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留声

2011-12-23 03:13杨少衡
决策 2011年10期
关键词:鹏飞本市

杨少衡

1

市长陈竞明有一句名言,叫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陈竞明在他尚未作废之际,利用职权在他那块地盘上干了一件事情,在当地人称“前山”的山上,修一座石塔,将周边山坡开辟为公园。他修这座石塔的目的是“挂鞭炮”,并打算拿它收藏举报信。所谓“挂鞭炮”又是何意?陈竞明自己解释,指的是一旦他过期作废灰溜溜走人,干部群众男女老少有心热烈欢送,可以把鞭炮从塔顶一直垂挂到塔基,放个惊天动地。这叫做雁过留声。陈竞明就是这种风格,真话玩笑话掺着说。

那天上午十一时,陈竞明决定在前山山顶现场办公,研究修塔建公园相关事项。接到通知的各位官员压力很大。前山只有摩托车道,与会者上山,只能徒步登顶。

最后一个爬上山的是市建设局局长田庄。陈竞明“表扬”:“田庄屁颠屁颠跑了个第一。”

幸好陈竞明有大事操心,加上田局长确实大汗淋漓,所以表扬比较肤浅。

现场办公期间,陈竞明在前山山顶接了一个电话,得到两个消息,一喜一忧。“事情定了”是喜,“又有信了”是忧。电话来自省城,一位朋友,身居要津。

挂断手机后,陈竞明抓紧时间现场办公,建塔修公园。

塔有个好名字,叫做昌德塔。为了建成这个塔以及周边公园,需要征用大片山地,迁移所有坟墓,气象站另迁新址等等。陈竞明让与会各部门一一汇报,提出各自问题。最难的问题还是钱。

“最难的我亲自处理。”他说,“你们的屁股不要找我,自己去擦。”

也许是因为刚才接的那个电话,一喜一忧两个消息让陈竞明心有所动,他在现场会上多说了几句感言,口吐莲花。他解释为什么要修塔?因为这座山紧挨市区,近年间本市城区建设突飞猛进,不说是沧海桑田,至少是脱胎换骨。但就像画一条龙,需要点睛才能活,塔就是这座城市的龙眼。

陈竞明要求下属各部门按照期限完成各自任务。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现在不把它弄起来等什么时候?待到黄花菜凉,陈市长“作废”了再来遗憾吗?

他让大家不必瞎猜。这些日子风言风语很多,免不了还有举报信飞来飞去,这种事他见得多了,没什么了不起。所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有举报信就去寄吧,如果单位里经费困难,可以给他打个报告,他会签字批准,买邮票买信纸花不了多少钱,财政承担得起。眼下这个时期比较特殊,大家注意把握,好自为之。

山顶上鸦雀无声。

现场办公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会议后一小段时间里,陈竞明的手机频繁响铃,持续干扰他发布指令,陈竞明没再多费口舌,及时结束办公。山顶上各位领导互相使眼色,都知道事情已到。

这是什么事呢?陈竞明在山顶有感而言,口吐莲花,其实都跟这件事有关,省里朋友电话所报“事情定了”,以及其后手机一个接一个地铃响,说的都是这件事:省考核组马上要来考核陈竞明。

市委书记去年下半年查出肺癌,坚持不到半年即英年早逝。陈竞明一直主持本市工作,现在可能转正。

凡重要职位空缺待补之际,周边的环境气氛总是格外活跃热烈,举报信满天飞。相对平常日子而言,这种时候的举报件较具杀伤力。这个时候陈竞明才真正进入了事故多发地段。这个事故多发地段里潜伏着一个人,他叫做刘贤平。

2

一年多前一晚,陈竞明夫妇登门拜访刘贤平,刘时任大市的市委副书记,分管干部。带的是两条乌鱼,本地人颇迷信这种鱼,认为手术后的病人吃这个最好。前些时刘贤平的妻子刚动了手术。

一年多后,这两条鱼被写在举报信里,成为陈竞明需要做出交代的事项之一。

两条鱼之所以成为问题,出于一个特殊原因:那之后不久刘贤平牵扯到一起官员腐败案,涉嫌买官卖官。

陈竞明的两条鱼列于刘贤平所收礼品清单之中。平心而论,如果刘贤平没有出事,这两条鱼估计永远不会为人提起。同样,如果陈竞明没有面临提升引起注意,两条鱼可能也不会再浮出水面。

省考核组在陈竞明那里开展工作,陈竞明需要就若干事项做出说明,其中包括这两条鱼。

这个问题不容口吐莲花,陈竞明得认真对待。他解释刘贤平对陈竞明有知遇之恩,后来陈竞明的步步发展,也得益于刘贤平的看重,两人间除了上下级关系,确实还存有一些私人感情。得知刘贤平夫人动手术,陈竞明自然不能装聋作哑。既然得去,不带两条鱼实在说不过去。千不该万不该,领导不应该腐败,腐败了让下属跟着受累,两条鱼也变得可疑,一起腐败了。

陈竞明免不了发牢骚。考核人员并没有跟他过不去,两条鱼确实腐败不到哪去,但是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

“陈市长为什么要在前山山顶修塔?”

考核组听到反映了,听说陈市长打算建一座塔为自己放鞭炮。

“是不是还举报我‘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陈竞明问。

陈竞明称自己有时喜欢开开玩笑,只要不伤大雅,不妨活跃气氛。有关自己的修塔动机,陈竞明称曾经作为研究课题,修塔不仅是要开发旅游,还是推动精神文明,可以视为一个反腐败教育设施。细论起来修这座塔还与刘贤平有关,刘出事后,陈竞明非常震惊,深切感受反腐败重要,所以提出修塔,以此雁过留声。

考核顺利完成。但几天后陈竞明忽然接到电话,要他立刻到省里,有情况需要了解,跟鱼有关。

“那一次,除了鱼还有什么?”

那一次情况比较特殊。当时刘贤平的妻子刚动了个大手术,出于以往的交往和关系,陈竞明只慰问两条鱼,实在说不过去,因此他还带了一点慰问金。

调查人员问:“有多少?”

“四千。”

“四千什么?”

“人民币啊。”

“你想清楚,真是人民币吗?”

陈竞明一口咬定。如果陈竞明那个信封里确实装着四千人民币,那不算大事,至少不会被列为买官经费,用这点小钱买官卖官,那也太可笑了。但如果是美元,折合人民币有两万多,已经超出一般的人情往来范围。

半个月后,陈竞明等十人的名字被一起登在省报上。本批全省共十位官员经考核,通过研究,拟予提拔,特向外界公示听取反映。

3

周末陈竞明回家,路上接到朱建国一个电话。朱建国是省里一家银行的副行长,要给他祝贺。

进了酒店包间,陈竞明见戴鹏飞也在。戴鹏飞名义上是港商,实为省城房地产开发公司老板,他麾下企业在陈竞明那里开发过项目,彼此打过不少交道。

陈竞明心里有数,戴鹏飞找他有事。果然酒过三巡,戴鹏飞借敬酒之机,把陈竞明拉在一边耳语:“陈市长支持支持,城东那块地给我吧。”

陈竞明答应得很干脆:“可以。”但陈竞明要戴鹏飞放血。市区北边前山山顶要修一座塔,陈市长手中缺钱,拟空手套白狼,找个冤大头顶账,戴老板很合适。

戴鹏飞不亏当老板,脑子转得快,眼珠子一动,他就估了个数。

“少说几百万吧?”他说,“陈市长宰我这么狠?”

“城东那块地容积率可以给你改一改,多盖两幢楼,你都有了。”

隔日上午,戴鹏飞给陈竞明打电话求见,他还好奇,不知道陈竞明为什么要让他去建一座塔。

不怪戴老板搞不懂,这件事确实有些特别。陈竞明要戴老板放血修建的这座塔其实是一座古塔,古塔的名字就叫昌德塔,相传始建于明初。关于这座塔,本市民间有许多传说。但陈竞明知道,这座古塔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当地百姓见两个贪官伏法,民众得以喘息,感谢皇上为民做主,于是修了一座塔,起名叫做“昌德”。所以陈竞明称这座塔可视为廉政教育设施。

戴鹏飞却为之畏惧,说:“这件事容我再想想。”

陈竞明说:“不必想了。就是你。”

他要求戴鹏飞赶紧做安排。城东的地,前山的塔,有很多具体环节要处理,必须符合程序,不要发生问题。

两天后,这个戴老板被写到一封新的举报信里,成为陈竞明需要赶紧说明的一个问题。隔日,两位办理人员匆匆赶到本市。

陈竞明告诉他们,几天前戴鹏飞刚来找过他要一块地。他答应按照规定办,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关照,但是要求戴鹏飞拿出巨资办公益,前山的昌德塔由戴出资兴建。

“戴鹏飞已经在你们市拿了好几个工程,是吗?”

情况属实。戴鹏飞在省城控股了几家公司,近年本市城建的几个大项目都有戴的公司参与角逐,其中有几个项目被他们竞得。戴系公司在招标和建设过程中没有发现问题,他们在这些项目中的收益应当不小,所以应当对本地有所回馈,陈竞明动员戴出来修塔,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這个。

“你跟戴鹏飞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到本市之前,在县里工作时他就找过我。”

“谁介绍他找你?”

“刘贤平。”

“他跟刘贤平是什么关系?”

“具体我不了解,没打听过。”

调查人员已经从刘贤平案那里掌握了一些情况。根据刘贤平本人交代,近年来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受一些企业家之托,通过给下属单位领导打招呼、介绍项目等方式,提供帮助,从中收取大量贿赂。这些企业家里包括戴鹏飞,送贿数额很大。

陈竞明解释,他与戴鹏飞之间没有特殊关系。因为戴是开发商,由刘贤平介绍过来,不能不客气对待,但是并不因此不讲规则,戴在本市拿的项目,手续上都没有问题。

调查人员到市建设局查核戴鹏飞属下公司所开发项目的原始材料,没有发现违规迹象。建设局局长田庄写了证明,说明戴鹏飞的企业在本市承建几个项目过程中,一切按规定办理,陈竞明市长从未做过特殊交代。

陈竞明接受调查组询问当晚,戴鹏飞给陈竞明打来一个电话。

“听说有人去找陈市长了?”他问。

陈竞明反问:“戴老板在哪里?”

他在省城。

陈竞明就骂:“不会滚远一点吗?”

两天后,陈竞明接到省里朋友的电话,得知最新情况,接完电话他就笑了。

陈竞明任命没有通过,主要涉及他与戴鹏飞的关系。陈竞明否认与戴鹏飞有不当往来,却有举报信提供了若干线索,有关部门拟追查戴,戴本人却再次销声匿迹。戴失踪前与陈通过电话,陈让戴“滚远一点”,有明骂暗通之嫌。

4

这天上午开市长办公会,按照会议安排,市建设局局长田庄向市长们汇报昌德塔和前山公园筹建情况。

这都牵扯资金。

陈竞明听取汇报,安排调度之际,秘书跑进办公室,在陈竞明耳朵说了句话。陈竞明让大家接着讨论,说自己有事需要处理一下,起身离开会场。

有人把电话打到陈竞明办公室,这个人就是戴鹏飞。“戴老板人在哪里?香港吗?”陈竞明问。

“不好意思,给陈市长添麻烦了。”

“我不麻烦,你麻烦。”

戴鹏飞只得说已经动了,他刚让手下人员汇出一笔款项,赞助陈市长重修昌德塔,他特地打这个电话告知,以免陈市长真的打算把他人头挂到塔上。

戴鹏飞还说,前天有办案人员到香港找他,他很合作,提供了相关情况,为陈竞明写了证明。戴鹏飞还对办案人员提到自己躲藏香港是担心刘贤平案,与陈竞明无关。

一个星期后,前山山顶热闹非凡,昌德塔奠基仪式隆重举行。陈竞明依例出场。陈竞明在念稿子时再次借机口吐莲花,提到了“雁过留声”。奠基仪式进入放鞭炮敲锣鼓阶段时,有电话找陈竞明。刘强副书记要找他谈话。

刘强副书记管的正是当年刘贤平那一摊子。

刘强开门见山:“准备调整你的工作。还没有最后定,我先跟你谈谈。”

刘强告诉陈竞明,他被拉下来不是无缘无故,此刻工作调整也一样。陈竞明有些问题需要搞清楚,上级已经掌握了一些情况,本来已经准备着手调查,前些时候省纪委一位管办案的领导下来交换意见,刘强提出自己的看法。刘强主张先把陈竞明调出来,看情况再说。

陈竞明只是听,一声不吭。

本市近年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成立了一个旅游开发区筹备领导小组,准备把陈竞明派过去当筹备小组副组长,具体负责这项工作。

“必须走,也是为你考虑。”

谈话很沉重。陈竞明回到家中,时已中午。中午喝闷酒时,陈竞明接到一个电话,忽然间泪流满面。

5

陈竞明的免职通知已经下达,接替陈竞明的吴月已经到位,但还要等人大常委会通过,陈竞明继续履行市长职权。

他马不停蹄,用几天时间,把全市乡镇跑了一遍,权当告别。陈竞明告别多了个内容,就是批条。会场上一坐,或者酒杯一端,陈竞明问大家有什么困难?有困难就现场打报告。陈竞明并不多计较,看一看可以,就把名字签了上去。“抓紧时间办。”他交代,“这两天陈竞明三个字还管用。”

他给吴月打电话,不讳言自己在下边撒胡椒面。吴月毕竟是新人,来日方长,此刻不能跟陈竞明多计较,人家表了态,陈市长看着办就可以。

陈竞明确定调旅游开发区筹备领导小组任副组长,排于组长之后,外界自然议论纷纷。

刘强与陈竞明谈话时,隐约透了一点消息,上级似乎掌握了陈竞明的一些情况,本来已经打算开展调查。因为陈精明干练,很能解决问题,政绩比较突出,领导们于心不忍,下不了手。调离并不意味一笔勾销,陈竞明此刻应当格外小心,不宜过于张扬。

他偏偏反其道而行。

两天后人大常委会召开,议程只有两项,一是因上级另有任用,同意陈竞明辞去市长职务,二是选举吴月为副市长,代理市长。

两项程序都顺利通过,波澜不惊。人大常委们讨论议题时,陈竞明与吴月必须回避,他们在会场边休息室小坐,两人聊了几句。

陈竞明给吴月讲了一个故事,事涉三年前他到本市报到那一天的情形。陈竞明到本市当市长时,那一年冬天本市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死了十几个人。陈竞明到本市报到履新那天,本市各套班子领导及部门主要负责人集中到政府大楼会议室。会议时间已经到了,陈竞明却进不了政府大院,原因是大批群众上访堵住大门。陈竞明只得被人领着,悄悄爬过一座小山,从后门走进了大院。

陈竞明告诉吴月,当年从后门进会场,紧接着就开见面会,他在会上有一个表态讲话,忍不住“口吐莲花”,说今天是鬼子进村,沦为后门市长,感觉很不好,很受刺激。有朝一日离任的时候,情况应当不一样,到时候该有人放鞭炮。

“大家都还记着呢。”他说,“在这里发号施令干了三年,走的时候讨不到几个鞭炮声,那也太失败了。”

“真是非要那个吗?”

陈竞明让吴月放心,开开玩笑发点牢骚而已。

6

陈竞明真是自己找死,已经引起上级关注了,他还一意孤行。

陈竞明利用了一次时间的巧合,在本市例行的“五一”节升旗仪式里塞进了私货。表面看这一仪式的安排与往常无异,但是在主持人宣布升旗仪式结束之后,将鞭炮大作,陈竞明的轿车驶过时,会有人群从街区楼宇间涌出,夹道欢送。

所有这些都是事先安排,秘而不宣。但是出了意外。

“五一”节上午,升旗仪式如期举行。但陈竞明没有到位。

陈竞明不仅从原任地消失,他还不去履新。有关方面引起警觉,这才发现他竟然跑了,于“五一”节当天从省城机场搭乘民航班机,持一份因私护照离境去了香港,而后在香港失去了踪迹。

陈竞明失踪之前出了一件事:他的小舅子林山不见了,先于他失去踪迹。林山其实被带到指定地点交代问题。

林山是因为刘贤平案被查。根据刘贤平的进一步交代,林山开汽车四S店,去年曾给某一年轻女子送一部宝马轿车,价值近百万元。这项交易比较隐蔽,表面上是林山与一位妙龄女子间有点暧昧的赠与,后边其实另有背景:林山是陈竞明的小舅子,那位女子则与刘贤平有染,是刘的一个情妇。这辆宝马背后的核心人物实为陈竞明与刘贤平,陈竞明用这种曲线方式温暖领导。

林山不仅卷入刘贤平案,还与戴鹏飞有关。不久之前,有一次戴鹏飞拜访陈竞明,带了一只大公文包,里边装有八十万贿金。陈竞明拒绝受贿。但戴老板刚出陈竞明办公室,林山的电话就到了,向戴老板借八十万。

戴鹏飞问:“你大姐,还是姐夫让你找我?”“问那么明白?”

陈竞明的潜逃出境给办案人员造成困难,也让我们难以窥其全貌,不知道他究竟负案多少。八十万足以让他身败名裂,却不至于把他逼上艰难的逃亡之路。

但陈竞明为什么临时改变主意,突然拒绝欢送,从自己一手策划的热烈场面逃开?

(原载于《上海文学》2011年第9期)

猜你喜欢
鹏飞本市
Quality Control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s - Chinese Crude Drugs
惩“前”毖“后”
执“迷”不悟
举贤
本市首家大数据行业工会诞生
本市“小二级”工会突破千家
【数据一览】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拾金不昧好少年——房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