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兴百叶龙之发展及其文化空间调适

2011-11-18 04:04叶木华
浙江体育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百叶长兴荷花

叶木华

(湖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兴百叶龙之发展及其文化空间调适

叶木华

(湖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通过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长兴县百叶龙的发展进行了考察与分析,阐述了长兴百叶龙的起源、技术工艺与表演方法。在传承过程中,由于环境对文化的作用,会使传承和保护工作出现盲区,因此对百叶龙的文化“生境”和“文化价值”进行了理性思考。

百叶龙;民间体育;体育文化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龙舞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

中国有很多龙,但其他地方的龙,舞动时是龙,静止时也是龙,惟独长兴百叶龙与众不同。

长兴县地处杭嘉湖平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素有“三省通衢”、“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东南望县”的美誉,是第一批全国体育先进县,并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优秀组织奖”,“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称号,奥运冠军周苏红、亚洲标枪王李荣祥等,都是展示长兴体育的金名片。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1]。近年来,长兴百叶龙多次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不仅成为浙江省群众文化的龙头,而且在国际上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1 百叶龙的起源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中国人崇拜龙,因此塑造了成百上千种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龙。长兴百叶龙便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条,是长兴县引以自豪的民间文化艺术品牌。它是由200多年前流行于安吉上舍村一带的民间舞蹈“花龙灯”演变而来,后传入长兴县天平村,并一直在这个村传承。

“花龙灯”最初是用一盏盏纸扎的花篮灯、花瓶灯走“四角阵”后,绵延相衔串舞成龙形。至清朝道光年间,安吉上舍村艺人杨九林对该村的“花龙灯”作了突破性的改进,着重在“变”字上下功夫,使每一种花灯都具有两种形象。如聚宝盆翻过来变成龙头;荷花灯相连即变成龙身;蝙蝠灯翻过来变成龙尾;寿桃灯翻过来变成龙珠;十二只花瓶(每只由两半合成)翻开变成云片,使原本一览无余,自然衔接的“花龙灯”变成: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的形式,并改名为“化龙灯[2]”。经数代艺人的改进,原先的花灯相衔恍若游龙,逐渐演变为由荷花瓣组成的“百叶龙”。

2 百叶龙的技术工艺与表演方法

“百叶龙”,顾名思义,由“百叶”构成龙头、龙身、龙尾。而此叶却非一般的树叶,乃是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一共有130多道工序,80多种材料,在制作龙头时,先用金属丝或竹片做出龙头骨架,再用桃花纸糊面,纸糊彩绘后,用荷花做出龙颈,接着用线制成龙须。古人云:“画龙点睛”,制作龙的眼睛难度很大,不但要使龙眼有神,且开闭自如,眼珠又要能转动。由于龙眼的“点睛”作用,“百叶龙”静则憨态可掬,动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即使整条龙呼啸而来,也不会有凶猛的感觉,而是让人感受它的活泼可爱。龙身是主体部分,由 81朵荷花分9段连接组成,每段有9朵荷花,每朵由63片布制成的花瓣叠成,荷花花瓣代表龙鳞,龙鳞共900多片,龙身共长16m。制作龙尾的巧妙在于要做出可以张合的蝴蝶状骨架,纸糊彩绘后固定在木杆的一端,双翅张开时为“蝴蝶”,合拢时即为龙尾[2]。

“百叶龙”的主要特点就是整条龙各个部位都具双重性质,既是龙躯、龙头又是荷花,别具一格、设计巧妙。

传统百叶龙多在庙会及节庆时表演,先从“游四门”、“圆场”等队形开始,当荷花灯聚成圆圈、相互连接以构成“龙”形时,外圈舞队热烈舞蹈,以遮引观众视线;“龙”一成形,即腾空跃起,众舞队立时散开,突出百叶龙,形成高潮。现今的“百叶龙”在表演时,荷花能在瞬间突变成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静则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动则蛟龙腾空,气势磅礴”。它将中国传统的舞龙转化成龙舞,通过“湖水荡漾”、“荷叶摆动”、“荷花盛开”、“彩蝶扑飞”、“荷花变龙”、“蛟龙嬉戏”、“龙变荷花”等动作和情节,完成一个完美的舞蹈过程,展出江南水乡的绝美意境,堪称“江南一绝[2]”。舞蹈表演开始由17人两手分持特制的荷花灯、荷叶、蝴蝶道具串舞,展现出夏日里一池盛开的荷花随风荡漾。在荷花忽聚忽散中,荷花连接成龙突然腾空而起,荷叶变成祥云。顿时一条鲜艳夺目的彩龙,翻滚在蓝天白云间。(如图)与古朴刚劲、粗犷豪放、大气磅礴的中国北方龙舞相比,在江南水乡里诞生的“百叶龙”以造型轻巧精致、外形秀丽见长。它在表演风格上讲究构图维美,动作轻灵典雅,气氛活泼灵巧。如果说北方的龙舞如高大雄壮、八面威风的北方大汉,那么,长兴的“百叶龙”则更像是一位美丽妩媚、风姿绰约的小家碧玉。

百叶龙的表演方式也划分为舞台舞、行街舞、广场舞等不同形式,且日趋复杂,以适应不同的表演场合。其主要队形有长蛇阵、接龙、踩四门、剪刀阵、走四角等,主要动作有游龙、滚龙、龙盘柱、腾龙、卧龙、睡龙、龙出水、龙吐须等。

3 百叶龙“文化空间”生存的瓶颈

“群体的文化身份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地缘——自然环境,产生于群体的人与地缘——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产生于他们与特定自然和人文地点如山脉、河流、平原、谷地、城市、广场、学校和庙宇等的有机结合”[3]。百叶龙的出现与其历史环境相存相依,是由许多具体的文化事象构成的。在百年的历史更迭中,受不同民情民俗、文化时令、族群信仰、制度精神场等方面影响,并诉诸于“文化空间”整合表现出来,由一个美丽的传说成为能为村民带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祥物。然而,受社会病态、文化病态和价值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百叶龙的传承也曾几度濒临危机。

3.1百叶龙制作、技巧传承的陋习

近200年来,百叶龙一直未能走出其创生地长兴县天平村,主要原因是制作百叶龙的技巧及舞龙技术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村里严格规定,舞龙技巧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百叶龙只能由本村人来舞,不能把技巧传给外人。他们害怕一旦推广开来,会被人夺走自己的饭碗。也正因为如此,当全县成立12个舞龙基地时,天平村村民仍坚持旧规:舞龙技巧不得外传!

3.2百叶龙文化传承的主体职责及内容单一

中国封建社会之漫长为举世罕见,封建迷信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消极部分,在群众中的影响比较广泛深远、根深蒂固,特别是在农村,对龙图腾的推崇更是极致。通过逢年过节的舞龙赛灯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祈盼来年有个好收成,单一的形式,使传统文化变得乏味,民风民俗文化内涵几近风干,传承形式与传承内容日趋分离,更有甚者,以舞龙为名走村窜户聚拢钱财。

3.3百叶龙文化传承的土壤缺失

天平村是个大村,原有1 500多人,经历了两次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人口锐减到几百人,到1949年,百叶龙的制作方法已基本失传。“文革”中百叶龙被当作四旧付之一炬,从此在天平村消失。受中国国情影响,无论是体育工作者还是政府官员,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发展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上面,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俗体育。致使民俗体育的发展长期处于极度边缘化状态,甚至是无人问津[4]。2000年5月1日,浙江省第二届民间文艺展演举行,全省13个参赛节目在杭州吴山广场摆开了擂台。比赛结果长兴百叶龙为倒数第一名,百叶龙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已近绝唱。

4 百叶龙的文化“生境”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奉的祖先;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百叶龙”乘改革开放东风重放光彩。(见表1)

表1 长兴百叶龙的发展历程

60多年来百叶龙已8赴京城、2进中南海、6出国门,在国内国际文化交流中有着很高的美誉度(如2008奥运赴法国参加火炬传递活动),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

5 百叶龙的“文化空间”调适

随着经济全球化热潮,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相伴而生。舞龙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是具有丰富理性文化内涵的文化特质行为,不能因强调“体育”特征而淡化了其文化基础,脱离了得以滋生的社会文化。在体育形态的深层底蕴中,交织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文化模式和民族心理结构,呈现出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也映射着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1百叶龙的“文化空间”与学校传承

龙舞队一般为几十人,讲求严谨的组织纪律性、动作技巧性强、步履腾挪要求高、动作刚健、节奏分明,对人的肌肉、关节、柔韧、协调性要求较高,因此对练习者的协调性、柔韧性、肌肉力量等素质有很好的锻炼效果。而龙本身又代表了力量、活力、热情、无惧以及专注,也蕴含了图腾舞蹈的特性,张扬了一种雄健的人体美。在调节人的心理方面也是具有不菲的价值,它可以调整人的心态,娱悦身心,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寓竞争、娱乐、艺术、观赏性、趣味性、健身性为一体,涵盖了“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

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性,其保护不仅仅是静态保护,而更重要的是“活态传承”。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通过学校龙舞运动的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的练习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奠定基础,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顺利自然地投入社会体育的运动中,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影响带动周围的群众参加体育锻炼,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因此,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起到了桥梁作用。

5.2百叶龙“文化空间”的初始性复活与再生性建造相结合

文化是一种动态的东西,不是静止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有形文化遗产保护所需要的‘整旧如旧’,而更多地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其实是一个传统文化如何面对现代化的问题[6]”。时代在变,龙的制作也在变,从简陋的制作到逐渐的细化、精化,由“草根文化”向“精品文化”转型,制作工艺的发展则更是一种智慧的发展[7]。

百叶龙过去所谓的“传承”极为狭隘,2000年根据“百叶龙”已跟不上时代要求的现状,长兴文体局邀请省舞蹈专家来长兴共同研究后,决定对“百叶龙”进行重新加工改编,重振“百叶龙”雄风,展示“百叶龙”风采。改编后的“百叶龙”有三大突破,演员人数扩大了3倍,重新制作了伴奏音乐,变舞台舞为广场舞,原先的一龙独舞为双龙齐腾,更体现了团结互助的新风尚。“百叶龙” 的道具,采用可伸缩的舞龙棒和折叠式荷叶替代了传统的木牌和云牌,不仅舞动时越来越轻巧,而且造型更逼真,色彩更绚丽,组合更完美。在表演形式上,百叶龙能在10秒钟内完成从荷花到大龙,再到小龙的两次变化,让人更觉惊奇。

5.3百叶龙“文化空间”发展的时代价值

改革开放30年,是民间文化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30年,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30年[8]。从机制的角度而言,长兴百叶龙冲破了传统文化意识观念枷锁的束缚,为其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9]。高新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也隔阂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渴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在追赶高速工作节奏的同时,更希望身心的愉悦,端午的龙舟、节假日的健身、娱乐、龙舞,让人人参与其中,了解民俗、提炼身心、加强交流,更是对民间文化的传承。传承的本质是文化的延续,传承是百叶龙文化的根本性特征。

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的不在于保护本身,而在于利用、发挥其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百叶龙已集文化、经济于一身,“百叶龙”已经获得浙江省文化类驰名商标的称号;“百叶龙”已成为长兴的一张“金名片”,在上海、福建等地,都有‘百叶龙’的演出活动,许多人因“百叶龙”而知道了长兴;“百叶龙”,凝聚了社会人心,长兴百姓人人都因“百叶龙”而自豪;“百叶龙”已先后赴新西兰、韩国、法国等国家表演,赢得高度赞誉和高规格礼遇。自2006年成立以来百叶龙演出公司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民间艺术团之一,出场费是3~5万元不等,一年下来应邀演出50场次,一年就有100万元的营业额,其中利润占20%以上。百叶龙走向了市场,产生了经济效益。一个保护地方文化资源、共创特色文化品牌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5.4百叶龙“文化空间”发展的动力

文化产业的方兴未艾,开拓了长兴县委、县政府的思路。2004年5月,长兴县出台以奖代补的适度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在乡镇、部门、部队、学校组建了12个百叶龙艺术培训基地,由原来的一条龙变成了15条龙,首批就募集资金35万元。这样的举措犹如给百叶龙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让百叶龙的发展更具活力。

同时提出百叶龙人才从幼儿园抓起培养计划;为使百叶龙的民间传统得到更深更广的传播,长兴县还将百叶龙的历史渊源、创编过程、艺术特色、表演形式编写成乡土教材,作为全县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目前教材编辑正在紧张进行中。

2005年,长兴县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百叶龙大赛,12个基地的15条龙参赛,500多名演员齐集,由省文化厅组织民间艺术专家和舞蹈艺术家组成评委评选各项奖。这么大的规模,这么隆重的仪式,这在长兴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地方政府部门还深刻认识到了百叶龙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2006年,县政府将百叶龙申报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列入了本年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计划。2008年,长兴百叶龙正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成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特性是其它依附现代工业社会所产生的文化所不能代替的。

今年,《长兴百叶龙民间艺术资源保护规划》出台,百叶龙艺术团也已组建成功,“百龙计划”开始实施,发展和壮大百叶龙文化产业已成为长兴人的共识。此外从市委、市政府到县、乡镇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对百叶龙作为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及其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且趋于一致。一个“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市场运作、自身发展”百叶龙的时代开始了。

6 结 语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人类开始由物质追求慢慢转向对精神文化享受的追求,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也从物质遗产扩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的发展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传统单一的、老套的传承方式已不再适应,要发挥政府主导,坚持时代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根据传承的途径、内容、方法和主体的不同来进行活态调适。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科学地利用遗产资源,以经营遗产的理念,来保护和传承,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百叶龙”这颗人类文化瑰宝中的璀璨明珠,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造福当代人类和未来。

[1] http://cxnews.zjol.com.cn/ 长兴新闻网.

[2] http://www.huzhou.gov.cn/中国湖州网.

[3] 阮炜.地缘文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 张智烽.杭州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6):1-5.

[5] 陈德来,等.浙江民俗大观[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6] 陈庆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云南财经贸易学院学报,2005(5):57.

[7] 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滕复.浙江文化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9] 傅振磊,董新光.浙北滚灯舞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8).

DevelopmentandAdjustmenttoChangxingDriedBeanCurdDrag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

YE Mu-hua

(PE Department, Huzhou Normal College, Huzhou 313000,China)

Through interviews,field investig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xing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long shutters we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paper elaborated on the origin of the dragon Changxing blinds, technologies and performance methods. In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because environment is the role of culture, heritage and conservation would appear blind, so the blinds dragon culture Habitat and cultural value of a rational thought.

venetian long; folk sports; sports culture

2011-03-29

叶木华(1973—),男,浙江台州人,讲师,在职硕士,主要从事健身教学与训练.

1004-3624(2011)05-0014-04

G852.9

A

猜你喜欢
百叶长兴荷花
以长兴百叶龙文化为例谈非遗的视频化传播策略
第一次做百叶卷
长兴古银杏长廊之旅
长兴吊瓜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和毒理学初步评价
长兴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级试点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夏天的荷花
一对百叶封头注塑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