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重视文化自我批判

2011-12-26 06:51江畅
道德与文明 2011年5期
关键词:辨析主体文化

江畅

[摘要]文化自我批判是一种文化自我反思和自我辨析活动,是文化自我扬弃的过程,也是文化自我完善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的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而最终则是为了社会成员文化需要的满足,为了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文化自我批判是文化自觉的主要标志,是实现文化整体变革更新的推动力量和有力武器,它可以通过文化自我扬弃和完善防止文化衰败,实现文化发展繁荥。文化自我批判是一种自主的自觉活动。要进行经常的文化自我批判,文化主体要有文化自我批判意识和能力,更要有勇于文化自我批判的精神,同时也要建立文化自我批判机制并使之法制化。

[关键词)文化自我批判自我反思自我辨析

[中图分类号]B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11)05-0010-06

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自己的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都是重要的,但不能忽视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文化的自我批判。文化自我批判是文化自觉的标志,是文化自强的动力,尤其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今天中国文化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只有通过文化改革实现,而文化改革需要以文化自我批判为前提。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也要重视文化自我批判。

一、文化自我批判是文化的自我反思、辨析、扬弃和完善活动

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盛行的“大批判”败坏了文化自我批判的名声,以致今天人们一提到“文化批判”就有点谈虎色变。“文革”的“大批判”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文化自我批判,而是在“批判”、“革命”的名义下对文化进行简单粗暴的自我否定。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我批判不是文化的自我贬损,更不是文化的自我否定,而是文化的自我反思、自我辨析,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并通过这个过程实现的文化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因此,文化自我批判是肯定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而不是否定的、消极的、破坏性的。

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层面。按照冯天瑜先生的看法,文化包摄认知、规范、艺术、器用、社会等维度,可以划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层面①。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既包含正确的、积极的、先进的、有用的和优质的因素,也包含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无用的和劣质的因素,而且这个复杂的系统或多或少存在着矛盾、不足和缺陷。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的国家或民族文化没有尽善尽美的,也没有一无是处的,通常是好坏优劣并存,只是其程度不同而已。而且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朝好的方向变化,这就是发展;也可以朝坏的方向变化,这就是退化。我们正是根据一种文化好坏优劣的程度及其变化的方向区分它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充满生机活力还是衰落腐败的。文化自我批判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文化的主体承认自己的文化好坏优劣并存并且有可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主体广义上说是全体国民,狭义上说则是社会的管理者(在现代社会通常是政府)。如果一个社会的管理者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完美的,不存在什么缺陷和问题,它就不会认为自己的文化有进行自我批判的必要,并会因此抑制或扼杀文化自我批判。然而,一旦一个社会的管理者对自己的文化持这种态度,该社会的文化即使整体上是比较好的,也会因为缺乏自我批判而逐渐变得不好或走向衰败。因为一种文化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才能使自己充满生机活力,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文化自我批判是一种文化自我反思和自我辨析的活动。所谓反思,就是换方向、换角度、换位置进行再审视、再认识、再思考。文化自我反思是文化主体以自己的文化为对象进行反思,也就是从新的方向、新的角度、新的位置对自己的文化不断地换方向、换角度、换位置进行再审视、再认识、再思考,既认清它的特质、结构、优势、特色,更要找出它的各种问题。反思的过程同时也是辨析的过程。所谓辨析,就是辨别剖析。文化自我辨析就是文化主体在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文化进行辨别剖析。通过辨别剖析,分清自己文化中的哪些内容是正确的、积极的、先进的、有用的、优质的,哪些内容是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无用的、劣质的,发现自己文化中存在哪些矛盾、不足、缺陷,并探讨其原因。文化自我批判虽然要对文化作正负两方面的反思和辨析,但主要是针对负面的,即找出文化中的错误、落后、消极、无用、劣质的内容,以及矛盾、不足、缺陷的方面。如果我们把所有这些文化的负面东西称为文化的问题,那么可以说,文化自我批判是主要针对文化的问题所进行的反思和辨析活动。

在文化自我反思和辨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有三种不同的参照系。一是外域的文化。人类的文化是由不同的文化体系构成的,不同的文化体系各有自己的特质、优势、特色、缺点、不足,其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好坏优劣的内容。进行文化自我比较,文化主体首先要将自己的文化与外域的文化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不只是与外域的现行文化进行比较,还需要与外域的传统文化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文化主体可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鉴别和剖析,区分自己文化中好的方面、坏的方面及不完善的方面,并探讨其原因。二是传统的文化。当代世界各种文化体系都或长或短地存在着文化传统,传统的文化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精华和糟粕的方面。在进行文化辨析的过程中,文化主体还要将自己现行的文化与自己传统的文化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文化主体可以发现自己是否发扬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剔除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三是当代人类的主流文化。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当代人类文化出现了趋同的大势,这种大势正在成为人类的主流文化。在这种新的情况下,某一文化主体在进行自我辨析的过程中,还需要将自己的文化与人类整体文化的最新发展相比较,以发现自己的文化是否与人类主流文化发展方向一致,是否能融人人类主流文化。比较是为了鉴别,也是为了借鉴。只有通过借鉴,文化主体才能更清楚地对自己的文化进行辨析。

文化自我反思和自我辨析所指向的是文化自我扬弃,因而文化自我批判实质是一个文化自我扬弃的过程。“扬弃”在哲学上是指在事物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抛弃又保留、既克服又继承的关系。就文化而言,扬弃是一定的文化主体通过对自己的文化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辨析,发扬自己文化中的正确的、积极的、有用的和优质的因素,抛弃自己文化中的各种问题因素,实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因此,文化的扬弃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文化的积极自我辨析、选择、更新的过程。这种文化的自我扬弃也就是文化的革故鼎新,即改变、革除文化中的各种问题,传承和发扬文化中正确的、积极的、有用的、优质的文化因素,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实现文化的更新。文化主体之所以要进行文化自我批判,之所以要通过文化自我批判寻找自己文化中的各种问题,其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文化

进行扬弃,实现文化的革故鼎新。文化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辨析并不就是文化的自我扬弃,但却是文化自我扬弃的前提,而且本身包含在文化自我扬弃的过程之中,是一个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将文化自我扬弃包含在文化自我批判之中。

文化自我反思和自我辨析的另一个目的是文化的自我完善。社会文化构成因素极其复杂,其中总有一些不足和缺陷的方面,也常常会出现矛盾,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过去文化中比较充分、完整的方面也会因为不适应新的变化而变得不充分、不完整,比较和谐的文化变得不再和谐。另一方面,人类都追求文化的进步,任何社会都希望自己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发展就是朝更好的方向变化,而繁荣就是丰富升华。进行文化自我反思和自我辨析,就是要不断地借鉴外域的、传统的、人类主流的文化并根据社会变化的新需要,找出自己文化的不足和缺陷,及时发现自己文化中的矛盾,通过发展繁荣使自己的文化走向丰富多彩,走向更高的层次。这个过程就是文化的自我完善过程。文化自我完善并不等于文化自我反思和自我辨析,但却是以之为前提的。没有这一过程,就不会有文化的自我完善,因而也可以说文化自我反思和自我辨析是文化自我完善必不可少的环节。

文化的自我反思和辨析是有根据的,文化的自我扬弃和完善也是有根据的。一定社会的文化有不同的维度和层次,文化自我批判的根据也相应地有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但是文化自我批判有一种终极的根据,这就是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或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文化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的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而文化的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又是为了社会全体成员的文化需要的满足,为了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因此,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也是文化自我批判的终极根据。这种根据要求,文化主体的一切文化自我批判活动都要以社会成员幸福的普遍实现为终极尺度。在进行文化自我批判的过程中,文化主体都要以社会成员幸福的普遍实现为根据来对待自己的文化,更要以此为根据来对待外域的、传统的文化和当代人类主流的文化,特别要防止简单地用外域的文化批判自己的文化,用传统的文化指责现行的文化,用当代人类主流文化否定民族文化。

二、能否自觉进行文化自我批判事关文化的兴衰存亡

从前面对文化自我批判的实质和内涵可以看出,文化自我批判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一个文化主体能否自觉地进行文化自我批判关系到一种文化的兴衰存亡。这里我们可以以西方和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为例加以说明。

西方中世纪的文化是天主教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西方中世纪是天主教会一统天下,基督教文化在13世纪前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自14世纪以后开始走向衰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作为基督教文化主体的天主教会放弃了文化自我批判,并且逐渐丧失了文化自我批判的能力,再也不能产生像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那样的思想大家。在天主教文化衰落的过程中,西方社会先后出现了几股文化批判思潮,最重要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这三股文化批判思潮分别从天主教内部和外部同时对西方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天主教文化进行批判。当然,无论是天主教内部还是外部的批判,都应该说是西方文化的自我批判。正是这些文化自我批判运动动摇了天主教文化在欧洲的统治地位,在心态文化特别是思想观念方面实现了革故鼎新,并且为西方社会文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三大运动的基础上,西方各国又先后进行了政治革命、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科学革命、哲学革命等文化自我批判活动。这些活动在思想文化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革,建立起了现代西方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思想文化,实现了西方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实现了西方文化的现代化。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文化达到了繁荣。事实表明,现代西方文化有其自身致命的缺陷和问题,这些缺陷和问题在这种文化一产生时就暴露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社会自19世纪又出现了对西方现代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后现代文化思潮。这一思潮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批判导致了西方社会国家干预主义的产生。两者相互作用,正在使西方文化和社会从现代走向后现代。西方从中世纪到当代的文化变化过程充分表明,有没有自觉的文化自我批判直接关系到一种文化的兴衰,也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的兴衰。

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近代以来一系列文化自我批判活动的结果。晚清王朝像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会一样缺乏文化自我批判意识和能力,不仅不能进行文化自我批判,相反却顽固守护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但是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中,逐渐生长了文化自我批判的力量并开始了对清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早期先后出现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文化自我批判运动,其中洋务运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清文化内部的文化自我批判运动。伴随着文化自我批判的深入,后来又出现了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和革命、改革开放等文化自我批判运动。正是经过约一百五十年的文化自我批判,产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否认,在这约一百五十年的文化自我批判过程中,出现过一些过度和偏激的文化自我破坏和否定,但中国有今天的文化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建设性的文化自我批判。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近代以来的文化自我批判,今天的中国文化还会是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文化,而不会有今天的面向世界和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从西方和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变化以及整个人类文化变化的历史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看法。

第一,文化自我批判是文化自觉的主要标志。“自觉”的本义是通过认识而有所觉悟,也就是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其前提是觉醒。觉醒就是意识到了要进行自我认识。文化自觉就是文化主体意识到要对自己的文化进行自我认识,并在这种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文化的认识从迷惑、模糊、错误转向明白、清楚和正确。显然,文化自觉不只是文化主体自我觉醒,开始对自己的文化进行认识,而且是对自己的文化开始有明白、清楚而又正确的认识。文化自我认识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知,也不是一种盲信盲从,而是一种以自己的文化为对象的反思性认识。但是文化自我认识并不一定是以发现和解决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的辨析性、建设性认识,也有可能只是以赞赏和宣扬自己文化为目的的辩护性、保守性认识。那种辩护性、保守性的文化自我认识,虽然也是一种文化觉醒,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必须通过旨在发现和解决自己文化中的问题的反思和辨析才能形成,而这个过程就是文化自我批判的过程。不经过这样的文化自我批判,文化主体是不可能对自己的文化达到明白、清楚、正确的认识的,也就不能达到真正的文化自觉。文化自我认识是文化自觉的前提,但并不等于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自我认识达到了明白、清楚、正确的程度,而要达到这种程度,就必须进行文化反思和辨析。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文化自我认识,那它是一种文化的批判性认识。而且,文化主体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有文化自觉,但久而久之又会丧失这种自觉,对自己文化的认识从明白、清楚、正确而转向迷惑、模糊、错误。要确保文化主体始终保持文化自觉,就必须总是对自己的文化保持警醒,不断对自己的文化进行自我批判。因此,一种文化是否达到了自觉,主要不在于文化主体是否文化觉醒,是否进行自我认识,而主要在于它经常在进行自我认识的同时进行自我批判。能经常进行文化自我批判标志着一种文化的自觉。

第二,文化自我批判是实现文化整体变革更新的推动力量和有力武器。人类的文化变革是与人类的社会变革互动的。文化变革可能导致社会变革,社会变革也会导致文化变革。从人类历史来看,这种互动常常是阶段性的,呈现为不同社会形态和不同文化形态的整体变革。在这种阶段性变化中,文化都会发生整体变革,出现文化体系的更新。从人类历史看,文化的整体变革常常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通过文化自我批判实现的,文化自我批判是革除旧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是新文化产生的推动力量。文化自我批判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社会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文化自我批判变革旧文化并肃清其消极影响,建立与变化着的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即使是行将衰败的文化也是如此。要在旧文化存在的条件下建立一种新文化,必然会遭到旧文化的强烈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文化自我批判,才能弄清旧文化的腐朽性和危害性,从而有效地动摇旧文化的根基,肃清旧文化的影响。二是在社会将要发生变革而尚未发生的情况下,需要文化自我批判来催化和推动文化变革和社会变革。社会变革常常有所预示或征兆。这种预示对于生活在这种社会中的一般人来说常常不易觉察,但那些敏锐的思想家能够洞察这种征兆。如果这些思想家率先对文化进行批判,并带动文化主体进行文化自我批判,就会发现旧文化不适应将要发生的社会变革,只有通过文化的革故鼎新才能促进新社会的诞生。

第三,文化自我批判是防止文化衰败、实现文化发展繁荣的内在动力和可靠保障。历史事实表明,目前为止人类的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是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问题,存在着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无用的、劣质的内容或因素,以及矛盾、不足、缺陷的方面。如果不对这些问题逐步加以解决,任其恶化,就会导致文化的衰败;相反,如果对这些问题有意识地逐步加以解决,就会实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文化自我扬弃和完善的过程,而文化的自我扬弃和完善是以文化自我批判为前提的,并且包含着文化自我批判。只有通过文化自我批判,才能对文化作出辨别分析,找出并革除文化中的问题,发现和弘扬文化中的精华以及其优势、特色的内容。同时,文化自我批判意识也能使文化主体始终对自己的文化保持警醒,关注自己文化的问题并着力加以解决,追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不完善的,而且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因而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着不断发展繁荣的问题,都存在着建设的问题,也就会存在着文化自我批判的问题。文化自我批判是文化永葆青春和活力的保证,是文化实现发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

文化自我批判并不是在一种文化行将衰败时才需要进行的,而是任何时候都要进行的,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经常性活动。文化自我批判为社会文化建设清理基础、确定方位、指明方向。没有经过文化自我批判、没有文化自我批判伴随的文化建设将是盲目的。只有两者相互支持和协调统一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了进行经常的文化自我批判,一个社会不仅要有一批专门从事文化自我批判的文化工作者,而且要将文化自我批判纳入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批判中建设,在建设中批判,通过批判与建设并举实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三、增强文化自我批判意识,自觉进行文化自我批判

文化自我批判活动是一种自主的活动,要进行这种活动,文化的主体首先要有进行这种活动的意识。文化自我批判的意识是建立在对文化自我批判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文化自我批判对于文化发展和繁荣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就今天的中国而言,要进行文化改革和建设,要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离不开文化自我批判。我们只有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要求,通过对我国现行文化进行深刻、全面的反思,进行深入、细致的辨析,在发现我国目前文化的特质、优势和特色的同时找出问题,特别是找出其中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因素,我们的文化改革和建设才是头脑清醒、目标明确的,才能对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准确的定位。能否进行和怎样进行文化自我批判,直接关系到我国当前的文化改革和建设,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只有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形成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我批判意识。

就我国当代而言,要增强文化自我批判意识,尤其要注意克服这样一种想法,即认为我国目前的文化已经是有优势、有特色的先进文化,现在的任务是要致力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且不谈当代中国文化的优势、特色是否形成,是否已经成为人类的先进文化,即使我们已经达到这样的程度,也不能忽略文化自我批判的重要性,也不能不努力增强文化自我批判的意识。前面的分析表明,即使一种文化达到了比较完善、先进的程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才能使之保持青春和活力,否则这种文化就会落后甚至走向衰败。实际上,当代中国文化还远远没有达到比较完善、先进的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幸福需要,文化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和紧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切忌盲目乐观自信,相反要低调谨慎,不断增强文化自我批判意识,将文化自我批判与文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文化自我批判实现文化自强,将我们的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我批判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文化自信成为有充足理由的、清醒的自信。

进行经常的文化自我批判,更要有勇于文化自我批判的精神。进行文化自我批判通常是很难的,至少比增强文化自信难度要大得多。综观人类历史,每一种社会文化都有某种“那喀索斯情绪”,文化主体对自己的文化总有某种天然的自恋情感。特别是在自己的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情况下,文化主体更是极力维护和努力弘扬自己的文化,而不愿意去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辨析和揭短,甚至忌讳文化自我批判。因此,要进行文化自我批判,需要有勇于进行文化自我批判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始终对自己的文化保持警醒的头脑,勇于面对自己文化中的问题,以批判的眼光和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化。中国具有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这是

我国长期以来文化自信的主要根据。然而,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的文化自信受到严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重建我国的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要建立文化自信,就必须勇敢地面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现行文化的问题,必须树立文化自我批判的精神并自觉地对我国的文化进行自我批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现我国文化中的那些错误、落后、消极、无用、劣质的内容,以及矛盾、不足、缺陷的方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克服这些问题,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也只有这样,我国文化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建立文化的自信,实现文化的自强。

进行文化自我批判需要有能力,不具备文化自我批判的能力,即使有文化自我批判的意识和精神,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文化自我批判。如果我们将文化自我批判理解为文化反思、辨析、扬弃和完善的活动,那么文化自我批判能力就相应地可以划分为文化反思能力、文化辨析能力、文化扬弃能力和文化完善能力。文化自我反思能力是文化主体换方向、换角度、换位置重新审视、认识和思考自己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意识,也就是文化主体有文化反思的意识,经常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一个文化主体自我反思意识越强,它就越会进行自我反思。文化自我辨析能力是文化主体在文化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对文化正面和负面进行辨别和剖析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文化主体能否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好坏优劣的区分,能否找到导致文化问题的根源。文化扬弃和完善能力实质上是以文化辨析为基础和前提的文化选择和建设能力。显然,在这四种文化自我批判能力中,文化辨析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或者说是核心能力。这种能力不只是涉及对文化本身的判断能力,更重要的是涉及对判断根据和标准进行选择的能力。文化主体只有选择了正确的判断根据和标准,才能对文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判断的根据和标准不对,是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的。当代世界对文化的优劣有各种不同评价根据和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我国文化的优劣作出正确的判断,面临着对判断的根据和标准作出正确选择的难题。破解这个难题,涉及方方面面。在当前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选择判断根据和标准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大势,更要考虑我国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考虑他们更好地生存的需要。

要保证文化自我批判经常不断地进行,需要建立文化自我批判的社会运行机制。文化自我批判常常是一个揭短现丑的过程,那些从事批判的人也可能因此而受到打击报复。因此,人们通常并不情愿进行这种批判。但是,文化自我批判因其重要而要不断进行,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社会运行机制,以确保文化自我批判无论人们愿意与否都能经常不断地进行。建立这种机制至少有两方面的重要性:其一是确保文化自我批判不至于因社会管理者不喜欢而停止;其二是保护从事文化自我批判的人不受打击迫害。这种机制因而也是社会进行经常的文化自我批判的保障机制。文化自我批判意识、精神、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形成经常不断的文化自我批判的机制上。只有建立了这种机制,文化自我批判才会经常不断地进行,也才可以为人们进行文化自我批判营造氛围和环境,增强人们的文化自我批判意识、勇气和能力。这种机制的建立是一种文化自我批判成熟的标志,也是一种文化成熟的标志。建立了这种机制的文化,必将永葆青春活力,必定不断发展繁荣。但是建立这种机制难度是相当大的,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因此,要建立这种机制并确保其正常运行,需要有法制的保障。

猜你喜欢
辨析主体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谁远谁近?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