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防治外伤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1-12-09 08:04黄荣萍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药剂科756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20期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预防性

黄荣萍 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756000

外伤性脑梗死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重要的继发性损害因素,早期发现和治疗外伤性脑梗死有可能进一步减轻颅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提高治疗效果[1]。随着螺旋CT和MRI检查的普及,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发现越来越多,但如何防治外伤性脑梗死仍是临床研究的难题,本院2005-2010年共58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防治外伤性脑梗死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男37例,女21例,平均年龄47.2(14~69)岁。其中车祸伤36例,坠落伤12例,钝物击伤6例,摔伤4例。26例脑梗死均为本院螺旋CT发现并经再次螺旋CT和MRI证实。32例预防性用药患者首次螺旋CT均发现包括蛛网膜腔出血、硬膜下出血、脑内出血及脑挫伤在内的损伤出血,其中13例复查发现脑梗死。

1.2 临床表现 伤后有意识障碍42例,双侧瞳孔散大6例,一侧瞳孔散大9例,一侧肢体活动障碍23例,偏身感觉障碍18例,语言障碍15例,头痛、呕吐22例;GCS评分:13~15分8例,9~12分19例,5~8分20例,3~5分11例;发现脑梗死时间:伤后6h内2例,12h内8例,24h内20例,24h以上9例。

1.3 CT和MRI检查 CT和MRI发现脑梗死及原发性脑损害表现,基底节区脑梗死17例,额颞顶区10例,颞区7例,顶区2例,枕区1例,小脑区1例。主要损伤:急性硬膜下血肿14例,脑内血肿脑挫伤31例,脑挫伤16例,颞枕硬膜外血肿4例,蛛网膜腔出血3例,其中颅内复合损伤13例,合并蛛网膜腔出血37例,侧裂区周围损伤出血28例,而且37例蛛网膜腔出血中有29例为本院螺旋CT发现。

1.4 治疗及结果 所有病例在积极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26例脑梗死患者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2次/d,15d为1个疗程。预防性治疗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脑梗死治疗用药6h内5例,12h内13例,24h内8例。预防性用药伤后或术后6h内19例,12h内13例。脑梗死26例中恢复良好19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1例。预防性使用32例中出现脑梗死13例,脑出血增加1例,未出现脑梗死18例;13例脑梗死病例,其中恢复良好11例,中残1例,重残1例。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及特点 外伤性脑梗死发病隐匿,易漏诊、误诊,一般认为其发病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头部受暴力打击后致血管壁损伤,引起脑血管痉挛,继发性血栓形成;(2)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脑血管扭曲移位、牵拉、嵌压等,血管壁压力增加,血流缓慢甚至中断,致供血区组织缺血坏死;(3)脑外伤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形成微血栓,小栓子还可脱落引起血管远端栓塞;(4)颅脑手术操作可加重脑水肿或刺激脑血管,引起小血管反射性收缩痉挛,形成局灶脑缺血坏死[2]。本组病例均发现与这些因素相关的损伤出现,尤其表现蛛网膜腔出血及侧裂周围损伤后高发,而且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比例更高,这与研究指出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脑梗死发病可达13.7%~15.5%[3]的观点一致。

2.2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 外伤性脑梗死在中医学中属淤症,为血淤阻塞经脉所致,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是国内第一个含丹参素和川芎嗪单体的小输液剂型,每100ml中含盐酸川芎嗪100mg,丹参素20mg,具有活血化淤,通脉养心,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减轻缺血引起的脑水肿,拮抗缺血后脑组织单胺类介质、兴奋性氨基酸的异常变化,抗氧化,抗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作用。同时其作用温和,并发症少,临床使用安全。本组预防性用药仅1例颅内复合损伤出现出血。

2.3 早期诊断 外伤性脑梗死常常与其他颅脑损伤并存,且早期CT表现常为阴性或受干扰,因此早期诊断外伤性脑梗死关键在于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时的影像复查,本组的经验显示高分辨率的螺旋CT能及时发现病变征象且非常适合伤情重者。同时对于易出现脑梗死的损伤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尤其是侧裂区的损伤更须提高警惕,而且对此类损伤提倡早期预防性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实践证明SAH的主要部位同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部位相一致或有明显的相邻关系,出血量多的SAH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较出血量少的患者要高。文献[4]亦指出脑梗死是否并发脑出血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有脑出血者存活率仅为55%,而无脑出血者为80%。

2.4 早期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防治外伤性脑梗死的意义及早预防治疗外伤性脑梗死,寻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病理损伤及其一系列病变的有效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不仅具有改善微循环等全身性的作用,更具有针对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增加脑组织ATP含量,减轻缺血引起的脑水肿,拮抗缺血后脑组织的单胺类介质、减少脑缺血时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更快恢复的功能。因此,非常适合早期防治外伤性脑梗死。齐晓飞[5]报道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35例,

有效率88.6%。本组早期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防治外伤性脑梗死,有效率93.1%,提示对于易出现脑梗死的损伤,早期预防性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更有意义。

[1] 田辉,吴铁军,张连群,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利用率的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4):223-225.

[2] 黄栋堂,吴芬培,罗民新,等.脑外伤后脑梗死43例诊疗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10(4):225.

[3] 单爱军,吴耀晨,陈建良,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对策〔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12):715-718.

[4] Wagner S,Schnippering H,Aschoff A,et al.Suboptimum hemicraniectomy as a cause of additional cerebral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infarct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J〕.Neurosurg,2001,94:693-696.

[5] 齐晓飞,贺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7,2(4):212.

猜你喜欢
外伤性蛛网膜预防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流程管理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剧烈头痛?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