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绵山

2011-11-21 09:39杨永丽
散文百家 2011年9期
关键词:绵山介子翠鸟

●杨永丽

山西绵山我是第一次去,但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割股啖君,志在清明,孝道品德,隐不违亲的故事却早已烂熟于心,绵山作为介子推隐身铭志的地方我仰望已久。

介子推的生动感人的故事,已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介子推功不言禄的高尚品格,已经成为一种可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介子推的故事我们早已都耳熟能详。绵山以介子推而闻名海内外,其“惟诚惟信,功不言禄”的伟大精神不仅为后人所敬仰,更是为如何做人树立了一个楷模。想着二千六百多年前这位忧国忧民、功不言禄、义节高亮的先贤,顿觉有一股大气沉蕴于胸。此时小雨骤息,浓雾渐散,抬眼望群山,已是晴空万里,和风绪荡。我们的车子又转了几个弯,一潭碧绿碧绿的水映入眼帘。那潭水仿佛是静止了一般,悠然自得地环抱着山脚,像翡翠一样安静温柔。绵山,终于掀起羞答答的红盖头,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步行至绵山南山后,一股大水,从天而降,遇到巨石即截成两段,风声水声,响彻天地,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字,又像是两丈白色的缎带,随风飘动,楚楚动人,真是十里水景,十里画廊。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似跳动的音乐,流动的画卷,让我们叹为观止。顺着沿途的风景感觉自己好像渐渐走进了童话世界。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绵水出介休县之绵山,北流经石桐寺。”绵山石桐水,发源于20公里以外的马跑泉一带。据说沟内的“马跑泉”就是初唐名将尉迟恭,度索园大战兵败于秦王李世民,沿此沟奔命马跑出泉而得名。至今,沟内遗存门神尉迟恭抽刀断水发泄恼怒的刀劈石。果不其然,我们抬眼望:石桐水走下山岗,穿过密林,与游客同 行,与花鸟共舞,一路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几十 处瀑布和罕见的叠瀑奇观。有的飞流直下,气 势磅礴;有的轻垂崖边,柔曼轻舞;有的绿树 掩映,幽曲媚秀;有的层层叠叠交相错落,构 成了形、色、声最生动、最活跃、最壮观的图 画和乐章。水畔白桦,绿柳、翠鸟点水,松鼠 跳涧,酒肆、茶楼、木屋、藤桥,真是天人合 一的天堂丹青。

远观五涛沟瀑布,如抖擞的长幔或流动 的屏风,从八十余米的苍崖飘逸而下,气势 夺人。浩浩荡荡又似万马千军,奔流喧闹如 雄狮怒号。近看沟内的奇树、怪石、翠鸟、 山花构成一幅幅和谐的原生态画图。攀巨石 穿水帘进入洞中,隔水观山,更有一番扑朔 迷离的朦胧美。纵情深吸一口清凉空气,心 都醉了。

绵山的秋天,天更高更蓝,云更白更美, 再看秋日的山水,真是山艳水清,让人百看不 厌,流连忘返。绵山的树,奇美隽秀,在断壁 悬崖处尽情伸展。绵山的石,千姿百态,活灵 活现,每一块都流传着美丽的传说。绵山的 峰,险峻挺拔,景色绮丽。绵山的雾,扑朔迷 离,来去无踪,令人浮想联翩。置身于仙境美 景中,我心中暗想倘若能与介子为邻,诵书唱 晚,听涛对弈是何等的幸事,正心驰神往间导 游已让我们踏上回家的路。

恋恋不舍中回眸绵山,几束阳光透过云 层,穿过山头层层古树,照向整个山峰,给大 山镀上了一层庄严的金黄。山风劲吹,鸟雀归 巢,天地间忽然弥漫出一层空灵典雅的宁静, 大山深处,仿佛介子推为母做饭的袅袅炊烟再 次升起……

猜你喜欢
绵山介子翠鸟
翠鸟
清明节与介子推
翠鸟
介子推守志
绵山,绵山
大型强子对撞机检测到B介子衰变等
家长切莫学翠鸟
绵山一日游
母子高丽参
绵山—情意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