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与共享揭开云手机应用序幕安全隐患或呈几何级增长

2011-12-17 09:14陈琛
通信世界 2011年27期
关键词:云端阿里厂商

本刊记者 | 陈琛

编者按

新兴智能终端的应用逐渐广泛,其新趋势是使用者对于如iPad类终端的使用开始由娱乐生活大量往办公应用发展,同时随着应用商店等与智能终端相连的云服务的迅猛发展,云手机也正成为近期智能终端领域的新势力。终端应用领域的人士看到新势力背后的勃勃生机,攻击者们却也看到了他们的攻击点。本期我们特走访终端厂商、安全厂商以及业界相关人士,为读者奉上《智能终端安全——新势力,新隐忧》专题。

存储与共享揭开云手机应用序幕安全隐患或呈几何级增长

本刊记者 | 陈琛

目前,国内厂商推出了多款以云存储与共享为主要功能的云手机,未来随着连到云端的终端不断增多,数据窃取等手机安全隐患亟待各方关注与防范。

近期,多家终端厂商与互联网企业陆续推出了其云手机平台与产品:7月28日,阿里巴巴与天语联合发布了“阿里云”手机,预计8月开始铺货上市;就在同一天,HTC云服务HTCSense.com的中国服务器上线,有望有效提升本土客户的云服务体验;同样,华为也于近日发布了“云业务平台及云手机”,目前其云平台已拥有丰富的音乐、电影及电子书等内容;此外,宇龙酷派也已推出了“酷云”1.0版本,其2.0版本将于今年年底推出。

分析归纳上述云手机及上线应用,可以看到,与苹果iCloud理念类似,首批推出的多款云手机都将内容与数据的云端存储与共享作为现阶段的核心应用;而未来,存储、运算、共享以及协同环节都将在云端完成,以此为主要特征的云手机将成为智能手机的重要演进方向。

此外,随着连接到云端的终端不断增多,云手机将逐渐暴露出数据窃取、信息丢失等多方面的手机安全隐患,云手机安全保障亟待加强。

云手机密集推出

借力云平台,智能终端在存储、处理、分享等方面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云手机这一演进方向已成为主流趋势。但目前,业内各方对于云手机的定义、功能、标准等方面尚未达成产业共识,因此,已推出的多个云手机平台与产品表现出了差异化的功能与特征。

近日发布的阿里云OS采用了Cloud App概念,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客户端,即可直接调用多种阿里云应用。

阿里巴巴与天语合作研发的“阿里云”手机的主要特色是内置了大量的阿里巴巴系应用,初步构建了一个“半封闭”生态体系。用户可通过淘宝以及支付宝完成手机网上购物;使用“阿里输入法”编辑短信、邮件;通过手机旺旺或“云聊”进行沟通;使用阿里浏览器浏览网页;通过阿里云地图定位及享受LBS服务等。

与其它上线的云手机应用不同,HTCSense.com云服务的专长是云搜索以及远程终端控制。“HTC云平台有着强大的计算能力,可帮助用户高效地搜索到几年前的短信或地址等信息;而远程终端控制服务可通过云平台为用户提供远程的手机锁屏、位置定位、状态监控、文档取消等服务。”HTC中国区总裁任伟光近日表示。

作为“云管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为近期发布的云手机更加强调云业务平台的资源积累。目前,用户可通过华为云平台便捷地分享数以万计的音乐、电影及电子书等内容,还可对餐馆、购物等信息进行本地化导航与分享,并实现安全快捷的云同步和云备份等。

此外,此前发布的宇龙酷派“酷云”则在手机安全领域颇具优势。据悉,“酷云”采用了先进的云端认证技术,可保证用户账号以及云端存储与备份的安全,同时,“酷云”还具备协同与设备安全管理等功能。

不可或缺的云存储

虽然在业务功能上有所差异,但作为云计算在终端领域的首批尝试,上述云平台及手机共性仍存,不约而同地将内容与数据的云端存储与共享作为现阶段主推的核心应用。

对于“阿里云”手机而言,其存储空间分为机身和云存储两块,手机机身储存量为8G,而云存储有望达百G以上;HTCSense.com首先强调的就是云端无限的存储能力,用户可以将几年内的短信、地址、照片以及其它信息存储入云端,并实时进行搜索调出;华为则通过构建具备丰富内容的云业务平台在方便用户进行云存储、云备份的同时,也便于用户间实现资源共享;宇龙酷派方面,其常务副总裁李旺表示,资讯与数据的云端存储与共享将是智能手机下一阶段的核心应用,目前,“酷云”可以将各类数据,包括联系人、日历、短信、通话记录等通过个人账号上传至云计算服务器,实现云同步和备份,同时“酷云”还具备强大的文件存储功能,包括文件存储、照片存储、其它多媒体数据存储等。

“事实上,云手机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云手机指终端仅负责输入、输出,而数据及应用的存储、运算、共享以及协同等环节都在云端完成,”广东移动受访专家表示,“目前业界推出的几款云手机理念类似于iCloud,属于狭义或现阶段的云手机,增添了‘网盘’的功能,主要实现云存储与无缝共享。”

对此,山西移动数据部受访人士表示,目前以云端存储与共享为主要特征的云手机并非云手机的最终形态,“最终云手机将实现类似于谷歌提出的移动互联网理念——浏览器将代替本地应用,终端仅负责键盘输入与屏幕展示,其它的处理及存储等功能都将在云端完成”。

与运营商网络同步发展

对于云手机及云服务,在肯定其确定性趋势的同时,不少受访人士也看到了制约其发展的有关因素。

“目前,国内厂商推出的云手机基本还停留在‘炒概念’阶段,考虑到国内厂商的技术积累与国际巨头尚有差距,加之后续在专利领域的风险,我认为,近期推出的多款云手机的市场前景仍待观望。”Ovum高级分析师王彦表示。

除了技术基础与专利,运营商网络是制约云手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来无线网络将负责终端与云平台之间数据传输,当终端数量加速增长时,势必将给网络带来严峻的压力,可以说,云手机必须伴随着运营商的网络同步发展。”山西移动数据部受访人士表示。

事实上,当连接到云端的终端不断增加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手机安全。“研究表明,手机安全隐患将伴随着云端终端的增长呈现出几何级增长的态势,隐私数据窃取、数据丢失等安全问题急需得到各方的关注与解决。”广东移动受访专家表示。

猜你喜欢
云端阿里厂商
四海心连·云端汇聚
云上阿里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云端之城
辰辰带你游阿里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云端创意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阿里战略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