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饼者”无法长期立足NASDAQ

2011-12-17 09:14作者陈志刚
通信世界 2011年27期
关键词:画饼盈利上市

作者 | 陈志刚

“画饼者”无法长期立足NASDAQ

作者 | 陈志刚

对于那些以赴美融资为目的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或许在2011年以及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再现2010年的盛况,尤其是最近屡屡传出的迅雷、盛大文学以及窝窝团等中国互联网企业止步纳斯达克的消息,更为中国民企赴美融资蒙上了一层阴影。

中国概念的红利透支可以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止步纳斯达克的直接原因。上市即破发、遭遇诚信危机、陷入诉讼官司、屡遭调查是已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典型境遇。

当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海外投资者的焦点汇聚在中国宏观大经济背景下,自然也就对来自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刮目相看,并直接影响了其对拟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财务制度以及公司业务进行详尽地审视。

但是近期,中国不断高企的消费指数、日益高筑的地方政府债务、庞大的政府财政赤字支出计划以及中国在房地产、汽车等经济领域的调控政策,已使得海外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投资者来说,中国市场的风险系数已大大超过了其盈利概率,而相较之下,对本国企业的信心则开始回归。美国本土公司房地产网站Zillow被热捧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已经超出了美国投资者的心理承受力。

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美国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虽然中国理论上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基础,但是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盈利前景却挑战重重。首先业务形态上,中国互联网业务往往是在对硅谷互联网业务的模仿基础上,进行些许的本土化创新,不少应用在中国用户看来难免不伦不类。

其次,目前美国投资者也愈来愈意识到中国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的管制政策风险。尤其是在经历了多个已上市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失败案例后,信奉市场自由主义的美国人更将政策风险列为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此外,在互联网能够运作上市的细分领域,无论是视频、游戏、社交、门户还是电子商务,中国的互联网民企还缺乏真正的可以长期盈利的模式和能力,并且在管理团队、业务组合以及组织架构等方面都急需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为长期盈利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尽管赴美上市的流程相比国内市场更方便,获取融资的可能性也更大,但是如果不能解决自身长期的竞争优势建设问题,包括在管理团队、组织机构、财务体系、业务产品等方面实现提升,即使被催熟上市,也不是成功而是噩梦的开始。

猜你喜欢
画饼盈利上市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你好啊,画饼大师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画饼”与“话柄”
“优先使用”会不会成为画饼?——一线扶贫干部的“三忧”与“三盼”
老板的特长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