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讳言微博的传谣硬伤?

2011-12-25 07:43郑根岭
民生周刊 2011年33期
关键词:硬伤传谣辟谣

□ 郑根岭

何必讳言微博的传谣硬伤?

□ 郑根岭

央视新闻频道最近播出的一组关于“微博辟谣联盟”的报道,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这一民间网络组织的发起人,知名网友窦含章、吴法天、李牧,正在网上受到围剿攻击谩骂。

说实在的,笔者对辟谣联盟遭受非议很不理解,忍不住为他们鸣冤叫屈,因为,在网络上尤其是业已成为新闻舆论集散地的微博上,辟谣联盟的存在很有必要,应该受到大家尊崇。

谣言,无论出自谁口,不管是故意还是无意,都应当受到反对,即使因为客观条件所限暂时真相难明而出现的谣传,也有必要辟谣以正视听。否则听之任之,网络上谣言满天飞,虽然会带来短暂的狂欢与热闹,可到头来终究会令人烦恼,觉得网络信息没法信,就成了网络本身的致命伤了。

事实上,与造谣和传谣比起来,辟谣更难,因为造谣可以信口胡诌,不负责任,传谣往往不过脑子,原样照抄或添油加醋即可,而辟谣则不然,需要做大量的核实、分析工作,没有把握哪敢随便辟谣。所以说,辟谣本身是个“力气活”、“素质活”,一般人还干不了呢。因此,我对微博辟谣联盟不仅不反感,反而觉得神圣、令人敬佩。

辟谣联盟最为人诟病的两点即“为政府说话”和“选择性辟谣”,这其实是一个问题,无非是以为他们站在政府立场上(这种判断能否成立也值得商榷),而没有站在政府对立面事事质疑为先。我觉得网友在这个问题上有点一厢情愿、强人所难了,弄不好就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舆论霸权。大家不是总在倡导多种声音、多元化表达吗?假如对政府的所作所为,不管对错一概骂倒,这与只有一个声音唱赞歌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呢?更何况政府也需要根据民意反应来调整政策措施,倘若都是反对意见,那么不就表明一无是处需要改弦更辙吗?可如果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大有可取之处、批评者只不过是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那么众多网友都站在政府对立面发出反对的声音,岂不造成一种假象,无益于改善社会管理?

至于“选择性辟谣”,我觉得本来就无可非议,毕竟人的兴趣不同,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网络失实信息和谣言一网打尽,只能面对其中一部分,这就意味着辟谣本身少不了会有选择性,可无论他们选择什么辟谣,只要辟的是谣言或失实信息,都是好事。更何况如今的网络大环境,为政府说话的人远远少于批评政府的人,那么从西方新闻传播学所倡导的舆论平衡原则来看,也应该有“为政府说话”人站出来 。

当然,微博辟谣联盟也需要听取网友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应该对事不对人,而不能对人不对事;最好是就事论事,仅限于阻击虚假、失实信息,至于评说时事、讨论问题这方面,不宜干预过多,毕竟老百姓诉求渠道并不多不通畅,需要网开一面。至于网友指责的“只辟民谣,不辟官谣”,虽说做起来难度会大一些,但也不是无所作为,比如对一些地方政府、部委机关和其他具有官方色彩的机构提供的不真实、经不起推敲的事情或说法,也应该及时批评指出,以正视听。

微博失实信息和谣言炒作泛滥毕竟是个硬伤,辟谣联盟挺身而出主动努力医治这个硬伤,终归是好事一桩。有网友担心微博联盟的横空出世,有可能成为官方整治微博这个网络乐园的先声,可大家别忘了,如果网友自发辟谣、自律他律,使得微博环境变好了,就连那些本来想对微博痛下辣手的人,也失去了借口,这对微博日益繁荣兴旺不就成了好事,说是有力保护恐怕也不为过吧。

□ 编辑尹丽丽□ 美编王 迪

猜你喜欢
硬伤传谣辟谣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研究
关于拍卖的辟谣
歧视女性,日本国际形象的“硬伤”
辟谣是为方便面“正名”第一步
网络时代政府辟谣的应急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