断抬升,河口逐步淤积,最终导致沁黄交汇处的陂湖湮灭。

再与黄河比较,黄河的含沙量也远高于济水,“清济浊河在古代已经成为定论”[1]。古人想不通济水比黄河水清的道理,还因此演化出济水“三伏三起”的神话,“济水既入于河,与河相乱,而知截河过者,以河浊济清,南出还清,故可知也”。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已是学界共识,黄河下游历来就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2](P49),秦汉时代下游的淤积已经很严重,河床也抬升很快,“战国中期下游河道全面筑提,河道基本上稳固下来……西汉末年由于泥沙的长期堆积,河床淤积很高。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古淇水口至遮害亭的十八里河段,‘河水高于平地’,已成了地上河,所以不久就发生一次大改道”[5],黄河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泛滥最严重的河流。

济水的几个源头均来自王屋山,上游流经主要为石质构造的王屋山区。王屋山的植被覆盖好,水土保持的比较好,现在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和著名风景区。相比黄河、沁河,济水流程更短,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上游的水土保持又好,河水泥沙含量低,中下游处于平川地带,水流较缓,对地表的冲刷作用也不强,所以济水整体上的泥沙含量较低,河床的淤积抬升速度较慢。

总的说来,与黄河、沁河相比,济水流程短,支流少,流域面积小,汇水面积小,流量小,含沙率低,济水历来就以“清济”而著称[2](P22)。河床的沉积抬升速度慢于黄河、沁河。由于太行山、王屋山的自然地形因素,济水河床原本就低于沁河。济水处于两条河床抬升更快的大河之间,下游与黄河、沁河并行,与两条大河相距又很近,在河床速度抬升的竞赛中,济水明显慢于黄河、沁河,河床逐渐低于黄河、沁河,成为两条河流的泄洪通道,下游河口泥沙堆积逐渐淤积抬升,导致泄水不畅,济水入河口被迫向上游逐步移动。但由于黄河堤防的束缚,这种西移过程通常只在河口段逐步进行,遇到洪峰期才可能冲破河堤的束缚形成新的入河通道,所以新的河道也是阶段性形成,而非均匀分布的,这实际上也是我国古代河流改道的共同特点。

另外,从秦汉以来铁农具的推广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农业的发展导致对森林植被破坏加剧和植被覆盖率下降。“秦汉时期,冀、鲁、豫三省交界的东部地区,早在公元前2世纪已经缺乏薪材,可见天然林已经破坏殆尽。”[6](P14)水土涵养保持能力下降,一方面使河水含沙量上升,另一方面导致河水的不均匀性提高,变率加大,丰水期易泛滥,枯水期对河流冲刷能力弱,泥沙更易沉积在下游尤其是入河口地区。

四、结语

尽管济水入河口一步步西移,但北魏以后就再没有大的变动,这应该是因为济水退出了黄河、沁河的主要影响范围。从图1可以看出,沁水漫溢已经不能对济水的河道构成大的威胁,而历史上黄河的泛滥也主要集中在温县以下河道,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济水的改道主要是由于黄河、沁河的作用。最终,济水演化成为今天的猪龙河,湨水也演化成为今天的老蟒河,其后由于入河口被黄河所筑河堤阻挡,水流沿黄河北大堤外侧流淌,逐渐形成现在的新老漭河水系[2](P87)。

相较济水,沁水河床原本就比黄河要高,河床抬升也较济水要快,所以入河口变动较少,而且沁河洪水又有向北的退路[7]。但沁水河床的抬升速度毕竟赶不上黄河,入河口也一步步由东向西后退,黄沁交汇口的陂湖也逐渐淤塞消失。

所谓济水的湮塞,并非是完全消失,湨水及以上河道在历史时期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动。随着入河口的逐步西移,下游河道走向不断变化,流程逐渐缩短,济水也逐渐由东西走向转变为南北走向,此过程今天仍然在缓慢进行中,济水也由一条独流入海的沧桑巨流转变为今天的新老漭河。随着“河南之济”与“河北之济”的逐步湮塞,其沿线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下降。从秦代开始,河内郡郡治就建立在怀县(在今河南武陟西南阳城乡土城村附近),这其中水运交通便利和经济发达应该占有很大因素。随着济水的变迁,沁河口的不断西移,陂湖的逐渐淤塞以至消失,怀县的水运交通功能和经济地位逐步下降。同时,由于怀县周围水网逐步消失,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越来越困难,有可能还伴随有土地的盐碱化,使怀县的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1]史念海.论济水和鸿沟(上·中·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3).

[2]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何幼琦.古济水钩沉[J].新乡师范大学学报,1983,(2).

[4]张汝冀.从引沁古渠的历史演变看其与河道演变的关系[J].灌溉排水学报,1984,(3).

[5]邹逸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S1).

[6]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7]杨国顺.沁河下游的淤积与河道演变历史初探[J].人民黄河,1984,(5).

The Changes of“the Jishui River to the North Bank of Yellow River”

LI Zong-yu

(Center for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China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and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Research Instituote,Xi’an710062,China)

The Jishui River was considered as a river that flowed across the Yellow River and in flowed the sea alone,so,our ancient people called it“the Jishui River to the north bank of the Yellow River”and“the Jishui River to the south bank of the Yellow River”with the myth”Three ups and three downs”.The Jishui River,the Yangzi river,the Huaihe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were given the name”Four Rivers”.The Jishui River has disappeared since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therefore,there is no a river called“Jishui River”nowadays.But why did The Jishui River disappear?Where are the residual traces of the Jishui River?What were the causes that made the Jishui River disappear?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preliminarily the changing process,causes and the impacts of“the Jishui River to the north bank of the Yellow River”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bout the Jishui River.

The Jishui River;The Shuijingzhu;Changes;Causes

G122

A

1008—4444(2011)03—0018—04

2011-04-11

李宗昱(1970—),男,河南焦作人,焦作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注册城市规划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8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明)

猜你喜欢
水经注沁河温县
神奇的沁河杨庄改道工程
河南省道235温县城区段改建工程竣工通车
论《明史·河渠志》对运河与沁河的记载
〈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简介
沁河
温县
副省长贺天才在沁河巡河调研
温县
短小的铁棍山药是个宝
郦道元所见早期园林——《水经注》园林史料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