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2011-12-31 06:51水成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项目经理标准化标准

水成渊

施工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质量标准化管理、安全标准化管理和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

“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就是要把质量和安全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就是要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只有工程质量好、安全水平高,我们才能通过施工的有效组织,生产出合格的、让消费者感到满意的产品,才能提供优质的产品使企业收益;使员工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生活安定,企业和社会稳定也就有了保障, 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实施标准化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是企业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质量、保障安全的保证;是企业实行科学发展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科研成果的桥梁;可使企业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和原材料。

标准化管理:即在企业管理中,针对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以人本为核心,制定细而又细的科学化、量化的标准、按标准进行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一种责任:我们工作就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

标准化管理是一种态度:态度影响管理,态度促进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一种观念:观念决定行动,观念指导行动。

标准化管理是一种行为:主要是靠自己平时养成和规章制度强压的行为。

目前,我们实行的是项目经理负责制,整个项目的管理层基本上也是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组建起来相对稳定的团队,客观上明确了责任主体,缩短了项目管理上的指挥层次和空间,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等关键部位控制更为具体,有助于各种关系的整合、协调。但从主观上看项目经理负责制一定程度上使项目管理带有比较明显的个性特色。项目经理的能力和经验,往往决定了项目的管理水平;项目经理的工作作风,也影响了整个项目的管理氛围,使项目管理不可避免地染上经验式管理的色彩。在这种机制下,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得到项目经理及管理团队的理解、认知、认可、认用,如果达不到这一点的话,执行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仍处于就事论事、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如人海战术,前松后紧的施工惯例,物资能源的跑冒滴漏,合同履约的法律风险等都在时刻威胁着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尤其在项目管理中的以罚代管、以包代管,行政指挥代替经济规律的现象还占据很大比例。这些因素造成工程项目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和问题。

综上所述,标准化管理的实施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两张皮”。目前,我们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均形成了体系文件。但在项目管理中,他们的待遇是“埋进文件盒,挂在墙壁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管理上、体现在行动中”。每年只有在内、外审核和汇报总结时出头露面,平时基本上是束之高阁。

2.“夹生饭”。在推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对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深度不够,在实际行动上重经营、轻管理,没有把管理标准化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没有从本项目、本单位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出发,生搬硬套,制定的体系文件太空,缺乏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让操作者无所适从,难以获得普遍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对标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就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推行。

3.靠边站。在标准化管理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通病。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要抢工期,在这一时段,标准化管理往往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不足”的借口下为施工生产让路,放到次要和从属的位置,甚至会有“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理由被忽视和违背。

标准化管理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一点来说,会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造成经济效益的流失,增加安全质量隐患,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制约标准化管理的外部环境:

1.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非常化的经营手段:

a.相互惨烈竞争,造成两败俱伤;b.超低价给中标者带来巨大风险;c.为满足投标要求,不得已接受制约条件,给施工过程增加了许多困难。

2.苛刻的业主要求,造成超常规的施工组织:

a.甲乙双方不是对等关系;b.业主决策随意、制定分包、付款滞迟、甲供不及时。

3.特殊的产品性质,导致愈常态的生产过程:

a.项目是一次性的,产品不可复制,很难做到工厂化,流水线生产程度,成功的标准化管理活动也难以直接复制和共享。

b.施工难度逐步增加,有好多超常规的工程项目出现,有些工程还处于“边设计、边施工”状态。

标准化管理的内部阻力:1.组织不到位;2.体系不到位;3.执行不到位;以上内、外部因素极大地干扰了我们施工标准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管理失控,使标准化管理流于形式。

标准化管理很重要,尤其是对我们施工企业,大到工程质量、技术、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要求,小到项目部内部资料的整理,都可看到标准化管理的影子。往往标准化程度反映着企业的集约化管理程度,标准化管理程度高,其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是值得信赖的,文明施工程度高,现场安全隐患就少,必然赢得更多的市场。我们的标准化管理,必须以生产为导向,以工程现场为载体。

1.以技术标准化为核心,带动管理标准化建设。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仅仅依靠管理,技术也十分重要,因为市场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企业的技术实力能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能不能把工程做好,所以说技术标准化,是企业的核心标准化。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先行技术标准化管理,技术标准化一定要细、实用并贴近生产现场实际情况。我们的技术标准已完善,但没有得到有效地实施,时至今日流于形式,原因是不能得到及时有力的支持和协助,这也说明我们的内功还很不扎实。

2.标准化管理的标准要简单,要有针对性。标准化管理体系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客观要求。是针对现实或潜在问题从管理方面制定的解决问题的系统理论和实践方法,体系的设计和文件的制定必须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都要清晰,简单易行。如果达到标准化管理,从项目部驻地建设开始,就会自觉地运用这些标准,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个企业,让内部员工一动起来,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怎么做到标准化了。

3.加大培训工作,增强员工的标准化意识。我们有了标准的作业程序,人人都得按标准做事,按流程做事,基本不需要人去检查和督促,一切都有程序可循。在建筑施工市场不断拓展,施工项目点多面广,施工人员量多人杂的情况下,怎么来保证工程质量,怎么来预防安全事故,那就是标准化要让员工都了解,都会在工作中去运用这些标准。唯一的途径即是加大宣传和学习力度,以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水平,增强员工的标准化意识。让大家认识到其必要性的同时,知道本企业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和如何去操作,让标准化管理深入人心。

4.完善监管机制,做好标准的制订和监督实施。有的人认为,一次两次没有执行标准无所谓,反正又没有出什么乱子,甚至有的领导对违反标准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找理由,上行下效,这种有标准不执行,有规范不要求,渐渐导致标准的有效执行大打折扣,收效甚微。所以企业制订再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如果标准化管理思想不到位,推行不力,最终也形同虚设。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统领企业全方位管理的工作。横向看,从技术标准到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纵向看,从领导到个部门,再到每一个操作工人都涉及。这样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错综复杂的工作,只有为标准化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才能确保其有效运行。

5.做好标准化管理总结,坚持标准的持续改进。

标准化这个活动过程在深度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上升过程,即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在实施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过程变化,对原标准适时进行总结,修订,再实施。这是一个PDCA循环,每循环一周,标准就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充实新的内容,产生新的效果。我们也要不断总结项目的标准化执行情况,取长补短,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的创新和亮点,积极采用更多的贴近施工现场的新标准。

我们需要标准化管理,标准化需要管理平台,但现实是许多标准在执行时被冻结或被扭曲,导致很多员工在标准面前显得茫然和无知。我们必须正视、标准化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标准化,运用标准化,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作用,使企业实现标准化管理,建立贴近企业实际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项目经理标准化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项目经理从优秀到卓越的四大进阶能力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项目经理该不该发火
项目管理中没有“我”
永远幸福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