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片花瓣都散发芬芳

2011-12-23 11:45王文龙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辅导学困生

王文龙

所谓学困生,即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而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辅导、转化学困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辅导、转化学困生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数学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一)记忆力差

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比大多数普通学生要多。因为他们的记忆往往属于机械记忆,数学知识的本身具有连贯性,如果边学边忘而导致知识脱节,后面的学习就更困难了。

(二)注意力分散

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经常因注意力不集中没听清楚老师提的问题而盲目回答或不答,偶尔答对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态度马虎

解题时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解题过程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和试卷。

(四)自学能力差

把自学看做是一项负担,根本没有兴趣。既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也提不出问题,自然很难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

二、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学校方面的,有智力、非智力方面的。造成学困生的其中主要一个因素是学校教育。

(一)情感挫伤

教师思想上认为班级生源差,从而放弃了对学生全心全意的帮助辅导,自然不能及时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更有教师在学生成绩不理想时挖苦、讽刺、歧视,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师生情感紧张、破裂,使部分学生放弃学习。

(二)了解缺失

有些教师往往只注意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致使一些在知识理解、规律运用上存在偏差的学生,长此以往,由于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点,逐渐被分化成了学困生。

(三)培养不足

因不注重学生各种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又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指导,长此以往,部分不够自觉的学生自然就落后了。

三、数学学困生的辅导对策

(一)赏识优点,重塑自信

1.尊重每一位学困生

学困生的自尊心往往比较脆弱,他们渴望被尊重、不受歧视。平日里,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给予他们鼓励和勇气。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赏识每一个“闪光点”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你真聪明”“我发现你的计算能力提高了”……赞赏犹如阳光,学困生在点滴进步中逐渐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3.创造每一个成功的机会

大多数学困生很少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不妨把爱的天平稍微向学困生倾斜一点,为他们创造一些体验成功的时机。例如:课堂提问后,但凡学困生能举手的,优先让他们回答,有时甚至可以特地为学困生“量身定制”一些简单却又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增强其成就感。这样,学困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创设条件,培养兴趣

1.创设生动情境,引导主动参与

学困生在学习上往往缺乏热情和兴趣,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并且不爱思考。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采用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亲身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获取的知识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降低学习起点,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在教学中也可以把每节课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另外,教师的讲授速度也要适合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必要时应该“放慢镜头”,讲课语言也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3.倡导小组合作,分享成功喜悦

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我有意识地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学习小组内,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优秀生要主动帮助学困生,不但要提供知识上的辅导,更要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并督促、帮助学困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合作小组的协助带动,学困生在每次的小组讨论、交流中都有了提高和锻炼的机会,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自主地改正缺点并赶上优秀生。

(三)培养习惯,引导自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和减少“学困生”产生最关键的一点。小学数学学习中需要培养学生以下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这个习惯从小学三年级就可培养起来了,指导学生在课前用5分钟时间去预习新课,要求了解今天我们要学什么。课后也用大约5分钟时间去回顾今天学的知识点并进行消化吸收。这个习惯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进行监督和强化。

2.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习惯

小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差,因此认真听讲的习惯很难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多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3.认真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及应用,作业能反映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努力引导他们认真独立地做作业,告诉他们在作业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通过自己认真的分析思考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也不会为了不让老师批评而去抄袭。

(四)加强辅导,促使成功

1.加强课后作业的辅导

教师作业批改一定要及时,这样就能保证及时反馈。特别是对待学困生的作业,学困生哪些概念还比较模糊,哪些习题还不会做,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有利于教师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有些学困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等各方面的原因,成绩很不理想。我们可以从计算入手进行辅导,因为计算题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出效果,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对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持续训练,一般学困生的计算能力都能有很大提高,有益于减少班级中低分学困生的产生,同时有助于提高学困生学习的信心。

与学优生一样,学困生同样具有自尊心、上进心,同样渴望进步,渴望成功。教师应该正视学困生的问题,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努力开发非智力因素,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切实提高其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可贵的坚持与期待中,看到学困生的美丽转身。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辅导学困生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