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体育群体成因的理论分析及其局限性

2011-11-23 05:23孟凡强
武术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失灵群体理论

孟凡强

(陕西理工学院体育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非正式体育群体成因的理论分析及其局限性

孟凡强

(陕西理工学院体育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本研究分别运用了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社会学的市场/政府失灵理论、自组织理论、互动理论,研究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机制。认为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是大众体育需求增长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产物;是一种自组织过程;是体育人口之间及其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与结果。同时指出了理论探讨层面的局限性,认为要全面而深刻地揭示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机制,还必须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去考察、分析具体的外部环境,群体内部结构等问题。

非正式体育群体 形成 机制 理论 阐释

1 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市场/政府失灵理论

1.1 市场/政府失灵理论的基本观点

市场/政府失灵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德(Burton Weisbrod)于1974年提出,其主要是指,政府在提供私人物品上的职能失灵和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职能上的失灵。市场/政府失灵理论是主要用来解释第三部门产生与发展的重要理论。

继伯顿·韦斯布罗德之后又有许多的学者完善和发展了市场/政府失灵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二种市场失灵和第二种政府失灵。[1]第二种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仅在提供公共物品上存在失灵,在私人物品的提供上也存在局限性,其原因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原则造成;第二种政府失灵则是指政府不仅在从事竞争性的私人物品的生产中存在着很多失灵,在提供公共物品上也存在失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政府采取一种中位取向,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体现那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往往不能满足社会中少数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可见市场/政府失灵能够很好地解释第三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运用该理论揭示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机制同样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1.2 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是不断增长的大众体育需求与市场/政府供给不足的矛盾产物

在我国传统体制下的教育、体育、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产品”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政府办的事业单位充当提供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事业单位与政府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国家体育总局的体制改革;另外社会团体也在改革中迅速成长,尽管他们仍然带有一定的官办色彩,如“两重性”、“半官半民”性等,但不可否认其民间性正在得到不断的强化,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各级老年体协的渐进改革等就是例证。在这样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在认识我国市场/政府失灵特点的情况下,借该理论来研究我国的“第三部门”以及非正式体育群体就具有了很好的可操作性。

因此,尽管本研究认为我国的非正式体育群体还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部门组织。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用该理论来解释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机制。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是政府相关事业单位对大众体育文化需求供给不足的结果,导致政府相关事业单位供给不足的原因与其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群众体育需求增长较快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由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成熟,以及企业在提供此类“公共产品”和“私人物品”中利益太少等原因,导致了市场同样对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需求供给不足,这也是非正式组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三,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的非正式体育群体中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成员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政府和市场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会弱势群体通过自发的方式来满足其体育需求也是非正式体育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非正式体育群体是不断增长的大众体育需求与市场/政府供给不足的矛盾产物。这一形成机制表明了非正式体育群体是在我国社会制度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暗示了我国非正式体育群体今后的发展取向——非营利性体育组织。

1.3 市场/政府失灵理论解释本研究命题的不足之处

市场/政府失灵理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机制。但是,毕竟这一理论产生和发展于西方国家,他们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水平与我国还有相当大的不同。因而用该理论来研究我国的非正式体育群体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难道市场和政府的供给不足必然导致了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所看到的非正式体育群体为什么以老年人为主呢?供给不足并不是只对老年人,如果仅仅是供给不足的话,应该同样可以看见由中年人群组成的非正式体育群体,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市场/政府失灵理论不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第二,在市场和政府供给不足的同时,人们的体育需求是否也在增长?那么导致人们体育需求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因此,可以认为市场/政府失灵理论只是解决了其问题的一半。

第三,我国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广泛形成,难道只是市场供给和政府供给不能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吗?除了供给的不足之外是否还有其它的原因呢?比如:体育人口之间的互动;体育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等等。仅仅以此来解释我国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机制显然还存在片面性。

2 系统科学的理论视角——自组织理论

2.1 自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

自组织一词的英文是“self-organization”。其中“self”是自己、自我的意思。“organization”是组织化、有机化的意思,这一合成词的基本词意即是自己、自我的组织化、有机化。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它源自于自然科学,主要用于揭示各种物质系统如何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有序变为更高级有序的演化规律[2]。自组织系统也叫耗散结构,其核心内容是指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通过本身的发展和进化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空结构和功能结构的系统。社会科学中的自组织是指建立于自发性、自由性和自愿性基础之上的私人社团组织形式,这是相对于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性组织方式而言的[3]。

20世纪中叶以来,以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相结合,揭示自组织一般规律的科学学派主要有:比利时科学家普利戈金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联邦德国物理学家H·哈肯提出协同学、联邦德国生物学家K·艾根提出的超循环理论和法国数学家托姆提出的突变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组织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开放性原理、协同原理和有序原理[4][5]。

开放性原理是普利戈金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原理。他认为,一个与环境没有任何交换的封闭系统就不可能出现自组织行为,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才可能产生自组织运动。普利戈金以总嫡变公式为工具,论证了开放性是自组织的必要条件。

协同原理由H·哈肯提出,他认为,系统的有序化、组织化或新结构的突现,在于其内部子系统的主动协同,主动协同可使较低的能耗发挥超常的功能。协同原理表明:(1)开放系统要产生自组织,它必须远离平衡态[6];(2)系统内部必须存在非线牲作用[7];(3)系统内必须存在反馈机制。

有序原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从无序至有序再到混沌;开放的远离非平衡态的系统是有序产生的必要条件;有序的形成离不开涨落[8];离不开正反馈[9];离不开子系统间、系统与环境间的非线性作用;有序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离不开超循环[10]。

2.2 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是处于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自组织过程

自组织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这种组织行为是自发的,这与本研究对象非正式体育群体的本质特征相一致。自组织的形成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11]:(1)系统内具有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是系统成员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纽带;(2)系统是开放的,系统需要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3)系统具有正反馈机制;(4)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非平衡是有序之源;(5)涨落的存在,是系统发生相变的触发力量。

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组织理论就已开始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关于自组织的理论成果,对揭示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机制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非正式体育群体是在不受任何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形成的,但是不受外部力量的强行驱使,并不包括不与外部环境进行必要的互动。事实上根据自组织的开放性原理,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在处于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与外部环境间不断的信息交换过程。

第二,根据其协同原理,可以做如下判定: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是系统与环境间非平衡态的结果,也就是说组织的“准成员”及“准组织”必然受外部环境的某种影响而导致失稳。而这此情况下潜在组织的“准成员”之间、潜在的组织成员和“准组织”之间进行主动协同,协同的结果使组织进入有序化,这一过程事实上也就是组织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三,根据自组织理论,可以认为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非正式体育群体应当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2)非正式体育群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必须进行持续的信息等的交流;(3)在与外界的信息等的交流中,存在反馈机制、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

可见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是一个自组织过程,但是必须注意这一自组织过程还必须具备以上所述的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这也就提醒我们还需要借助实证研究的形式去揭示微观层面的环境特征、信息交换的媒介与形式等。

2.3 自组织理论揭示本研究命题的不足之处

虽然从自组织理论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关于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机制的启示。然而自组织理论只能为我们描绘一个粗犷的线条,却不能使许多的具体问题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

第一,非正式体育群体所需的具体环境是什么?它需要具备什么特征?社区中的空地也处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为什么这样环境下的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的发展状况明显落后于公共场所的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组织?

第二,外部环境和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刺激那个更重要?外部环境的信息刺激等主要来自那里?来自外部的什么信息刺激和其它的什么原因会对非正式体育群体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三,处于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的健身活动的原有平衡是如何被打破的?是来自个体内部的体育需求增长还是外部力量的推动?处于非平衡态的组织又是如何走向有序的?这一过程中又是什么因素推动非正式体育群体从无序走向有序?

3 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互动理论

3.1 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学中对互动理论的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社会互动是我们对周围的人做出行动和给予反应的过程[12]。包括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

(2)对于人们面对面的互动的研究通常被成为微观社会学。宏观社会学主要研究大型群体、制度和社会系统,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的分析事实上是紧密相连的,彼此相互补充。

(3)社会互动包括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文化要素,既语言、文字、姿态、动作等;第二,人格要素,既心态、价值、信念、意识、道德等[13]。

(4)所有的社会互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发生。因而,考察人们的活动不可以离开确定的时期和周围的空间环境。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体育活动与环境是紧密相连,可以说环境是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类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离不开环境,必然要与自然、社会环境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活动,构成环境的因素也必然和体育运动发生整体的联系或两者各个相关要素之间的联系。环境诸因素干预、制约着体育内部的各个相关要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体育运动的发展[14]。可见不仅体育人口个体间的互动推动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同样非常重要。

3.2 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是处于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之间以及体育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与结果

站在互动的理论立场上考察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机制,我们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非正式体育群体是体育人口个体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非正式体育群体是体育人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发展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判定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是处于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之间以及体育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与结果。依据互动理论解释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形成机制,可以将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作如下描述。

图1 互动理论下的非正式体育群体形成与发展模式

3.3 互动理论的不足

不可否认不同的社会科学理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一定程度上的片面性。因而,以互动理论解释本研究命题依然不能解释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环境与个体、环境与组织之间互动的形式与纽带是什么?环境如何影响成员个体和组织,成员个体和组织又是怎样给予回应。他们之间的互动完全是对称性互动吗?是否存在个体之间的非对称性互动?

第二,与处于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进行互动的环境是什么样的?这一环境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与特征?

第三,在以上所说的三种互动中是否还存在矛盾性的互动,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均与其内部矛盾密不可分。如果存在矛盾性互动那么这一矛盾是什么?是否就是我们在市场/政府失灵理论中所谈到的“不断增长的大众体育需求与市场/政府供给不足的矛盾”?

[1]毕监武.社团革命——中国社团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89-91.

[2]许国志.系统科学大辞典[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90-691.

[3]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7.

[4]沈小峰,吴 形等.自组织的哲学一种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注:所谓平衡态是指在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的情况下,宏观体系的各部分在长时间内不发任何变化。根据和平衡态近远情况,通常分为平衡态、近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离平衡态越远,宏观体系发生的变化就越大。因为处于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与外界因素发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其内部的不均匀逐渐变大,于是系统就变得不稳定.

[7]注: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来说的,线性作用的特点是叠加性,既内部小的相互作用在性质和行为上相同。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点是相干性,既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相互制约和相互耦合,从而使整体完全不等于部分之和.

[8]注:涨落既是指系统状态量对其平均值的偏离.

[9]注:正反馈是指以现在的行为结果去加强未来的行为是;负反馈是以现在的行为结果去削弱未来的行为.

[10]注:超循环即指由循环组成的循环,是一个逐渐综合的自组织过程,这种综合不是简单的规模增加和扩展,更重要的是其性质和功能的扩展.

[11]张正龙.自组织系统原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运用[D].上海海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0.

[1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 心,王兵登译.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8.

[13]庞树奇,范明林.普通社会学理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49-150.

[14]黄 贵.对体育运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Its limitations of Informal Sports Population

Meng Fanqia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t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Shaanxi 723001)

This study,using respectively economics,system science and sociological marketing/government failure theory,self-organization theory,interaction theory,studi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formal sports groups,and thinks that informal sports group is formed of the public sport demand growth and effective supply insufficient contradiction products,is a kind of self-organization process,is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sports population and its environment interaction.The study also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level,thinks that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revealling informal sportsgroupsformation mechanism still needs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specific external environment,group internal structure,etc.

informal sportsgroups formation mechanism theory interpretation

G80-05

A

1004—5643(2011)06—0106—03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0jk068。

孟凡强(197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猜你喜欢
失灵群体理论
失灵的指南针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2020年一汽奔腾T99智能钥匙失灵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幸运拍”失灵了
浅论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政府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