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肉用种公鸡生产性能的管理措施

2011-12-10 06:46赵昌喜
养殖与饲料 2011年10期
关键词:供料种鸡公鸡

赵昌喜

江苏省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36

虽然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此项技术大多广泛应用于蛋用型和轻型种用鸡的饲养。目前,大部分肉用种鸡仍然采用自然交配的方式,而种公鸡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高低,因此种公鸡的饲养是整个肉用种鸡饲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实际生产,提出了提高肉用种公鸡生产性能的几项管理措施。

肉用种鸡的饲养方式一般为平养式,细分有地面厚垫料式平养、高床漏缝地板式平养、“一高一低”或“两高一低”式平养等,其中,“一高一低”或“两高一低”式平养实际是地面厚垫料式平养和高床漏缝地板式平养的结合。传统饲养模式是公、母鸡不分饲,公鸡按1∶6~8的比例混于母鸡群中,同槽采食相同营养水平的饲料。现代饲养模式则与之相反,公、母鸡分饲,分别供应适宜其生理特点的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

1 肉用种鸡传统饲养模式

传统肉用种鸡饲养模式也称混合饲养模式,饲养粗放、管理简单,存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饲养模式更多的是为了适应母鸡的需要,以控制其体重和产蛋率,而公鸡则会造成超重和脚、腿部疾病多发。

生产期的肉用种公鸡对蛋白质的需求(11%~12%)要显著低于种母鸡,因此蛋白质含量15%~16%的母鸡日粮对于已经性成熟的公鸡及其精液的生产是非常不利的。有研究证明,饲喂11.46%蛋白质水平饲料的公鸡,比饲喂15.60%蛋白质水平的公鸡,种蛋孵化率提高约2.50%。

公、母鸡同槽采食时,公鸡明显占有优势,可以吃到更多的饲料,其结果是公鸡超重过肥、母鸡营养不良。超重过肥的公鸡脚、腿部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的公鸡,影响公鸡的配种效率,导致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

2 肉用种鸡现代饲养模式

现代肉用种鸡饲养模式也称公母鸡分饲模式,饲养科学、管理精细,对于充分发挥种公鸡的性能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肉用种鸡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发挥其最大生产性能、尽可能多的提供健康苗鸡,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证公、母鸡都能保持最佳生产状态。但是,肉用种鸡的平养模式却是要求公、母鸡混群饲养、自然交配,因此,在饲养管理措施上就必须作出必要的调整。

1)缩小母鸡饲槽格栅间距,防止公鸡采食母鸡饲料。利用公鸡头部比母鸡大的特点,适当缩小母鸡饲槽格栅的间距至宽5.0cm、高6.4cm左右,就能将成年公鸡拒于母鸡饲槽之外,以达到防止公鸡采食母鸡饲料的目的。

2)调整公鸡饲槽高度,防止母鸡采食公鸡饲料。利用母鸡体型比公鸡矮小的特点,适当提高公鸡饲槽至比母鸡饲槽高45cm左右的高度,就可以实现公鸡正常采食、母鸡采食不到公鸡饲料。

3)提供充足饲料槽位,保证全部公鸡同时采食。由于肉用种公鸡采用的是高度限制饲喂饲养方式,通常要求公鸡在供料后30~45min吃完饲料,因此必须为公鸡提供足够的采食槽位,以达到全部公鸡同时采食、避免“弱食强吃”的目的。

4)调整饲料供应系统,保证饲槽能够同时供料。保证饲槽能够同时供料与保证全部公鸡能够同时采食的作用类似、重要度相同。操作时要求供料同步、分布均匀,如果使用料桶,每个料桶必须供给相同数量的饲料,使每只公鸡都有采食自己份额饲料的时间和机会。

5)准确统计公鸡数,精确称量供料量。每只种公鸡的总饲料采食量对于维持其适宜的体重是十分重要的,而适宜体重是种公鸡发挥良好性能的保证。因此,需要根据公鸡的不同日龄、不同体重不断调整饲料供应量,这就要求准确掌握公鸡数量、校准称量工具,以精确控制饲料供应量。

6)避免浪费,为种公鸡提供适宜营养水平的饲料。生产期种公鸡饲料要求的蛋白质水平远低于种母鸡,这也是公、母分饲的依据之所在。所以,为种公鸡提供适宜营养水平的饲料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提高种公鸡的生产性能,而且在蛋白质饲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当前,有着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除上述几项措施之外,对于肉用种公鸡的管理,还要注意适时适度断喙、及时剔除有腿脚疾患的公鸡、注意鸡舍通风换气、防暑防寒等,饲养者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用心体会、谨慎实施。

猜你喜欢
供料种鸡公鸡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分离设备清理的优化方法
两只公鸡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让英语写作“主动”起来
橡胶注射成型技术工艺研究及趋势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