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RAN技术演进分析

2011-12-17 09:14中国联通研究院网络技术中心传输与接入研究室赵正一张沛
通信世界 2011年27期
关键词:路由器厂家路由

中国联通研究院网络技术中心传输与接入研究室 | 赵正一 张沛

IP RAN技术演进分析

中国联通研究院网络技术中心传输与接入研究室 | 赵正一 张沛

任何一种技术都不能从技术细节来比较优劣,关键要看技术背后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同时需与应用场景、成本、成熟度、产业链等综合因素结合起来分析。

随着移动业务IP化进程提速,HSPA+多城市部署,中国联通传统承载网络已不能满足为来承载需求。

众所周知,随着移动宽带、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移动业务需求越来越多,移动数据流量不断增大,移动回传对传送网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网络智能化、结构扁平化、带宽GE化。因此无论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着手研究下一代移动回传网的形态和部署方法。

过去MSTP只承载移动回传业务,在将来构建业务传送网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基站回传业务之外,还需要考虑数据专线、视频业务以及未来越来越多的IP高价值新业务承载的需求,因此,从中国联通角度,传送网建设需要面向高价值多业务承载的需求。

2000年,NOKIA公司就提出IP用于移动回传的概念,NOKIA公司现在虽已经在走下坡路,但在当时在3G标准还未成熟,移动数据业务还未普及,SDH大行其道的环境下,这种概念的提出是很有前瞻性的。

同时在传送网方面,业界提出了几种取代传统MSTP的承载方式来实现IP-RAN,其中包括国内提出的PTN方式和以思科等路由器厂家为主提出的“IP RAN”方式。

思科提出的IP/MPLS方式则直接使用IP RAN这个命名,这是具有排他性的,由于思科在数据通信行业的强势地位,它的这种命名方法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业界术语的混淆,以至于目前普遍将IP/MPLS-IP RAN承载方式称为IP RAN。本文IP RAN则指代此技术方案,而IPRAN指代的是广义的基于IP的移动回传网。

IP RAN重点研究方向是网络保护

IP RAN技术包括链路承载、QoS的部署、OAM、网络管理、时钟同步等,这些技术或有标准遵循,或没有,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厂家投入力度的增加,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当IP RAN用于移动回传以及未来的实时视频业务时,其关键技术在于网络的保护。

传统的MSTP网络具有良好的网络保护性能,其采用信令方式,使得路由切换时间严格小于50ms。而IP RAN网络是基于包转发、自动寻址、非连接的网络,从理论上讲,其保护效果不如MSTP,这是IP RAN技术的先天缺陷,这也是任何一项技术的两面性,一方面功能显著,必然牺牲另一方面的功能。

解决IP RAN技术保护问题的技术和方法有很多,如BFD、TE、VRRP、双归组网、IGP路由收敛等。BFD用于二层或三层全链路检测和诊断,TE用于资源调度和重选路,IGP用于三层网络保护,VRRP用于核心控制层路由器备份。

国内多家运营商都对IP RAN的保护性能进行了验证,从目前试验网的情况看,基本能满足业务的需求,同时在将来大规模部署时,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动态协议和信令的保护切换是否可以满足业务网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观察。

目前面对诸多保护技术,我们提出如下问题:将这些技术组合在一起,如何组合?何种场景选择何种技术?全都组合是否必要?若出现网络故障谁先奏效?

保护技术的合理有效耦合将是未来IP RAN的研究方向之一,这也需要业界一起努力,从标准、设备研发等角度来推动IP RAN方案的成熟。

IP RAN组网方案

接入层。类似于MSTP网络,采用环型组网方式,在一些光纤条件不好的地区,可以采用环带链的方式,理论上,每个环上的节点数量并无特殊限制,主要是根据保护倒换、业务的时延等来确定,一般建议几个到十几个节点为宜。

汇聚核心层。目前现网的MPLS网络多是承载大客户专线业务,均属于轻载网络,用以保证服务质量。IP RAN网络承载的是高价值业务,需要对业务进行高质量保证,因此一般也需要通过轻载来实现,即通过带宽的富余,来避免因为动态路由时导致的局部拥塞。

由于IP RAN具有统计复用的能力,可以对流量进行收敛,即在汇聚、核心层部署网络时,总的带宽可以根据一定的收敛比进行收敛,以充分利用IP RAN的统计复用能力,降低每比特流量的成本,提高网络的效率。

IP RAN问题分析

首先,规模组网问题。IP RAN网络的组网规模是业内一直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按照目前路由器组网的现网部署情况看,单个IP传送网并没有上千个节点的网络存在。但是从全网角度看,整个INTERNET就是由各自为政的IP传送网通过BGP注入形成的完整的网络。

因此,IP/MPLS-IP RAN网络可以采用分域管理,不同的域使用不同的IGP协议,并互相使用静态路由注入的方式完好的解决规模组网的问题。静态路由配合动态路由,更利于网络路由的收敛,障碍的恢复和自愈。

其次,综合投资问题。路由器由于其复杂度高,因此设备成本较高,直接影响建网投资。因此从设备投资上看,需要IP RAN设备厂家对路由器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成本优化,特别是数量庞大的接入层设备。

最后,OAM管理问题。传统路由器组网的网络配置管理方面是命令行方式(CLI)。命令行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用各种平台和各种网络,不受带宽限制,配置速度快,命令丰富。传统传输设备如MSTP的配置方式是图形界面(GUI),特点是配置直观,适合批量管理,入手简单。

为了减少过渡和变化给运维带来的影响,目前部分路由器厂家已经开发了基于图形界面的管理方式,并依照传统的MSTP网管管理习惯。

未来传送网趋于融合

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劣势,技术本身没有对和错。目前各项技术发展迅速,从标准到设备成熟周期越来越短。不能从技术细节来比较,关键要看技术背后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同时需与应用场景、成本、成熟度、产业链等综合因素结合起来分析。

无论是IP/MPLS-IP RAN或者是PTN,随着标准的发展和完善,产业链的成熟,均可胜任未来无线回传网络的要求。

从技术上讲MPLS-TP与MPLS并不矛盾,MPLS-TP是MPLS的一个分支和最新的发展方向,MPLS和MPLS-TP用于传送网时,功能需求是一致的,也都可以完成综合业务的传送,只是设备演进路线不一致,导致设备硬件、软件有一定差异,也体现在OAM、保护、网管上有些理念上的不同。

从设备形态来讲,目前业内厂家推出的PTN设备和传统路由器设备没有本质的区别,某些厂家的产品可以实现同样的硬件,在软件上区分MPLS设备或者是PTN设备。未来传送网的发展必定是趋于融合,待MPLS-TP协议成熟之后,则是以一种协议的身份出现,专门承载高质量要求的传输业务。

猜你喜欢
路由器厂家路由
买千兆路由器看接口参数
维持生命
路由器每天都要关
路由器每天都要关
铁路数据网路由汇聚引发的路由迭代问题研究
一种基于虚拟分扇的簇间多跳路由算法
探究路由与环路的问题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
基于预期延迟值的扩散转发路由算法
美小运载厂家签多次发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