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初恋——简析萧红早期的短篇小说《叶子》

2011-11-20 14:11季红真
小说林 2011年4期
关键词:呼兰河爱恋萧红

■季红真

萧红的短篇小说《叶子》全文一千多字,以悄吟的笔名发表于1933年10月15日长春《大同报》周刊《夜哨》的第9期。此时的萧红已经和家族彻底决裂,经历了未婚夫失踪,生下孩子被迫送人等等重大的人生苦难,和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出来,于1932年11月住进了商市街25号铁路局庶务科王科长家的耳房里。萧红暂时停止了漂泊,但是生活上的捉襟见肘使得生活仍显困苦寂寞。在青年朋友的鼓励下,她走上左翼文艺的道路,开始了笔耕的生涯,成为一个职业作家。1933年夏天,罗烽和金剑啸在《大同报》上创办了文艺副刊《夜哨》,这个名字是萧红起的,意思是在漫漫的长夜中有我们的哨兵在保卫祖国。自创刊后,她以悄吟和玲玲的笔名,每期都有文章发表。《叶子》就写于这个时期。

《叶子》有两位主人公,叶子和莺哥,本事是表兄妹相恋,由于家庭贫富悬殊而被双方家长阻隔,莺哥因此抑郁而死。和萧红这个时期的多数作品一样,这部小说也是家族叙事。

首先是环境与景物的描写酷似呼兰的张家老宅。有东房和西房之分,还有一个花园。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用绚丽文笔写了她的童年天堂后花园:“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叶子》开篇就写了园子,里面有艳艳的花,有蝴蝶,有小鸟,有蜂儿,这样的景色描写与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后花园景色的描写极其相似。童年萧红在园子里追蜻蜓、看蝴蝶,而少女叶子则是扑蝴蝶,一样都是在园子里度过欢快的时光。行文到第四自然段,作者把园子自然而然的变成“后园”,这名称又重合于萧红多部作品的名称,比如晚期写作的短篇小说《后花园》。这是自然经济的东北民居中最普遍的设施,是以种菜为主的生产区。而且,景色完全都一样,由此也可以推断,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萧红呼兰的老家中。

而且围绕着两个主人公的人物关系也和张家相同。叶子有父亲、母亲,管家叫做王四,萧红在旅日期间写的短篇有《王四的故事》,主人公的身份近似管家,而《呼兰河传》中冯歪嘴子的东家也叫王四,彼时,这个人物大概已经小有财产,摆脱了单纯为张家打理事务的雇佣身份,或者类似于二地主,在为主人经营产业的同时也兼有自己的产业。从他几篇作品中,他和萧红祖父的熟悉程度,可以看到小说人物和张家关系的联续性。

对照萧红其他的作品和张家家谱,可以发现“叶子”的原形就是十四岁的萧红,而那位莺哥”和《呼兰河传》中长萧红三岁的兰哥属于同一个原形。女孩的名字“叶子”属性是植物,萧红所有自我指涉的名字都是植物。在《镀金的学说》与《两个朋友》中,萧红的长辈都称呼她樱花,祖母为她起的乳名是荣华。以植物命名女子,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语用习惯。而叶子比花期短暂的花更持久,联系的季节更长远。接受了左翼思潮的萧红,显然不愿和荣华富贵一类传统的象征语义相牵扯,贫贱的处境也使她更容易以平凡的物象自喻。所以,这个名字显然是自我指涉。而且,张家只有萧红一个女孩儿,叶子也是家庭中唯一的女孩儿,两个人物都整天待在后园里,少年萧红应该是叶子的原形。

莺哥则当与《呼兰河传》中的兰哥属于同一个原形。在萧红的作品中他是唯一有名字的同辈男性亲属,出现了多次。在《呼兰河传》中,萧红叙述了五岁那年,大她三岁的兰哥随母亲来看望病重的祖母,而他的母亲是萧红的二姑母。他很熟悉后园,并且告诉萧红在她三岁的时候曾经来过。当时来了不少孩子,在后设叙事的《呼兰河传》中,萧红只提到他的名字,可见情有独钟。他们两个天天在一块玩,兰哥又教萧红识字,俩人的关系很好。根据呼兰学人的调查,萧红的二姑母家在1919年失火,全家投奔到张家,兰哥肯定也来了。张氏家谱记载萧红的二姑母去世较早,莺哥也没有母亲。他叫叶子的父母舅父、舅母,可见是张家出嫁女儿的孩子。莺哥一直在舅父舅母家住着,上学要靠舅父资助,可见他家已经败落。因此《叶子》中的莺哥和《呼兰河传》中的兰哥就是一个人,原形都是萧红二姑母家的儿子。

萧红的大量作品具有自叙传的性质,这篇小说当为少年萧红与两小无猜的姑表兄之间,纯情恋爱的诗性回忆。而整部作品风格灵动,凄绝的哀感没有刻骨铭心体验的人是写不出来的。据萧红同学回忆,萧红中学时代曾经大量阅读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对于男女情感的小说写作早有启蒙。而且,在她写作的时候,经历了与另一个姑表兄弟朦胧恋情的破碎、已经同居的未婚夫失踪,以及萧军用情的不专,以回忆少年纯情来进行自我的心理疗治,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萧红的一生中,每当情感发生危机的时候,都要以对亲人的怀念来填补内心的空白。《祖父死的时候》与回忆母亲的《情感的碎片》,都是写于鲁迅逝世与萧军红杏出墙之后。

《叶子》的主人公是十四五岁的少女叶子,与她的表兄莺哥热恋。二人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表兄外出求学,叶子在春光明媚的五月,相思抑郁而一病不起,直到表哥寒假归来。表哥家里给他订了亲,叶子也因为母亲的呵斥而无法和他接近,恋情因为两家环境悬殊而被阻断,两个少年咫尺天涯,一个低声呼喊,一个只能观望,直到莺哥抑郁而死。到了第二年五月,只剩下叶子望着后园空叹。这场由五月始又由五月终的初恋记忆,写出了萧红对爱情的幽幽怀念。铁峰评价萧红说,她是一位“擅长情绪记忆的生活积累型的作家”。那么这场十四岁的初恋,留给萧红的记忆一定是深刻的。开篇的景物描写,给五月的这场爱恋平添了许多美好。第一个五月,蝴蝶兴高采烈地飞,叶子兴高采烈地追;第二个五月,蝴蝶依旧兴高采烈地飞,叶子却坐在树下,满腹幽思地看着蝴蝶飞。这种初恋的甜蜜,被放在相思中煎熬,逼迫叶子用一把扇子遮住了五月的春光。佛家说“境由心造”,是说一个人可以凭想象而改变自己的心情。叶子由对莺哥的思念转化为幽思的情绪。现代心理学认为这种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叶子的忧伤起自对莺哥的爱恋,相思之苦得不到缓解,只好用扇子遮住可能引起爱情回忆的景物。暑假莺哥回家了,叶子的情感有了寄托,一切都变得美好了。莺哥也爱恋她,两个人在后园甜甜蜜蜜地热恋了一个夏天。但是这种甜蜜的情绪被迫中断,便产生了焦虑。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论中将焦虑分为真实的焦虑(objectiveanxiety)和精神官能症的焦虑。真实的焦虑是一种神经质,而精神官能症的焦虑是一种心理的不安。这种心理一方面使得叶子对莺哥的再次归来充满期待,一方面又为喜爱的人离开而不安。而叶子沉浸在与莺哥愉快相处的记忆中,甜蜜回忆与焦虑相交错,使得她身心疲惫,抑郁而病。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论中将这种焦虑归为记忆的沉淀物,它会引起某种特殊以往经验的重演。这种经验以往事浮现的方式,使叶子在莺哥亡去的又一个五月,恢复了她的初恋记忆。萧红以艺术的笔法,非常深入细致地表现了少女复杂的恋爱心理,应该说是很圆熟的。

但是这种焦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淡化或消失。叶子喜爱莺哥,但没有抑郁而去,这与她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叶子家境殷实,而莺哥只是寄人篱下,没有任何生活保障。在这场身份悬殊的初恋中,叶子只是消瘦了些,而莺哥却送了命。莺哥因被订亲而内心积郁,又因舅母的薄情寡义和父亲的爱莫能助,成了这场爱恋的最大牺牲者。叶子的父亲始终是缺席的,这和萧红父亲张廷举多年供职外地有关系,也和封建文化的儒家规范有关系,子女婚配之事父亲是不能直接出面的,只有由女眷承担,莺哥是由于没有母亲故由叔叔为他择亲。在《叶子》中,是妈妈关心叶子的病,拿钱给莺哥治病,应对莺哥父子。叶子的母亲、莺哥的舅母应该是萧红的继母梁亚兰,她的生母早在莺哥家失火的那年病逝。故事发生的年代,梁亚兰已经做了萧红五年母亲。《红楼梦》“黛玉进贾府”一回,黛玉去见大舅父和二舅父,也只是两位舅母出来应对着,敏感的黛玉突生陌生感,母亲没了,她只是个外人。莺哥也同样,母亲没了,他也是个外人。他没有家,寄居在舅父家的东房,所以他哭,哭自己也哭父亲。这一潜在的文本映照着家族制度的古老传统,也体现了萧红对于原型的自觉运用,她自叙传式的家族叙事一开始就衔接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神血脉。

这篇千余字的短篇,显示了萧红扎实的语言功底。文章开头“有蝴蝶飞,也有鸟儿叫”,是快乐的笔调;结尾“蝶儿飞着,鸟儿叫着”,只多了两个“着”,就把曾经的快乐席卷而去。这之间的心理变化,人物变化,把一场美好的初恋就变得哀哀的了。叶子和莺哥热恋时言辞并不多,只一句“莺哥和叶子坐在树下,树叶有时落在腿上,后来树叶绕着腿”,由树叶的意象完成这对小爱人的爱恋叙事,简约、朴素而纯净。可是行文到后半段,只消一句“穷人没有亲戚”就无情终止这场恋爱。初恋再美好,抵不过现实。从“穷人没有亲戚”到“送棺材的人们站到大门口”,刻画出的是从“见死不救”到“死了与我无关”的功利心态。在萧红的笔下,尽是炎凉的人类。此篇以第三人称叙事,仿佛是成年萧红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十四岁,然后无声无影的观看着少年的自己,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心灵的震颤,她已经知道结果,但她无力改变命运。萧红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和继母要践行她神秘的婚约,八年之后的萧红以惨痛的记忆刚刚彻底摆脱了这场包办婚姻的厄运,所以作者以凄婉的心境创作出了叶子,透过叶子回忆初恋的一点甜蜜,为自己再哀愁一次,也借往事浮现重新建设自己千疮百孔的心灵。这篇自叙传式的小说,受到了左翼文学思想的影响,但是区别于左翼的极端阶级论不同,萧红的作品中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叶子叫仆人给莺哥房里生火,拿厚被给莺哥,情感的力量超越了阶级的鸿沟。

黄晓娟总结萧红早期小说的创作特点,说“她的创作中充满了‘辛克莱式’的对社会问题关注的热情和对下层劳动人民命运的深深同情”。在《叶子》中对莺哥父亲的描写,“戴着没有耳朵的帽子”,莺哥死时,“只有莺哥的爸爸和棺材往东下去”,这两句中以极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孤贫的情境,亲人的冷漠是情感价值的虚无,人们对死亡麻木有对生命价值的漠视。虽然《叶子》是萧红的早期短篇,但其诗化语言形式已具雏形。开头“小姑娘叶子,唱着歌,在打旋舞”到“以后花园里,又是旋舞,扑蝴蝶”再到“蝴蝶飞过墙东不再回来”到结尾“蝴蝶飞着,鸟儿叫着”,都是简单的陈述句,但罗列出来却是一首前后情绪截然相反的情诗。文章只是洋洋洒洒地分开书写叶子和莺哥,对于爱只字未提,只是以景带情,由蝶儿飞、叶儿绕到白雪飘飘,这字里行间却涵盖了一对少年从美好的初恋到生死别离的悲剧。

《叶子》精彩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简约幽美的诗化语言,将作品的主题通过往事浮现引向怀旧,这是萧红惯用的艺术手法。通过散文化的文体,将作者现实情感痛苦与幸福婚姻的缺失都极好的弥补起来。铁峰说萧红的作品是“情真意切,很有点日本的‘心境’小说的韵味”。萧红以对过往的这种回忆完成内心的救赎,极平和的语言与极平静的字眼描绘出的却是哀伤的极致。

从《叶子》到《后花园》再到《小城三月》,里面都写了恋爱的故事,与后两者的暗恋不同,《叶子》里的莺哥和叶子是热恋。这种两情相悦的爱恋在萧红的作品中不常见。纵观萧红一生的爱恋,都是以悲剧收尾。萧红幸福过吗?恐怕只有这个五月的热情初恋还有丝许甜蜜的回忆。虽然热恋的时间只有一个暑假,但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虽然初恋也以苦情结束,但是萧红一生的爱恋却是这个世界疼痛的收获。

猜你喜欢
呼兰河爱恋萧红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童年里的《呼兰河传》
梦游呼兰河(组诗)
船与岸
萧红亮 作品
蜡和烛芯的爱恋
《呼兰河传》
与萧红分手后
爱恋
我们之间的一点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