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视野下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路径寻绎

2011-12-07 06:26吕旭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社会化武术青少年

吕旭涛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社会化视野下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路径寻绎

吕旭涛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使青少年传承本土传统文化、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的主题。在描述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化视野对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路径提出思考。研究认为:青少年是传承武术文化的主体;我国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传承现状令人堪忧;传承路径单一是影响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社会化理论,提出应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以及同辈团体等多方面拓展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路径,使得武术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社会化;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

1 青少年:武术文化传承的主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传统文化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危机。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专门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该活动旨在对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进行保护。胡锦涛同志更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1]。”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武术文化中强调的尊师、守信、勇敢、仗义,“仁、义、礼、信、勇”是武术文化的本质内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学习武术对于青少年传承民族文化意义重大。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人,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2]。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使青少年传承本土传统文化、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2 盛名难副: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现状

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同样,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思想也最容易受到干扰。目前我国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很多青少年缺乏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常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淡薄[3]。我国教育部在1956年就将武术作为体育课内容列入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然而,由于教育体制、文化传播等方面因素,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并不如当初设计的那么理想,以至于武术课在很多中小学“名存实亡”[4]。近期,《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52所普通中小学的武术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很不乐观[5-6]。可见,我国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现状非常令人担忧。

3 路径单一: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瓶颈

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民族继往开来的希望,如果传统文化没有在青少年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国家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未来便会丧失方向。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传承传统文化精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成为当下的重大课题[7]。武术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而传承路径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信息化社会,青少年已经难以再向以前一样单单从学校这一路径接受外部信息,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各种信息。与中国相似,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都会面对本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的局面,他们的很多做法非常值得借鉴。以韩国为例,韩国作为东亚国家一直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上世纪70-80年代在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民族传统文化面临了巨大的冲击。他们在政府政策指领下,充分调动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通过多种途径(传媒、校园、家庭、社区等)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注重培养青少年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当中来。反观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青少年主要是通过学校这一正规途径接触武术,传媒、家庭、社区等路径则完全处于自发的状态,没有形成良性整体。因此,我们应将青少年视为社会的一部分,通过社会各种渠道对其进行影响[8]。

4 社会化: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新视野

文化属于社会习得方面,而非继承。儿童或其他社会新成员学习他们那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被称为社会化[9]。社会化是文化世代相传的主要渠道。社会化发生在两个宽泛的阶段,涉及许多不同的社会化机构。社会化机构是社会化的重大过程发生的群体或社会背景。学校、同辈群体、组织、媒体,最后是工作单位,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力量[10]。在这些环境中的社会互动,帮助人们学习组成其文化模式的价值观、规范和信仰。从社会化理论视角出发,我们不应将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途径局限于校园,而应通过政府政策的引领,将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传承拓展到整个社会,发动社会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武术文化的宣传,进而激发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需求。

4.1 家庭: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基础路径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与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生活群体。对青少年而言,家庭是不可选择的,是一般情况下无法摆脱的生存环境。人一出生就在家庭中生活,度过他的婴儿期、童年期和少年期[11]。家庭是一个小的初级群体,其成员之间的面对面接触,青少年行动得到密切的注视。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诸方面中,最为重要的是价值观的社会化,青少年价值观的习得首先来自家庭。价值观的获得和内化能使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更具主动性、积极性。青少年最初的学习是通过成人的奖励和惩罚、鼓励和禁止进行的,成人借助于这些手段来培养具有合乎期望的意识和行为。有研究指出,家庭背景中的许多因素对学生品德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家庭背景的影响具有相当程度的恒常性和固着性。中国社会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相对西方而言家庭观念较强,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父母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都会对青少年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今,我们的全民健身计划提出了家庭体育的口号,就是希望拓展家庭这个社会基层组织的体育参与来扩大体育人口。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倡导家庭来传承武术文化,强调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家庭中传承的重要性。让武术文化深入家庭文化、让武术融入家庭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真正使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

4.2 学校: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主导路径

青少年正值学龄,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学校度过。在学校中他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机构,其宗旨是供青少年获得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专门技能和价值观念。与家庭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不同,学校首先把他们置于非亲人的直接管辖之下,把他们从充满亲密关系、自由自在的家庭转换到另一个有纪律约束的陌生环境里。学校生活减少了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从而使他们与家庭之外的更广大的社会建立起新的联系。学校较之其他传承路径更为正式,它具备系统性强、组织性高的特点,这使得学校在对学生个人理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方面,以及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12]。在我国,武术进入校园的时间远远早于京剧、昆曲,学校武术教育很早就受到了政府的重视。1956年教育部正式将武术课列入学校体育教育内容[13-14]。目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逐步形成了包括基础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完整体系。但问题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普遍缺乏对武术课的兴趣,他们宁愿把业余时间花费在韩国跆拳道而非中国武术。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对武术课兴趣的缺失呢?笔者认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挖掘。勿庸置疑,学生对武术文化是有兴趣的,但他们往往认为学校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与其想象的武术相差很远,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且缺乏挑战性。因此,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应充分挖掘学生兴趣,从学生需求出发进行教育。文化的传承强调的是精神方面的学习,而非学习技艺。另外,武术文化所体现的诸如仁、义、礼、智、信等文化精神是与我国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一致的。例如,像武术家霍元甲的爱国主义精神完全可以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因此,学校作为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正式途径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今后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应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注重对青少年兴趣的挖掘。与此同时,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也可以将武术作为重要途径进行宣传。只有青少年产生学习武术文化的欲望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中国武术文化才可以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

4.3 大众传媒: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新路径

纵观人的一生,在成长期所受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说来,家庭、邻里和学校被认为是成长过程中产生重大作用的因素,千百年来的实例也证明确实如此。但是,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社会,影响人成长的因素又突现了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社会的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指的是传到广大人群之中并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传播方式,尤其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社会化中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5]。在社会生活模式和科技水平不同的背景下,主要社会传媒的工具也不尽相同,接受信息的内容与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法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现代社会传媒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强,大有超过家庭、邻里和学校的趋势。我们若想在全社会呼吁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必须重视传媒的作用。现今,青少年接触西方文化大都通过传媒,我们无法回避这个事实,在挑战面前我们应该勇于面对。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2005年11月,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端午祭“申遗”成功后,韩国还拟将“韩医”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16]。借鉴韩国申报端午祭的经验,我国的大众传媒应加大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大众传媒应呼吁社会珍惜武术文化,在此基础上加大武术文化的宣传。对于青少年,我们希望他们接触到的不止是西方文化,而是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并举,在此基础上我们相信他们会做出理性的判断,会站在理性的角度扛起民族文化的大旗。

4.4 同辈群体:交互影响的传承路径

同辈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它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小群体,群体的成员一般在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彼此之间有着很大的影响[9]。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不仅能学到必要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还能得到团体生活的体验和锻炼,取得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个过程是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理学家观察发现,在群体中即使没有共同和有意义的任务,也会自发地形成某种共同的目标行为。英国心理学家拜恩称此现象为“基本假定”,主要通过依赖、争斗与逃逸等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引导发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同辈群体,既要认识到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注意研究青少年同辈群体形成的规律,及时地了解青少年中各种同辈群体的类型和性质,以充分引导发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我国,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西化的很严重,吃的是西式快餐、穿的是NIKE、ADIDAS、喝的是可口可乐、玩的是网络游戏、运动的是西方体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应使青少年认识到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武术文化的重要性。社会应重视对学校、社区等区域形成的一些文化、体育类社团以及一些松散的同辈群体引导。

[1]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光明日报,2007-12-04.

[2]乔晓光.活态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150-152.

[3]王玉强,苏春华.青少年传统文化现状及教育途径探析[J].财经界,2006(5):246.

[4]康戈武.从全球化视角探讨武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17.

[5]《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3):82-83.

[6]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13(3):76-79.

[7]传承文化遗产,创网络文明新风[EB/OL].http://edu.qq.com/ a/20060918/000340.htm.

[8]王龙飞,陈世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27.

[9]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95-197.

[10]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6-37.

[11]杨昌勇.教育社会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45-248.

[1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2.

[13]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

[14]《关于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改革学校武术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J].中华武术,2005(4):5.

[15]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6-158.

Search for Paths to the Youth’s Inheritance of Wushu Culture

LÜ Xutao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Henan,China)

Along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how to develop the economy,effectively enable young people to inherit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and pass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come the issuein contemporary China just asin many other countries.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youth’s inheritance of Wushu,this paper initials a research of the paths to the youth’s inheritance of Wushu from a perspective of socialization.Research holds the young the pillar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ulture of Wushu,b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heritance is worrying,are while the lack of path to the inheritance accounts for the main factor of this situation.Based on this fact and the socialized theory,this research holds that in order to pass the culture of Wushu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more paths including families,schools,and mass media should be opened up.

socialization;youth;inheritance;Wushu culture

G852

A

1004-0560(2011)04-0136-02

2011-05-22;

2011-06-25

吕旭涛(1976-),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

责任编辑:乔艳春

◂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社会化武术青少年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