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鬼马媳妇水晶心

2011-12-10 03:15亚男
女友·花园 2011年7期
关键词:海清蜗居双面胶

亚男

“海清”寓意通透纯净,寄希望于自己可以心无杂念地往最爱的领域里冲刺。这个叫了近十年的名字——海清,终于以“大器晚成”之态让观众记住。她坚持,她认真,她是一个“幸运”的平凡人,因为她有家人的理解;她快乐,她勇敢,她是一个热爱表演的名演员,因为她觉得每出戏都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她不爱穿高跟鞋,她喜欢短发,她说她可以“走艳星路线”,同时又“逼”大伙和她一起打哈欠!这样的海清,你了解吗?

她是平凡人

荧屏上的海清,演得最多、最被人们熟知的角色是媳妇,因此得了一个“媳妇专业户”的称呼。从《双面胶》《蜗居》到《媳妇的美好时代》,演戏对于今年32岁的海清来讲已是轻车熟路。她用演技征服了观众,荧屏上她是郭海萍、毛豆豆,是老百姓熟悉的泼辣、凌厉的“媳妇儿”,而离开镜头,她变回一个普通女人,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

要面面兼顾的确不易,大家都夸海清做得好,她却说:“我觉得好不好这个事情吧,不能自夸,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能让观众先入为主觉得是我处理得特别好。不是的,大家都是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处理,就会做媳妇的。如果只是从外界来看我付出了努力,但事实未必是这样,这样的事我不会做。我身边很多人处理的事情比我复杂多了,我已经很幸运了。”

“早上起来把孩子叫醒,再不起来就打屁股,吃了中午饭,跟家人出去溜达溜达,然后吃个晚饭,看张碟,睡个舒服觉。”这就是海清规划的完美的一天,采访的间隙海清像小孩子要糖一样在跟经纪人要自己的时间,“我有好多账单没交了'该充费的要充费了。房子买了到现在还没装修好!”拍摄约在下午两点半,海清很早就到了,坐在沙发上一边有条不紊地打电话处理各种私事,一边和善地和每个工作人员打招呼c我问她是否觉得人来人往太过纷扰,她是否也总是这么忙碌,海清却说:“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以一种66岁的老太太的心态。试想如果你现在已经66岁了,你还有什么好怕的呢?你没什么好怕的了,以后所有的每一天都可以用来安排你想做的事情。”

身处娱乐圈,海清经历过事业的大起大伏,对于家庭婚姻生活,她多数是闭口不提。“对于家庭生活,我不想说什么,因为我不觉得把这分享出来对我或对观众有任何用处。演员的本职是演好戏,把生活过多地摆上台面,在我眼里是没有羞耻心的行为。”事业如日中天的今天,海清依然能保有这份坚持和自我保护,她归结为:“我的生活比较简单!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和支持,不然我做不到今天!”

她是名演员

《蜗居》过后,海清发现手机“不对”了。有次进组一天,回头一翻电话,六百多个未接来电!她吓了一跳。她还发现已经不能随便出门了——她已经有近一年没有独自出门逛过超市了,就算出门,也得把帽檐压低!海清确实是红了。曾经北漂的南京姑娘,经过了《双面胶》《王贵和安娜》的急速上坡,到《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的这两大高峰,再到《黎明之前》和电影《赵氏孤儿》的添砖加瓦,“海清”成了家喻户晓、深入民心的名字。老百姓对她“媳妇专业户”的爱称也印证了她的红。

对于这个朴素的称呼,她这么认为,“演了这么多戏,观众能从中找到一些共性,能够认可,这对我来说是—种福气,也是—种和观众的缘分。我和观众的缘分在这一点上产生,我很珍惜。说到突破,作为演员,那肯定是有突破的,我也希望有更多面的东西。角色是希望有转型,但也不是很刻意,不是为了突破而突破,我只是接我喜欢的角色,但是每个角色必然和前面的不—样。”

海清热爱表演,所以她义无反顾地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她说戏剧给她带来的是一次次神奇的旅程,而也正是2008年拍摄的《王贵与安娜》让海清有了对人生巨大的感悟——十年可能就是一辈子。“我是第一次演这种角色,在三个月中“活”到六十多岁,看到自己的儿女,我很惊讶于生命的轮回,很惊讶于这种时光的穿梭,非常奇妙的旅程。尤其是有一天,《双面胶》的男演员演我的女婿。我已经演他妈妈了,我突然觉得,虽然这是戏,但是我们有几个人拿它当戏,有几个人拿它当生活,现实让我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而他扮演了那样子的角色,我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生活,就是很奇妙,奇妙到现实中有一个男人喊我妈。

表演给海清带来快乐,所以她不在乎去重复咀嚼同一类角色——媳妇。“当我演完《王贵与安娜》的时候,《蜗居》找到我,其实我觉得郭海萍和安娜身上有一些共同之处,又是一个作者写的,存在着一些雷同。有些语言表达方法和性格上都有雷同。但是我觉得这是个好剧本,我还是接了,事实证明没有太多的错。后来拍完《蜗居》以后,到《媳妇的美好时代》的时候,就有人劝我不要再接了,再演就真的成媳妇了'而且你肯定演不过《蜗居》里面的郭海萍,怎么可能有一个角色比这样一个市井的人还那什么。但是我想演一个我这样的人,所以我还是接了事实证明还是对的。我总结,剧本是什么样的,演员要有一个判断和选择,再就是演员对自己的认知,你想表达什么东西,要接什么样的角色,角色占一部分而你自己对角色、对人生的认知也占很大比例。”

她是小圈子意见领袖

海清的圈中好友特别多,大学同学黄海波更是一难得的“闺蜜”。两人都好吃,也都是厨艺高手,“拍《媳妇》的时候,我们隔三差五就做做饭。他就鸡翅啊、鸡蛋啊什么的,简单的。我就稍微费点儿力气,做点儿鱼,然后我‘妈,柏寒老师,包饺子,都一块做。我还炖棒骨给他们吃。还有那个羊蝎子!”问海波做饭质量怎么样,“海波啊,海波做菜啊,说实话,挺下饭的!他口味重。”老同学嘴下丝毫未留情,连夸带打!

虽然爱做,爱吃,可是海清说自己对三餐的要求听起来特别让人心疼,“我的吃饭不是为了吃好吃的,是一种工作,是个任务,为了补充能量,我没有什么胃口。”一顿平常不过的家常菜是海清的最爱,“今天中午我们在酒店里面谈事,我就特别没有出息没有品位地来了一碗牛肉面。”

拍摄现场海清总是能做出一些可爱的动作让大家开心,大家都说海清很适合喜剧,海清却很“正经”地表示:“我可以走艳星路线的!”在忙乱得水泼不进的拍摄间隙,海清还不忘给在场的某女介绍对象,而且丝毫不带拐弯地直切主题!面对求合照的小帅哥公关,她转身暗爽,“是吧!是吧!我老少通吃吧!”连摄影师都求饶,“你很烦诶,不要再逗我笑啦!”我们拍摄的最后一张大合影,就是海清同学强烈要求大家一起打哈欠的照片,她是连肢体语言都打得特别“投入”的那一个!

海清说没事的时候最喜欢看书,尤其是朋友推荐的书,不过她自喻是小蜗牛速度,偶尔有时候还会看看经书、历史书!“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有的事情不是特别有方向,好多事情不能够正确地处理,看书能够舒缓一些心绪,会从另外的角度看世界。”生活太过庞杂,除了看书舒解压力外,海清还有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就是发呆,因为“放空是一种很好的沉静方式”。

率直真性情的海青曾经在片场里恶整爱耍大牌的男演员,回头来看,“当初的行为有些幼稚、无知。但我不认为直接是不好的,而是要分场合、时间和人。你不可能改变任何人。你只能先把自己改变,看自己顺眼了,再去看别人就都顺眼了。你觉得别人做的不对,不好,除非你有更好的方式能让他意识到你说的是对的。如果你无法达到这个目的,而只是表达你的不满,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你的不满、你的抱怨,只是为了让自己舒服一些!”如今的海清不仅仅红了'而且更加成熟了,在她人生角色中,切换自如、张弛有度!

与海清的快问快答

Q:留了这么久固定发型,喜欢自己的短发吗?

A:我觉得我留短发长发都好看,哈哈。

Q:爱吃甜食吗?

A:我喜欢吃辣的!

Q:你觉得演员是一种特殊职业吗?

A:是个表述方式比较特殊的职业吧,就是表达出来会有很多人看到,作家的表达方式是他的文字,画家可能会描绘出一个沧桑老人的形象,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Q:还会想尝试话剧的演出吗?

A: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剧本我就会去。因为话剧是非常严谨、神圣的,我还是—直希望能做。希望能碰到好的机会,也是在等待。

Q:最近在看什么书?

A:心理建设方面的书,最近在看《苏小姐的婚事》。

Q:《媳妇》里毛豆豆这个角色和你像吗?

A:很像。我平时和她有很多一样的地方,不拘小节,不知道兜里有多少钱。

猜你喜欢
海清蜗居双面胶
熏衣草
我愿意死在舞台上
A Useful Calendar实用的日历
海清:年龄越大,越谦卑
谢谢
蜗居中“淘金”
不要蜗居我们的蜗居
我的“双面胶”老师
蜗居
蜗 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