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位晋级模式”在高校散打教学中构建的前瞻性理论研究

2011-11-24 06:17李尚滨赵培禹纪烈维
武术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段位制段位晋级

董 宇 李尚滨 赵培禹 祝 凯 纪烈维

(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段位晋级模式”在高校散打教学中构建的前瞻性理论研究

董 宇 李尚滨 赵培禹 祝 凯 纪烈维

(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武术与跆拳道的段位制与晋级形式的推广与应用策略,结合高校散打教学特点构建出“段位晋级模式”,初步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及运行方法,一方面试图激发大学生学习散打运动的兴趣,另一方面为散打运动的“竞技段位晋级”发展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

段位 晋级 散打 前瞻性

武术是中国的本土武技,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千年历史渊源,伴随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华武术深深扎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跆拳道是韩国的本土武技,跆拳道运动风靡全球,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其开展现状、管理体制、运营模式都有其先进的体系。散打作为国际武术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擂台形式,也是中国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适应所整理而成。武术、散打、跆拳道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也因项目特点和运营模式而有所不同,在高校中学生的喜爱程度也各有不同,整合武术与跆拳道的段位制和晋级形式,构建出适合高校散打教学过程的“段位晋级模式”,以提高散打项目的技战术特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充分体现,旨在使“段位晋级模式”在散打项目上有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为其模式在其它项目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使其更加完善。

1 武术段位和跆拳道段位晋级的等级划分段位标志

《中国武术段位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出台,《中国武术段位制》形式是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武术段位定为九段[1]。具体为:初段位(一段、二段、三段),中段位(四段、五段、六段),高段位(七段、八段、九段)。段位制的考核评审分为武德考核、技术考核和理论考核(见表 1、2)。

表1 武术段位和跆拳道段位等级划分

《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特点,在于注重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强调武德武礼的规范,习武先习德;尤其是段位,要以弘扬武术精神为己任,继承与发展武术传统文化为目标。在技能考评上注重参与性、持续性,全面性。其次,段位制考评晋段能使习武者的兴趣性、持续性、求知欲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达到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这一特点也是“段位制”可用于散打教学与竞技比赛的主要原因。

表2 武术段位标志

跆拳道的升级和升段,不仅需要考核跆拳道的各种技术,还要审查人格、耐性、勇气、诚实性等精神修养。跆拳道有着严格的技术等级考核制度,修练者水平的高低,以“级”、“品”、“段”来划分。“级”分为10级至1级,10级水平最低,1级较高。1级以后入“段”,段位从低到高分为一至九段。未成年选手达到一至三段水平,则授予“一品”至“三品”(见表3)。这种段位制的晋级形式也是跆拳道风靡全球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3 跆拳道级位、段位标志

2 高校散打教学中“段位晋级模式”的构建

2.1 高校散打教学中“段位晋级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加强高校散打课程建设要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突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并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构建本考评模式,始终以贯彻“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纲要》精神,明确高校体育的教学任务与目的[2]。

2.2 高校散打教学中“段位晋级模式”的段位划分及评定标准

“段位晋级模式”的设置主要将散打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并为每一个阶段设定晋级考评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完成相关的考评内容,以评促学,按段划分,对于学习效果突出,晋级考评内容完成优秀者,进行晋升段位的奖励方法,并为学生颁发证书,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根据“段位晋级制”设置“三阶六段式”(见表4)。

段位晋级模式的设置初衷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散打技能,通过满足学生获得段位晋级的心理需求来激发学生完成晋级的任务,实质上这种模式也如同一种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技能的本领,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3]。

表4 散打段位晋级模式的段位划分及评定标准

2.3 “段位晋级模式”的教学阶段划分与考核内容设置

武术段位考评内容包括武德考评、技术考评和理论考评。段位越高考试内容越多,难度越大,要求越高。跆拳道晋级考试内容只有技术考核包括技术水平、功力测试、品势表演,技术考核首先讲求的是礼仪。综合武术与跆拳道的考评内容可以看出武学文化中更为让人重视的是“德”,德比艺高也是各国武技的核心宗旨(见表5)。散打项目有其独特性与对抗性,应该“育技前先育德”,让学生领悟到德育的重要性。注重礼仪的庄重性与细节性,还要注重口号和语言的力度和气势,培养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溢出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从实战中形成礼仪、忍耐、谦虚、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表5 散打段位晋级模式的考核内容

“段位晋级模式”不仅是一种考评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模式,要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就要让整个模式的制定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散打段位晋级考核内容实行一、二阶段位注重技法考核,放于教学初、中期,三阶段位注重实战考核,放于教学后期实战阶段,如有学生通过散打四段后,五段、六段的考核时间可在以后学期完成,不必本学期急于晋级。

2.4 “段位晋级模式”与授课模式的结合

新的考评模式引入了段位内容和晋级形式,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进一步拓展与丰富教学内容、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学习需求筛选与增设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授课模式,更重要的是要能与新的考评模式相配合,实现段位晋级模式的运行促进散打教学过程的实施。

根据图1所示,无论学生是否有学习散打的经验,均可利用此模式进行学习。具体可划分为五个步骤: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教师、时间、学习方式确定学习计划;学生通过教学视频资料了解所要学习的散打技能,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学生按照计划学习技能,并在此过程中挑战晋级拳、腿、摔、组合技法的一、二阶,当学生晋级三阶的五、六段位,将获得相应的散打晋级证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1 与“段位晋级模式”匹配的授课模式图

2.5 获段的途径和考核形式

学生获得散打一、二阶的前四段位必须通过选择散打课来获得晋级升段资格,然后通过正规考核方可获得相应段位。如学生有意愿通过三阶的五、六段位则可以根据个人实战能力而自由选择晋级考段的任意学期,每个学期末都有晋级考段的机会,通常安排在历年的6、12月的中旬,具体考核时间以校园网站公示为准。

散打段位晋级模式的考核形式分为两种,一、二阶考核为课堂内部考核,考官通常为任课教师。而三阶考核为公开考核形式,指定时间地点,采用分级别、分性别、分段位抽签考核制度。临场裁判由晋升五段以上的学生担任,考官及仲裁由武术、散打、跆拳道、防身术的任课教师担任,主动权主要以学生的比赛成绩为准,同一级别获得亚军晋升五段,同一级别获得冠军晋升六段。连续二学期获得同一级别的亚军亦可晋升六段。通过四段的学生连续三届参加比赛者可晋升五段。段位晋级模式的考核评定既要公平、公正,又要合乎大学生学习心理和自身素质,在不违背公正、公平原则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晋级门槛,既要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为“散打段位晋级模式”提升宣传效应与号召力。

3 高校散打教学中“段位晋级模式”的运行方法

3.1 完善段位晋级制度,搭建健全的理论框架

段位晋级制度需要不断完善,用一种模式、一套理论框架去组织教学,督促学生自主学练。为了促进散打段位晋级模式的开展与普及,高校要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一方面鼓励大学生积极习武,参加考段晋级,并应制定一系列散打段位晋级模式的激励机制,如通过段位制考评即可获得晋级等精神奖励,成为散打项目骨干力量[4]。另一角度,段位考评与学期成绩考评体系相结合;获得“段位”级别与学生体育课成绩挂钩,考评方法与平时学练、课外活动、武术俱乐部、学生社团、散打晋级比赛等形式,形成系统的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环境和晋级模式,使学生能够有多种渠道和方式参与运动,构建多途径让学生获取“晋级”资格,扩大“晋级”模式在高校开展的力度,大力宣传散打段位级别的荣誉价值,从精神上鼓励学生热爱散打运动,全面提升散打运动在高校的学习热情。

3.2 改进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师资力量

(1)大胆地“放”

在段位晋级模式的体育课堂上要敢于“放”,“放”就是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本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去借助现实课堂中实际存在的教学资源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能代替学生学习,通过“放”去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主学习体育技能的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意识,给学生充足自主活动的时间。

(2)精巧的“助”

“助”是在“放”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及在学业上遇到难点、疑点进行巧妙的“助”,“助”既代表教师和同学的辅助与帮助,又代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支助。但助的要求要有限制和规定,让学生转变以往完全依赖教师学习的传统观念,在自我选择现实地且可用地学习资源过程中自主学习体育技能。

(3)情感投入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感觉的一种内心体验,愉悦的情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张扬的和谐氛围。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定的学习计划,采用多变的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语言、提问、质疑、媒体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地给学生提供锻炼技能的愉悦空间。

4 结论

(1)整合武术及跆拳道段位制的散打段位晋级模式,结合散打项目特点构建出适合高校散打教学应用模式,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散打技能及培养武德修养奠定良好基础。

(2)散打“段位晋级模式”的运行应以保护大学生的安全作为前提,在实战晋级阶段应有考前辅导和思想动员,在护具配备齐全的基础上,还要在技法上和禁击部位上进行相应限制,对违反者要进行警告和罚分处理。同时,要对裁判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尺度进行统一要求,提高临场裁判的控制能力,既要公正执法,又能预先判定危险动作,避免比赛中的运动损伤,要将比赛带来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设置多重保险为大学生散打实战“保驾护航”。

(3)要不断完善散打“段位晋级模式”的内容设置和考评手段,做到精简易操作,可以充分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无论从技法还是品德都要得到全方位的验证。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适应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让模式设置与时俱进,改善教学观念,引进新式教学思想,加大对教学设施和教学辅助设备的投入,要让学生在形式上喜爱散打,从心理上热爱散打,从情感上挚爱散打,让“段位晋级模式”在高校散打教学中得到长远发展。

[1]编写组.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2]花妙林等.武术《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8).

[3]赵 立著.体育教学模式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72-80,131-134.

[4]樊林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袁 勤.武术传承方式的现代教学论诠释[J].体育与科学,2009(4):97-99.

Theoretical Research ofquot;Dan Promotion Modequot;in Sanda Teaching

Dong Yu Li Shangbin Zhao Peiyu Zhu Kai Ji Liewei
(PhysicalEducation Dept.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the paper does the application of Wushu and Taekwondo Dan promotion form into the promo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rategy,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a teaching to constructquot;Dan Promotion Modequot;,to form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s.On the one hand the paper attempt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of Sanda sport,on the other hand the paper tri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andaquot;Athletics Dan Promotionquot;development mode.

Dan promotion Sanda prospective

G85

A

1004—5643(2011)11—0061—03

(1)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自助式教学与段位晋级模式在我校散打教学中的实践研究》;(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HEUCF101609。

董 宇(1979~),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

猜你喜欢
段位制段位晋级
联觉段位:中国新诗的有机性叙事
耶,我晋级啦!
“复兴号”美食“新段位”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瓶颈与对策研究
晋级或淘汰
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开展状况调查研究(1997-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