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日本大地震对在日华侨华人未来发展走向的影响

2011-12-13 07:22鞠玉华
东南亚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外国人华侨华人

鞠玉华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广州510630)

论东日本大地震对在日华侨华人未来发展走向的影响

鞠玉华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广州510630)

东日本大地震;华侨华人走向;影响

3·11东日本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给在日华侨华人造成了新的迷茫和困惑。战后日本长期以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而为人称道,而现今的日本是否还是值得留恋的宜居之地?在日华侨华人面临着新的抉择。日本《中文导报》与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尽管感到在日本生活幸福的华侨华人的比例,与地震前相比,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但分析问卷结果,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留日学生减少、新华侨华人归国人数增多的现象,日本华侨华人社会将面临成长停滞或规模萎缩的可能。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还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截至2011年9月11日,已确认由震灾造成死亡15,782人、失踪4,086人,共计19,868人[1]。大震灾以后,在日华侨华人出现了“脱离日本”的潮流。按日本入国管理局的紧急统计,震后3周内离日的中国人为10万人。留学生、研修生、就学生、工作签证者、访问教授、日本人配偶及低龄子女是归国的主体,访日华人数目也降到历史最低。

地震后的“归国潮”,给在日华侨华人和留学生造成了新的迷茫和困惑。回国好?还是继续留在日本?何去何从,他们又面临着新的抉择。为了更全面了解和掌握在日华侨华人的生活状况和未来走向,日本华文报刊《中文导报》 (网络版)[2]曾在2011年5月份进行网络调查,笔者也对东京、京都、大阪等地的新华侨华人及留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取得了一些基本数据。

一 在日华侨华人的生活状况

日本法务省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在日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就学生、研修生、日本人配偶、不法滞在者、持有工作签证的中国人等为687,156人,占在日外国人人口总数的32.2%。同时,截至2010年底,取得日本国籍的中国人总数已达12,343人,非正常移民15,111人。因此,在日华侨华人可统计人口已达822,610人[3]。从2007年起,在日华侨华人首次超过在日韩国人和朝鲜人数量,跃居在日外国人的榜首,成为人数最多的外来族群。

根据调查数据,笔者归纳出在日华侨华人生活状况及生活意向,如下:

1.你觉得自己的收入、生活水平在日本社会属于哪个层次?

表1

以上调查显示,在日本华侨华人认为自己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高于一般水平的有25%,认为平于一般水平的有47%,两项加起来共占72%,而认为低于一般水平的有26%,回答不清楚的占2%。日本内阁府对全国20岁以上1万人的日本国民生活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的收入和生活高于一般生活水平的仅占0.7%,认为平于中等水平的占89.5%,而认为低于一般水平的是6.5%,不清楚的占3.3%。

根据表1,将在日华侨华人与日本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华侨华人中认为高于一般生活水平的比例高于日本人;认为平于一般收入水平的比例只是日本人的一半;认为低于一般生活水平的比例是日本人的4倍。日本人认为高于一般生活水平的仅占0.7%,低于一般生活水平的也只占6.5%。与华侨华人相比,日本人贫富差别较小。因此,日本国民普遍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属于“一亿中流”①20世纪60年代,日本进入高度经济成长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内阁府的“国民生活调查”显示:在1亿3千万人口中,大约有1亿国民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属于中流水平。此调查结果公布后,日本社会开始流行“一亿中流”的流行语,可以说“一亿中流”这种国民意识一直流传至今。参见日本网页,http://ja.wikipedia.org/wiki/%E4%B8%80%E5%84%84%E7%B7%8F%E4%B8%AD%E6%B5%81。而华侨华人认为高于一般水平的占25%,低于一般水平的达26%。因此,可以说在日华侨华人的贫富差别比较明显。

2.你觉得自己在日本生活幸福吗?

表2

结果显示,觉得“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在日华侨华人的46%;觉得“非常、比较、一般幸福”三项加起来的比例是75%,与表1中认为“高于、平于一般水平”的72%相差不大;觉得“不幸福”和“特别不幸福”的占23%,与表1中认为低于一般水平的26%也无太大差距。因此,可以说:收入水平和幸福感成正比。

3.2010年中国GDP已超越日本,两国经济整体状况的变化对你的生活规划是否有影响?

表3

调查显示,尽管中日两国经济整体状况在逐渐发生变化,在日华侨华人感到不受影响,未来继续留在日本的仍占73%,而更加坚定了回中国决心的人只占1/4左右。

从上述调查表反映出来的数据来看,在日华侨华人认为收入平于或高于一般水平的占72%;感到非常、比较、一般幸福的占75%;两国经济整体状况的变化对自己生活规划没有影响,未来继续留在日本的占73%,三项调查结果基本持平。因此可以说,由于在日华侨华人在日生活、工作日久,对日本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生活比较了解,对日本的复兴前途抱有信心,对日本的生活环境也比较满意。

通过分析问卷数据,笔者认为:这一结果与新华侨华人在日本所从事的职业及收入相关,也与日本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关。

日本总务省《在留外国人统计》显示,在日就职者中有2/3以上是原留学生,因而被认为是新移民的主体。在日本的外国人劳动者中,华侨华人在教授、艺术、研究、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企业内转勤、技能等十几种高级职业中,人数均居首位。笔者根据2009年日本法务省《在留外国人登陆统计》制作了表4。

表4 2009年在日中国人职业及占外国人总数比率统计表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09年,在日本居住、具有“教授”签证的外国人为8,295人,其中中国人为2,440人,占整体的29.4%。如果将归化日本国籍的华人教授统计在内,可能突破3,000人。同时,尚未将数量庞大,担任非常勤①日本大学中,教师分为“常勤”(じょうきん、fulltime)和“非常勤”(ひじょうきん、Part-time)两种,即:专职和非专职 (兼职)。讲师的华侨华人统计在内。

在日本的文化、科学技术、医疗等领域也活跃着很多华侨华人。正如表4中所显示的那样,日本在住外国人中,从事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的外国人总数为69,395人,其中,中国人为34,210人,占49.3%,几乎达到总人数的一半;外国人从事医学的人数为220人,其中,中国人为134人,占60.9%,达总人数的6成以上;从事技术工作的外国人为50,493人,其中,中国人为27,166人,占总数的53.8%;研究机构中的外国人学者为2,372人,其中,中国人研究者为936人,占总数的39.5%。从事技术、技能、教授、研究、国际业务工作的华侨华人,共计64,752人,占总数130,775人的49.6%。他们之中,在企业、国立研究机构担任主任研究员以上重要职务的达数百人之多。

从以上的数字可以看出,华侨华人的专业人才已经渐渐地融入日本主流社会,其中的一部分人还担当着重要的职务,从事着代表日本最高端科学技术的工作。他们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是一个善于起业、勇于创业的族群。相当多的华侨华人承担着日本企业对华商务、对华贸易的重任。他们凭借“高学历、高技能、高人脉”的“三高”优势,在激烈竞争的日本社会中取得了成功,成了日本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因此,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收入较高,生活较好。

然而,尽管赴日的新华侨华人身份、起点基本相同,但每个人所走过的道路不同,久而久之差距自然拉开。目前,在日华侨华人社会内部各阶层分化很明显,处于上层的人生活条件优裕,有些人可以直接和日本上层交流;也有处于底层、生活窘迫、尚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华侨华人。正如表1所示,贫富差别比较明显。因此,他们对未来走向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二 东日本大地震给在日华侨华人带来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日本一直经历着动荡徘徊的局面,长期政治混沌①近年来,日本首相频繁更换,除小泉纯一郎任期时间 (2001—2006)较长以外,几乎是一年一相。从1989到1998年,日本经历了十年九相,现在变成了一年一相。频繁换相,在日本有历史传统,从明治初期 (宪政)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到2011年8月30日当选的野田佳彦一共是95任62位,他们的平均在任期间其实只有一年零四个月左右。、经济低迷。东日本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等多重打击,对日本可谓是雪上加霜。对于在日华侨华人来说,同过去那个以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而著称的日本相比,现今的日本是否还是值得留恋的宜居之地?东日本大地震给日本华侨华人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在日华侨华人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经历了这场天灾和某种程度上的人祸之后,在日华侨华人对日本是否还有信心?调查结果如下:

4.你觉得未来30年,在哪里生活会更幸福?

表5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认为在日本生活幸福的华侨华人,地震前后的比例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认为在中国会更幸福的人增加了近一倍。

5.发生地震和核泄露后,你觉得日本今后的前途怎样?

表6

从表6中可以看出,55%的人选择“暂时衰落,过一段时间后会复兴”,21%的人回答称“受此激励,日本将取得更大发展”,两项回答加起来高达76%。这一结果反映:在日华侨华人对日本的复兴抱有信心。不过,也有13%的人认为“日本从此衰落,一蹶不振”,也有9%的人回答表示“日本没有外国的支持和帮助会比较麻烦”。总之,有3/4以上的华侨华人对日本的复兴抱有信心。

6.在日本生活,你现在最关心什么?

表7

表7的回答显示,在日华侨华人现在最关心的是“核污染”,占51%;其次为“经济景气”,占31%;两项加起来是82%。可见处于担忧、困惑中的华侨华人为数不少。其他选项中,关心“余震”的只有7%,显示了在岛国生存的华侨华人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已经习惯,不太担心了。尽管调查结果显示关心“生活质量”的人仅占5%,但并不能证明在日华侨华人不重视生活质量,而是应该说,日本社会比较重视生活质量,在日华侨华人在这一点上还是比较满意。关心政治改革的占3%,此结果反映出在日华侨华人对一直非常动荡徘徊的日本政局并不太关心和感兴趣,他们已经习惯了十年九相、近年来更是一年一相的频繁更换首相的政治乱象,认为对他们的生活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7.你觉得日本还是一个可信赖的国家吗?

表8

表8显示,经历了如此惨重的天灾人祸的打击,选择日本还是一个可信赖国家的人占47%,选择“将信将疑”的占33%,回答“不可信赖”的占15%。可见,处于困惑中的华侨华人为数较多,这与过去想方设法留在日本,不回或暂时不回中国的现象相比,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一结果是基于此次的重大震灾对日本国力造成重创、执政当局的临机处置与善后安排的能力,以及对灾后重建的负担等综合因素而产生的。华侨华人对生活前景感到迷茫和困惑。

8.你觉得日本还是宜居之地吗?

表9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经济强国。虽然近些年经济徘徊不前,增长缓慢,但在世界经济实力排名中,仍是经济强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促进了社会基础建设方方面面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在软实力方面,如医疗、教育、社会福祉、人文环境等也比较发达完善。因此,华侨华人曾认为日本是较为宜居的国度。但是,此次大震灾后,这种看法产生了变化。如表9所示,40%的人回答:“是,跟过去一样生活”;41%的人回答: “不是,但生活基盘在此。”这一结果,充分地显示了“3·11”大震灾给在日华侨华人带来的深重影响。因为他们在日本生活多年,事业、孩子、房子、车子等问题,使他们无法离开日本,反映出他们心存的几多无奈及复杂的心态。也有16%的人选择了“不知道,随遇而安”,而真正断然选择“不顾一切马上离开”的人只有3%。总体来看,虽然有81%的华侨华人依然选择留在日本生活,但有41%的人已不再认为日本是宜居国家,只是因客观条件制约,不得不留居日本。

三 在日华侨华人未来的发展走向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日本经济一直低迷、不景气。学界一直在讨论、研究日本失去的10年、20年的原因,还有学者认为日本经济经历了失去的30年。在政界,近30年来,日本政治混乱、政府不可信任,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恶性竞争,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以新华侨华人创办的软件开发业为例,200来家新华侨华人开发公司都出现业务量减少的问题,为降低经营成本,多数公司把研发业务转到中国。因此,随着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延续,回归中国的人数会有较大的增长,这种可能在以下的问卷中可以得到体现。

9.你在中国买房了吗?

表10

10.你将来打算在哪里养老?

表11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日中国人中,平均每年约有5千人加入日本国籍,而取得永久居留权者是其两倍,约1万人左右。多数人之所以选择“永住”,而不是“归化”,其主要原因是以后还想回中国去创业、定居。表10、11显示,已经在中国买房、打算回中国养老的华侨华人占总数的近50%。

在日华侨华人多集中在东京、横滨、大阪、神户等大城市,但东日本大地震的发生,以及由此衍生的核泄漏、核污染等,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公司裁员、物价上涨、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且这种局面可能会持续下去,短期不会有明显改变。受此影响,一些新华侨华人开始思考是否回国发展、定居。对于他们来讲,地震造成的后果,并非是他们思考回国发展、定居的唯一动因,日本的生存现实与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是促成这种思考的因素。在日本公司就职的新华侨华人,尽管才能出众,仍然会受到有形与无形的束缚,难有晋升机会,这使他们的才干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目前中国的高速发展,对海外华侨华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因此,此次大震灾成了促使他们重新考虑去留问题的契机。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留日学生减少、新华侨华人归国人数增多的现象,日本华侨华人社会面临成长停滞或规模萎缩的可能。笔者认为,中日综合国力的消长,促使视野开阔、具有发展潜质的新华侨华人坚定回国创业、发展的信念,天灾人祸只是让这一趋势以突发的形态提前显现而已。

【注 释】

[1]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D%B1%E6%97%A5%E6%9C%AC%E5%A4%A7%E9%9C%87%E7%81%BD

[2](日本)《中文导报》,http://www.chubun.com/

[3]周宏:《每三个在日外国人中就有一中国人》,(日本)《中文导报》2011年6月8日。

The Effect of the Earthquake in the Eastern Japan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in Japan

Ju Yuhua
(Academy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0,China)

Earthquake in the Eastern Japan;Futur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Effect

The Great Earthquake in the Eastern Japan on March 11th,initiated the tsunamis and the nuclear leak,and made new maze and predicaments in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Japan.Compared with the last Japan famous with its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is the present Japan still a suitable settlement worth of recalling?The Overseas Chinese in Japan face a new choice again.According to the Zhong Wen Dao Bao(in Chinese)published in Japan,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done by the writer of this paper,the rate of the Chinese feeling happy in Japan comparing with the whole population of the Chinese society in Japan wasn't change a lot,but the survey result can predict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amount of Chinese students abroad in Japan decline,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return to China,will come in the near future.The Oversea Chinese society in Japan will face to the possibility of stagnation,or the size contraction.

D634.331.3

A

1008-6099(2011)06-0056-06

2011-11-15

鞠玉华,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邓仕超】

猜你喜欢
外国人华侨华人
何为“华人”?
我的华侨老师
外国人学汉字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街上遇见外国人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