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始景阳鸡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11-12-09 14:48谭明轩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10期
关键词:建始县畜牧养殖

谭明轩

(湖北省建始县畜牧兽医局 湖北建始 445300)

2009年景阳鸡列入国家遗传资源名录,是目前国内稀有的肉用型地方家禽品种,因原产于湖北省建始县景阳镇而得名。据《建始县志》记载,清末光绪年间的1893年,比利时传教士在景阳河建立天主教堂时,带入鸡种,在当地饲养,并与本地鸡杂交繁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形成了“红冠、绿耳、乌皮、黑脚、粟麻、个大”的鲜明品种特征。1953年就被列入全省肉蛋兼用型优良鸡种。又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选育,特别是近十年来的保种培育,景阳鸡已具有个体大、耐粗饲、适应性强、产肉多、肉质好和味道鲜等特点,并具有滋补保健功能。2003年经全国禽类专家组现场普查,评审认定为湖北省地方优质禽品种,并载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命名为“景阳鸡”;2007年获国家原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通过景阳鸡遗传资源鉴定,列入国家遗传资源名录。同年景阳鸡被评定为湖北省名牌产品。目前,建始县人民政府和畜牧兽医业务部门正在制订、完善及推行发展特色景阳鸡产业的一系列举措。拟到2015年将景阳鸡发展到出笼1000万只,产值过5亿元。

1 景阳鸡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

建始县版图面积2600余千米2,境内“八山半水分半田”,辖5乡5镇,407个村,总人口51万,其中农业人口43万余人。近年来,我县畜牧业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指导下发展很快,我县肉类总产量已达5.1万吨,畜牧业总产值7.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3%。去年以来,恩施自治州州委书记肖旭明、州长杨天然都对景阳鸡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批示。建始县委、县政府及州畜牧兽医局对景阳鸡的发展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组织召开了景阳鸡产业专题研讨会,县长庞红艳亲自到景阳鸡产地调研,分管副县长费东海多次到景阳鸡产地,到畜牧兽医局研究督办景阳鸡产业发展。县政府正在研究更加有力、更加宽松的景阳鸡发展措施和发展政策。

为合理保护利用这一地方品种资源优势,建始县人民政府2003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景阳鸡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通知》,在国家、省、州各级政府和农业部、省、州各级畜牧兽医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大了景阳鸡遗传资源的保护力度。产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在品种资源保护,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利用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1 加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 为合理保护、利用景阳鸡遗传资源,2003年将景阳鸡原产地大树垭村、双寨子村、龙家坝村和孙家坪村划为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景阳鸡进行普查、登记,禁止外来鸡种进入,并采取群选法等系列措施,保护遗传资源,为景阳鸡的选育、培育和景阳鸡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确定了选育目标 根据景阳鸡的品种特征、生产性能和市场要求,参照华中农业大学对景阳鸡肉用性能、肉品品质和营养物质的检测鉴定,确定了体重、生长发育、饲料报酬、肌间脂肪、风味物质含量、产蛋性能和羽色等重点培育目标,并通过采取系列措施确保选育目标的实现。一是建立景阳鸡原种场,采取闭锁繁殖,群体继代选育,分粟麻、黄麻2个品种建立保种等,开展选育,今年以来,我们又根据全国景阳鸡遗传资源鉴定委员会专家的建议,突出定向培育粟麻羽色,进一步固定景阳鸡的品种特征。二是在景阳鸡自然保护区,采取群选法,突出个体定向选择。三是建立景阳鸡扩繁场,根据市场需要对其生产性能、产肉性能进行定向选择培育。

1.3 建立了规模养殖基地 近年来,景阳鸡的发展紧紧围绕“以建立原种场为核心,以扩大繁殖群为重点,以建始县青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以场+公司+基地+农户”和“三提供一回收”的工作思路,加大了景阳鸡的保护与产业发展力度,目前已发展专业村21个,培养养殖专业户2400个,重点户61户,散养户7500户,基地景阳鸡常年饲养规模达到55万只,2009年出笼商品鸡39万只,一大批养殖户因饲养景阳鸡脱贫致富。

1.4 实施了综合开发 近年来,我县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撑的基础上,县人民政府专项投资100多万元,用于开展景阳鸡种源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壮大景阳鸡产业,打造景阳鸡品牌。一是开展无公害产地产品双认证。目前景阳鸡产地已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地认证,景阳鸡活鸡,景阳鸡鸡肉,景阳鸡鸡蛋已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二是制定了景阳鸡、景阳鸡鸡蛋等系列省级地方标准,并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年公布实施。三是开展了景阳鸡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申报,经过严格审定,目前景阳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认证和公告。相关保护措施正在制定。四是开展了景阳鸡烹调技术研讨,在鄂菜烹饪大赛上,景阳鸡热菜荣获了银奖。五是认真开展了景阳鸡保种、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一大批科技成果先后在省、州和县获奖。六是开展了产品深加工,目前,我县景阳镇已建成屠宰加工生产线一条,速冻库60米3,年屠宰加工生产能力100万只,2009年加工屠宰景阳鸡白条冻鸡近600吨。七是市场开发初见成效,景阳鸡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滚动播放后,全国各地反响很大,联系景阳鸡产品,了解景阳鸡购种饲养和到产区调研寻求合作的厂商络绎不绝。目前,景阳鸡已远销深圳、广州、武汉、宜昌和重庆等大中城市及州内市场,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景阳鸡产业已纳入省级标准化板块基地建设项目。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虽然在景阳鸡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产业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目前景阳鸡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保种力度不够,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撑 景阳鸡遗传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投资大,由于目前项目支撑少,资金投入有限,技术力量缺乏,保种工作未能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要求组织实施到位。

2.2 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思路不清 没有具体规划和强有力的产业发展措施,使景阳鸡产业处于无序发展状态。

2.3 龙头企业自身实力弱,带动力不强 现有龙头企业自身实力、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有限。基地投入不足,运作机制不活。加上同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户配合协调欠缺,难以发挥带动作用。

2.4 资源管理不规范,缺乏政府主导和共享机制景阳鸡已列入国家遗传资源名录,是我州唯一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禽类品种,但“景阳鸡”存在一品多名,注册经营不规范,导致从事景阳鸡生产、开发及打造品牌过程受到诸多限制,作为一种公共的地方品种资源,无法做到资源共享。

2.5 生产发展不规范,缺乏统一的饲养标准 目前,景阳鸡养殖规模小而散,没有一套科学、统一的养殖标准、规模养殖模式和疫病防控技术标准以及与之发展相配套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3 对景阳鸡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3.1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要把景阳鸡产业作为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的特色支柱产业和确保“十二五”恩施州百亿元畜牧产业计划实现的新的产业增长点,作为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强镇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排除一切争议,齐心协力谋发展。县人民政府要成立景阳鸡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出台更加强有力的景阳鸡产业发展方案和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好景阳鸡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畜牧兽医部门要成立景阳鸡保种与开发利用专家组,加大科研力度,明确责任单位,完善工作责任,加快队伍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景阳鸡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2 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养殖系列标准与技术规范 要由县政府牵头,组织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各乡镇政府及相关单位,面向全县、全州发展的战略思想,制定景阳鸡近期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经专家科学论证后,组织实施。特别是要科学制定今后5年、10年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列好实施的时间表和任务目标,并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同时,畜牧兽医业务部门要组织技术专家,加强饲养生产技术标准、规模养殖模式及疫病防控等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与运用。

3.3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资源管理 要按照县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强化保护区内遗传资源的保护。要在加大科研力度、切实保护景阳鸡遗传资源、落实保种方案和依法强制性禁止其他鸡种引入杂交等方面着力,同时开展提纯复壮,采取原种场与农户相结合的办法,完善景阳鸡繁殖体系,建立景阳鸡良种档案。县政府要对景阳鸡原种保护实行补贴并纳入财政预算,并要加大项目的争取实施力度。另外,要规范资源管理,按照国家公共资源共享的原则,县人民政府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理顺“景阳鸡”商标注册登记行为,使之作为公共品种资源,规范管理、合理利用,为景阳鸡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3.4 整合资源,加快产业发展 一是要抓好现有资源的整合,完善“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规模养殖场)”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一切有利因素,全方位抓好景阳鸡产业的发展。二是要认真抓好景阳鸡原种场、扩繁场建设,使其在保种、提纯复壮、选育和培育方面发展更重要作用。三是要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州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根据景阳鸡产地和建始县、恩施州的实际,制定饲养、生产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不同饲养规模的标准化养殖模式,搞好养殖经济核算,建立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大力发展标准化和适度规模生产。四是要下大工夫、花大力气,加强景阳鸡科学养殖、技术推广和疫病防控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景阳鸡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大力推行后,对我县现有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和疫病防控队伍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必须加大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完善防控体系,才能有效保障景阳鸡产业的健康发展。

3.5 加大市场开发和品牌创建力度,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 景阳鸡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特色养殖产业,市场开发,品牌创建,精深加工,是景阳鸡产业健康发展的生命。一是要按照工业化发展理念,发展景阳鸡产业,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新产品,开展精深加工,创建名优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景阳鸡产业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确保景阳鸡养销对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这是景阳鸡产业目前发展的瓶颈问题,要通过媒体和相关部门,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引进大中型实力企业,作为景阳鸡发展的龙头企业,采取联合、兼并、收购和独资等形式,努力开展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市场,推进景阳鸡产业化经营。四是要加强项目建设,要按照国家关于良种保护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立项建设,多渠道增加对景阳鸡产业的投入。

总之,景阳鸡这一全国稀有肉用型地方品种的保种、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各级政府把景阳鸡产业作为我县、我州的特色朝阳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和畜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作为畜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出台更加有力更加具体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并有效保障相关投入,同时畜牧兽医业务部门,努力加大保种科研力度,不断建立健全饲养、生产技术标准,努力加强技术推广、疫病防控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景阳鸡产业化发展才会事半而功倍。

猜你喜欢
建始县畜牧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省“616”工程对口支援建始县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