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一体化森林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2011-11-21 02:27李浩然谭三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一致性指标体系林业

李浩然 谭三清 张 贵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林学院;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长株潭一体化森林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李浩然1谭三清2张 贵2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林学院;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森林城市是一新兴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文章运用AHP法,结合长株潭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具有国际化的森林城市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权重分析和一致性检验,最后通过长株潭实例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验证。本套体系的建立,丰富森林城市指标体系的内容,对于完善和发展我国森林城市评选指标体系和评选程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为今后森林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森林城市;指标体系;长株潭

引 言

森林城市是继“园林化城市”、“城市森林”之后又一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具有森林生态环境的城市[1,2]。美国从1976年开始全国性的树木城市创建活动[3];俄罗斯于1930年开始实施名为“绿色城市”的城市改建方案[4];日本于1991年提出“森林城”构想,计划在全国设置10座“森林城”;新加坡建设森林化城市的历史还不到30年,可是成绩异常显著。市政当局每年用于城市绿化的经费,平均占总预算的三分之一[5]。我国的森林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成绩[6]。目前,世界各国对森林城市的建设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国际化标准。在各地踊跃创建森林城市的形势下,结合我国国情,有效地学习和吸收国外对森林城市的指标体系和城市林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建立一套国际化的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1 指导思想

评价体系是一种政策向导,将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和行为,组成体系的指标项目是定性的,而指标值是在定性指标指导下的定量。因此建立的评价体系应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城市的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真实情况,并能指导其规划、建设与管理,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最终能为森林城市的建设、经营和决策服务[7]。

1.2 制定指标体系的依据

1.2.1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绿化条例》、《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1.2.2 参考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有关森林城市建设的相关指标和方法。

1.2.3 环境保护科学数据。

2 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技术路线

图1 技术路线图Fig.1 Technology Roadmap

2.2 指标的选取原则及方法

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的选取务必遵循评价指标选取的五大原则,即: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定性定量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目前,筛选指标的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频度分析法。本文采用这三种方法的综合。首先采用频度分析法,参考了国内外77篇相关资料以及研究文献,收集并分析研究了一般森林及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收集到定性评价指标64个,定量评价指标45个,选取那些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调整,最终形成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将整个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第一层目标层;然后把从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3个方面所获得的指标作为第二层功能层;再分别从第二层的3个方面,根据各自的特征划分成11个指标作为第三层指标层。生态功能主要研究5个指标,分别为城市森林覆盖率、乔灌藤草的配置比例、生物多样性指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及森林健康指数;社会功能主要考察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数、政府的重视程度、古树名木保护度及绿地配置合理程度4个指标;经济功能主要看森林给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2个指标来进行评价(见图2)。

图2 长株潭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Fig.2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hang-Zhu-Tan Forest City

2.4 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各个评价指标对目标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即有不同的权重。这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成对的重要性比较建立判断矩阵,然后用方根法对判断矩阵计算。最后做一致性检验,设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为λmax=n,定义计算一致性指标值CI。

根据n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如表1:

表1 平均随即一致性指标RITable 1 The average random consistency index RI

计算随机一致性比例

CR=0时,判断具有完全一致性;00.1时,判断不具有满意一致性。

运用AHP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如表2—表5所示

表2 目标层y各功能层判断矩阵Table 2 Target level of each functional layer to determine the matrixy

表3 功能层y1各属性指标判断矩阵Table 3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indicators to determine the layer matrixy1

表4 功能层y2各属性指标判断矩阵Table 4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indicators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the matrix y2

表5 功能层y3各属性指标判断矩阵Table 5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indicators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the matrixy3

3 实例验证

3.1 研究区域概况

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同处于湘江中游,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45公里左右,有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联通,经济联系紧密,产业各具优势。另外再加上湘江这一天然纽带,北起长沙月亮岛大桥,南至株洲空洲岛,绵延128公里,有15个洲岛,100多座山峦,连接3个大城市和12个小城镇,要把这条连接三市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建设成为一条可与欧洲莱茵河、多瑙河相媲美的集景观道路、防洪堤岸、旅游观光、园林绿化、高新技园、高尚住宅、特色城镇的带状生态经济综合体[8],从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长株潭地区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区域内有林业用地面积1.75709万km2,活立木蓄积385.92万m3,较全省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有林地中商品林地约占55.53%,经济林占28.15%,竹林占7.33%,其余为薪炭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6]。

3.2 结果分析

本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长株潭一体化森林城市进行了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长株潭森林城市综合评价为良好。该评价结果比较符合长株潭地区的实际情况,2006年,长沙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及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了落实《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规划内容,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区领导协调委员会特编制《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其主要目的即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加强城市森林的建设。从评价的结果来看,长株潭的评价结果为“良好”,属于生态功能良好,社会功能优秀,经济功能良好的程度。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视和加大城市绿化建设的力度,长株潭森林城市综合评价结果还得到将进一步得到攀升。

4 结论

4.1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频度分析法这三种方法的综合选取森林城市的评价指标,然后运用AHP法建立了一套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权重的计算及一致性检查。

4.2 对长株潭一体化森林城市进行了实例分析。其评价结果为良好,比较符合长株潭地区的实际情况,这说明所建立的森林城市指标体系一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可为今后森林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肖建武,康文星,尹少华.营造城市森林以促进“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J].生态经济,2008,(2):51-53.

[2]张科,张健康.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临安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J/OL].浙江林业,2007,(5):8-12.

[3]BUCKLAND D C, MOLNAR A C, WALLIS G W. Yellow laminated root not of Douglas-fir[J]. Can J BOT, 1954,(32): 69-81.

[4]KONIJNENDIJK C C. A decade of urban forestry in europe[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03,(5): 173-186.

[5]力红.国外的森林城市[J].绿化与生活,2001,(4):32-33.

[6]蔡亚林.历届国家森林城市[N].人民日报,2007-05-07.

[7]李际平,黄山如等.林业系统工程基础[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70-171.

[8]佘继云.长株潭地区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构架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4.

S732

A

1673-2219(2011)12-0106-04

2011―06―10

李浩然(1986-),男,湖南永州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林业信息工程。谭三清(1969-),女,湖南常德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林业信息工程。张贵(1964-),男,湖南益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林业系统工程。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一致性指标体系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