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法律,游戏客户

2011-12-22 08:14朱伟一
新民周刊 2011年50期
关键词:高盛科尔保证金

朱伟一

我们的法律职业乐于谈论法律的阶位,说是什么下位法服从上位法,但现实中经常是部门规章为大,下位法篡改上位法。所以我们很惭愧,以为不及欧美。其实,大可不必。

比如客户保证金不能挪以他用,美国法律早已明文规定。尽管如此,美国国会所制定的法律,还是被美国监管机构的规则(相当于我们的“部门规章”)改头换面。按照美国监管机构的规则,金融机构有权以借款的名义支配客户保证金。这就给了不法之徒可趁之机:什么是借,什么又是挪用,外人如何弄得清楚?

美国的期货公司MF Global便是一例。2011年10月31日,MF Global申请破产。在此之前,MF Global因豪赌而资金告缺,索性孤注一掷,挪用大量客户保证金。如果不是MF Global赔本倒闭,挪用客户保证金一事可能永远不会败露。

当代美国金融监管强调内控,尤其是下赌注要量力而行。但所谓内控大多是骗人的鬼话,至少是些空话。MF Global第一把手乔恩·科尔律曾经是高盛的当家人,也当过参议员和新泽西州州长。但他骨子里是一个赌徒,靠下赌注发财。主管MF Global之后,科尔律还亲自操刀,以买卖金融产品为乐,就连开会时他还忙里“偷闲”,在他的黑莓上交易。在其领导之下,MF Global的赌注越下越大,从2010年末的15亿美元猛增到2011年10月份的63亿美元。2010年10月起,MF Global的风险控制官便不断提醒科尔律本人和董事会,赌注下得太大,一旦押宝押错,公司无法承受损失。

科尔律不以为然,公司董事想管也管不住他,甚至与他说话都要陪几分小心。科尔律不耐烦了便会说 ,“你们若是要小敲小打,或许找错人了。”扬言“我工作的重点,就是充当公司的首席风险控制官”。从华尔街的历史看,在重大决策方面,金融机构确实是第一把手或主要领导说了算,风险控制官只能在次要问题上意思、意思。金融机构对于内控并不当真,监管机构也不当真,投资者就更加不能当真了。

MF Global挪用客户保证金,投资者损失惨重。到12月中旬,仍有客户的10亿美元下落不明,有些钱怕是永远追不回来了。客户中 还有老实巴交的农民。堪萨斯州的一个叫布赖恩·邓恩的农民在MF Global处有3万美元的资金。鲍勃·布伦尼曼是依阿华州的一个养猪专业户,他有40万美元的现金被封存在MF Global的 账户上。2006年,美国有36%的农民做了某种对冲。美国农民应付价格波动主要是两种方式:对冲和购买保险。现在看来,还是购买保险比较安全。

奇怪的是,资本市场监管成这样,美国的监管机构自我感觉依然良好,批评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不力,还要打上门来兴师问罪。其实,两个机构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关系,而且一百步的正是美国。我就不懂,我们有的同志为什么妄自菲薄,为什么非说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比我们的好?既是监管得好,MF Global和麦道夫这样的大盗为什么层出不穷?为什么金融危机前大盗层出不穷,金融危机之后依然如此?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资本市场依然格调依旧,政治路线没有变,组织路线也没有变:高盛的第一把手仍然是以前的那位第一把手,期货监管机构仍然由高盛出来的人掌管,美联储掌舵的还是原来的伯南克主席,纽约美联储总裁是高盛输出的干部,证交会主席夏皮罗也是华尔街信得过的老人,财政部长盖特纳2008年挽救华尔街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总统也是华尔街的俘虏,2008年总统大选,奥巴马从美国金融界共筹得4200万美元,截至 2011年12月初,奥巴马又为自己竞选连任从美国金融界筹得410万美元。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一些地方发生了“颜色革命”,美国朝野为之欢欣鼓舞。可美国也迫切需要一场“颜色革命”,否则华尔街金融寡头控制金融和经济命脉的现象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猜你喜欢
高盛科尔保证金
全球宽松正式终结!高盛:中国经济接近“甜蜜点”
科尔摩根伺服在数控钻铆机床中的应用
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
高盛权力帮
安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可差异化缴存
五花八门的保证金到底能保证啥
科尔:“走出去”带动纺织业升级
也说“保证金”的诱惑、泛滥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