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网络学会探究—基于网络环境小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1-11-26 05:33葛文庭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6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模式过程

葛文庭

江苏省南京市月牙湖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07

让学生走进网络学会探究—基于网络环境小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葛文庭

江苏省南京市月牙湖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0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迅速走向社会、学校和家庭。它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并推动人类学习方式从工业时代迅速跨入信息时代。将网络环境引入学科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便成了我们扎实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低,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往往源于可以玩游戏、绘画、文字处理等,而把网络当做获取信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的还很少。为此,我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构建基于网络环境小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简称网络探究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构成与特点

这里所要构建的是网络探究教学的一般模式,为教师在网络环境中结合各学科教学实际进行网络探究教学提供一个最基本的教学活动框架。同时,一般模式也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各种变式或结合各科教学构建更具体的教学模式留有充分余地。

1.模式构成

网络探究教学模式,所赖以建立的教学理论是信息传播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设计以“教”为中心,两者各有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取代或否定,因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因此教学设计要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网络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去影响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为学生的网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要为学生网络探究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在具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要科学有效、方便快捷,服务于学生网络探究学习。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情感、观念和思想,实现教学相长、情智共生。

鉴于此,我们对各学科、各类型的网络探究教学活动进行大量考察,深入研究,初步探索出网络探究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2.模式特点

网络探究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走进网络,学会探究。那么,它与其他教学模式究竟有何不同呢?

(1)网络探究教学模式充分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互动关系,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协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动态生成。

(2)网络探究教学模式清晰凸显了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构建模式时,我们以认知过程作为基本参照系,形成了从教学目标确立、探究内容选择到探究过程推进直至探究评价这样一条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认知线索。在这一认知线索中,网络技术成为每一环节关注的重点,既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又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有力的工具。

(3)网络探究教学模式全面认识了网络探究教学时空。探究不局限于课内,还要向课外延伸,因为课堂的时间是有限和短暂的,课外才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大课堂。课内,教师若能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指导学生探究,形成网络探究的方法和技能,课外通过有意识的运用则能使之成为一种能力和策略。

(4)网络探究教学模式准确揭示了学生网络探究能力的内涵,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具体的标准,有利于教师把握网络探究的本质和方向。网络探究教学要关注学生引疑质疑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交流、讨论能力和判断、归纳能力等。在强调学生个体独立钻研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群体合作研讨。

二、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是否理想,不在于实施模式时的局部操作和个别方法运用得如何,而取决于对这一教学模式核心思想的完整把握,以及在操作中一以贯之的全面彻底的体现。为了保证教师在实施网络探究教学模式是始终紧紧围绕“让学生走进网络,学会探究”这一核心思想,真正抓住其精神实质,我们在教学实践的研究中提炼出以下实施策略。

1.创设良好的网络探究环境

探究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主要包括持久活跃的探究氛围和畅通便捷的网络。

(1)形成持久活跃的探究氛围是增强学生探究意识的良好环境动因。长期处于具有积极探究习惯和传统的群体之中的个体,自然会形成较之其他群体之中的个体更强的探究意识。

(2)提供畅通便捷的网络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良好物质条件。经常遨游于网络世界,独立探究问题并与群体共享思维成果的个体,自然会形成较之其他群体之中的个体更强的探究能力。

2.设计有意义的网络探究过程

探究源于问题。有意义的探究教学表现为:探究问题具有潜在意义;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有意义的;内化过程有意义的。

(1)引发问题。要让网络探究过程变得有意义,首先要使问题有意义。一是基于课本的问题,二是基于网络拓展性学习中的问题,三是基于社会生活的问题,四是基于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把学习内容巧妙的转化为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相应的问题意识。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究和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究、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把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鼓励他们运用网络大胆探究,既重视个体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又不忽视集体研讨的意义,从而推动网络探究向纵深发展。

(3)及时激励。探究不是简单的模仿,需要调动一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向着个体的未知领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离不开教师的恰当点拨,也不离开教师的及时激励。既要对学生认知结果进行反馈,又要对其参与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既要有评价性反馈,又要有调整性反馈。通过反馈保持和提高学生网络探究的主体积极性,通过激励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特长及潜能。

3.拓展广阔的网络探究天地

探究并不局限于课堂。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范围已拓展到课堂之外的生活。教师应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提供学生充分的课外时间,充分发挥专题学科网站的作用,在聊天室或通过发电子邮件的形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网上交流各自对共同关心的问题的看法。也许学生关注的问题超出了教材,只要它有价值,我们就应该热情鼓励,因为问题的价值已超出了探究本身,它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应付学校以外世界的准备。

[1] 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导论[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葛文庭,本科,中教高级,校长。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模式过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