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一季度世界政党形势综述

2011-11-21 13:50伟/文
当代世界 2011年4期
关键词:执政党总统政治

■ 魏 伟/文

2011年第一季度世界政党形势综述

■ 魏 伟/文

一季度,世界政党形势跌宕起伏,乱象丛生。突尼斯“街头政治”引爆中东北非地区动荡因子,多数国家产生“连锁反应”。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多国执政党在地方选举中付出败选代价。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积极谋划发展战略,致力于调整创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选举平稳有序,许多大党老党继续主导国家政治;一些国家党派竞争趋于理性,有望实现“由乱到治”。

一、中东北非地区部分国家执政党和当局遭遇“街头政治”冲击,丧失政权或动摇执政根基

2010年初,突尼斯由失业青年自焚事件引发的局部骚乱,演变为全国范围内反对本·阿里总统和执政党宪盟的社会动荡和暴力冲突。在位20多年的本·阿里出逃,长期执政的宪盟遭解散。由于区域内大部分国家的政治体制相似,民众的诉求相同,突政治危机迅速在中东、北非地区蔓延。埃及、也门、约旦、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叙利亚、阿曼等国均爆发大规模的群众示威,要求长期执政的统治者下台,进行政治改革。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交出执掌30多年的政权黯然出走,民族民主党遭受重大打击,短期内难以东山再起。利比亚反政府政治风暴引发内战和西方国家联手军事干预,卡扎菲总统的地位受到强烈冲击。也门反对派关闭与政府对话大门,与萨利赫总统的对峙加剧,国家濒临内战边缘。

面对愈演愈烈的动荡局势,中东北非地区各国当权者纷纷推出系列改革措施,希望挽回民心,平稳渡过政权危险期。如,也门总统宣布不再寻求连任和权力世袭;也门、约旦、阿尔及利亚等提出撤销限制公民言论和结社自由的法律和政策,修改和制定宪法和有关法律让人民参与国家政治;许多国家当局为公职人员加薪,给居民发放高额补贴。但是,这些国家的民众对他们的让步并不满意,要求当局下台的呼声不断高涨。为免受中东北非局势的“传染”,一些国家当权者积极推动民主变革,展示民主形象。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驳回议会关于通过全民公决将其任期延长至2020年的提议,并签署总统令宣布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苏丹全国大会党加快实施民主变革和轮流执政战略,宣布总统巴希尔将不会在2015年举行的大选中寻求连任。全国大会党还表示,希望年轻一代在政治上发挥作用,并承诺创造更好的条件满足青年人参与国家政治的要求。

二、许多西方国家执政党提振经济、应对危机乏善可陈,招致民众抵制和反对党攻击

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对发达国家政治生态的冲击进一步显现。一是不少国家执政党在地方选举中遭受重挫。爱尔兰老牌政党共和党受累于主权债务危机,在议会选举中败给反对党统一党,成为欧洲第一个直接因主权债务危机下台的政党。德国执政的联盟党因治理经济无方和在核问题上出尔反尔失信于民,在汉堡市和巴登—符腾堡州的议会选举中遭遇惨败,痛失执掌10年的汉堡市政权和58年的巴符州政权。社民党赢得汉堡市单独组阁权,绿党有望与社民党共组巴符州政权。澳大利亚工党由于政绩不彰,在新南威尔士州选举中落败,失去连续执政16年的州政权。法国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在省议会两轮选举均失利,主要竞争对手社会党大获全胜,极右翼国民阵线异军突起。省级议会选举将对法国未来政局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二是一些国家执政党受到反对党的掣肘和攻击,政策推行受阻。美国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以多数票通过废除总统奥巴马全力推动的医改法案。葡萄牙社会党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主权债务危机,提高国际市场对葡信心,避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推出“第四期稳定和增长计划”,拟进一步紧缩经济,但遭到包括社民党在内的所有在野党强烈攻击,总理苏格拉底无奈辞职,改革不成却引发一场政治危机。加拿大众议院通过对保守党政府的不信任案,迫使哈珀政府提前解散,于5月重新大选。日本反对党抓住民主党政府政治献金丑闻发起猛攻,小泽一郎和前原诚司两大民主党实力派人物被“封存”,使民主党面临“无人”可用、党内矛盾上升的局面。地震和海啸发生后,反对党又以赈灾不力挑起民众对菅直人政府的不满,弱化民主党的执政基础。

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顺应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加大调整或创新力度

越南共产党顺利举行十一大,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和中央委员会,阮富仲当选总书记,平稳实现领导层新老交替。越共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理论,首次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将越南建成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提出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同步推进经济和政治改革、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作用等五大发展理念,谋求更好地解决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越共十一大高度重视反腐工作,提出对现行反腐机制和组织模式进行总结,制定更符合实际的主张和措施,着力推进党的建设。朝鲜劳动党更加重视民生工作,强调要着力发展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和轻工业,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生活所需。指出轻工业是建设经济强国的主攻战场,科学技术是建设强盛大国的生命线,要求提高经济管理能力搞活国民经济,推动国家在建设强盛大国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实现划时代的转变。老挝人民革命党成功召开九大,朱马里连任党的中央总书记,差额选举产生由61人组成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11人组成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9人组成的中央书记处。会议指出老党坚持走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道路,首次系统阐述了建设有本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主要思路和方针,强调各种经济成分平等发展、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古巴共产党积极筹备六大,加快讨论更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推选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以及配合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建设等多项六大核心议题。

四、发展中国家选举秩序总体平稳,大党老党保持竞争优势,一些国家政治危机出现转圜

中非共和国、乌干达民望较高的现任总统博齐泽、穆赛韦尼均顺利连任。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主席、现任总理吴登盛当选缅甸共和国总统。佛得角独立党凭借中下阶层民众的支持,连续三次赢得执政权。萨摩亚人权保护党再次以绝对优势蝉联执政。乍得执政党“爱国救亡运动”击败反对派的合力挑战,稳稳保住党的执政地位。俄罗斯统俄党、阿根廷胜利阵线在大选年举行的地方选举中获胜,对大选有重要的指向意义。斯里兰卡执政党统一人民自由联盟赢得2009年内战结束后首次全国性地方选举,这是执政联盟自去年夺取总统、议会选举后通过的又一次民意检验,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尼泊尔、海地等国主流政党经艰苦协商和讨价还价终于打破政治僵局。尼泊尔尼共(联)主席卡耐尔在联合尼共(毛)的支持下,成功战胜大会党领导人鲍德尔,当选尼联邦民主共和国第三任政府总理,结束始于2010年7月、已举行16轮的总理选举危机。海地执政的团结党总统候选人汝德·赛莱斯廷退出第二轮总统竞选,缓解了首轮投票后出现的政治危机。巴基斯坦人民党政府作出妥协,接受反对派提出的10项改革建议,“出走”政党统一民族运动党“重返”执政联盟,人民党政府避免了垮台命运。津巴布韦执政的两党三方决定将联合政府延长半年,暂时搁置分歧,维持稳定局势,为宪法公投和大选做准备。印度国大党与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弥合分歧,就继续合作达成协议。

(责任编辑:刘娟娟)

猜你喜欢
执政党总统政治
斯总统确认明日辞职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总统害羞了
在帕劳见证总统就职
总统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