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导向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1-12-30 04:36柳冰
创新科技 2011年10期
关键词:设置素质人才

文/柳冰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文/柳冰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才竞争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竞争。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是否被社会所接受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已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而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适时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脱离了社会需求,在就业市场上出现了“有人无岗”和“有岗无人”这两种就业现象并存的状况,大学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成为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讲“必须深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就业为导向,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探索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标准

近些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加并呈持续攀升态势,从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了解,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但是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却一年比一年不理想。一方面大学生抱怨找工作难,另一方面企业却感慨招聘人才难。有数据显示,大学生面试合格率不足10%,大学生试用转正率低至30%,大学生一年内离职率高达60%以上。究其原因,一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培养方向及讲授的课程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大学生在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上远远达不到企业要求,在稳定性和忠诚度上更是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二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大学生的目标就业区域和职业过于集中,导致部分地区和岗位人才过剩,而另一些真正需要人才的地区和岗位乏人问津。

要制定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学校实际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标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增多,各行各业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更加多样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通过对现代企业的调查,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有效地把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实际财富;其次要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再次要具有全面综合素质。这里所提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业务素质,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校人才培养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问题。高校目标定位不准确,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甚至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成败。现在正在进行的高校改革透露出:不少学校没有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不顾自身办学水平、办学条件,一味效仿先进国家的高校办学模式,片面追求“大规模、高层次、综合性”全面发展,即在规模上强调越大越好;在层次上强调层层攀高;在学科上强调综合性,盲目向多学科发展;在类型上不断强调“重学术轻应用”。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含糊趋同,定位不清,千校一面,不能准确体现出各自应有的类型特点和层次特征,培养出的学生能力水平基本雷同,缺乏就业竞争力、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2.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不合理

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为专才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很多学校未能很好地考虑并及时调整以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造成专业设置口径较窄,专业划分过细,各专业之间泾渭分明,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狭窄,考虑问题不全面,综合能力不高,走向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无法满足社会对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不能很好地就业;另外部分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预见性不强,不顾学校情况,盲目开设热门专业,特别是在师资力量有限或者缺乏的情况下,未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热门专业一窝蜂,冷门专业一刀砍。

由于专业设置上的不合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缺乏创造性和启发性;知识面狭窄,缺少交叉学科课程、综合性课程;课程结构上专业课多,选修课少,课堂教学多,实践教学少,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充分发展,创造才能受到压抑。整个课程体系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

教学过程是一个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知识与技能结构,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养成适应社会要求的良好素质的过程。目前很多高校不能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陈旧,知识老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和社会脱节;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大班集中授课,单方面强调知识的传授,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应用,忽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部分高校缺少和企业的沟通,缺少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较少,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到工作岗位不能快速进入角色。

4.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虽然现代高校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转变,但是由于受精英化教育标准的影响,我们部分高校没有转变教学理念,仍然沿用以前“象牙塔”似的培养模式,只是一味地重视专业素养的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对人才的评价只是单一的以对具体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质量为依据,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整齐划一,学院气息浓厚,不懂人情世故,办事不够成熟,为人不够老练,不具备从业素质和能力;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今社会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相互碰撞,产生了多元化的价值观,高校只重视专业教育,不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缺乏诚信意识、没有合作精神,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特色,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核心,在整个人才培养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我们高等教育的目标就应该向“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转变,培养学生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个性充分发挥,自由发展,成为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的责任不同,培养的人才类型应该有所差别,不同的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特色制定出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教学型大学,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应该以培养大众化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研究型大学,主要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精英人才为主要任务,应该以培养大量高层次拔尖创新的理论人才、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习惯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研究型大学兼有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的特征,应该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研究潜力,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贯穿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始终,是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一环。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高校专业设置应该增强适应性、提高针对性、加强灵活性,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首先应该拓宽口径,合理调整学生知识结构,增强社会适应性。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我们积极探索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性,整合不同学科和课程,使专业具有综合性,通过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不同课程组合实现不同的专门化,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为学生日后的职业转换奠定知识和素质基础。

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专业设置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合理设置学校教育的中长期目标,根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扶持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专业和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要“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增加专业设置的灵活性。随着全球经济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具有很强的动态性,而专业设置是相对稳定的,这就造成了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所以需要改变以往的观念—“只重视专业建设而忽视课程建设”,走“学科—课程—专业”的专业设置路线,模糊专业,强化基础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

3.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精练而富有新意的教学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保证。一方面需要根据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淘汰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引入新的学科成果,重构课程内容;一方面需要及时介绍国内外最新研究和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知识面,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能。高校一定要切实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应采用启发式、问题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要注重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习、实训课程比重,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特别是社会实践,并将实习、实训和实践成绩纳入学生评价,形成制度化。

4.以综合素质为目标,推行大学生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社会并在社会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积极倡导并开展素质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社会,面对自己,对自身有个准确定位,较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和高压力;其次高校应该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社会能力;再次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充分开发和利用潜性课程,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如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社会实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最后学校应该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各行各业成功人士为大学生开设讲座、作报告;及时给学生提供高效、准确的市场信息,努力缩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差距,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设置素质人才
人才云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