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2011-12-31 06:51王仲民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剧种戏曲同学

王仲民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新挑战。什么是新课程、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能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等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师心中的困惑。几年来,在课改实践中就语文学科教材使用、教学方式转变及评价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和探索,为此,笔者谈谈收获和体会。

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就是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新课程目标整合转变。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语言丰富性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 让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加以讨论。以朱自清的〈〈春〉〉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间写得好的句子,并运用“我认为——句子(或词语)写得好,它好在——(用——的修辞,写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它写得好,有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读得很有感情,更多的同学赏析得非常具体、合理,这样,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良好的语感也逐渐的在培养。周末,我还布置了作业: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找春天说春天”为话题,让学生在自己家乡找不同的观察点,如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池塘里的水,有的小组重点观察花草,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树木。在课堂上先问问大家找春天都找到什么,再互相发问。有的同学提出“我想知道池子里的水怎么样了”;有的同学提出“我想知道现在有些什么花开了,好看吗?”等问题,这些问题也自然地变成了交际话题,互相的问答过程就是双向的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些男同学折下了柳枝,带来了桃花,有的还带来了小鱼,用实物来说明这是他们找到的春天,我首先肯定了他们善于发现生活,同时也告诉他们: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不要乱攀摘花草树木。看到他们羞愧的低下的头,我想他们的品德修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其次,就是要由单一的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以教法服务于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还是让我们结合教学实例来谈一谈。如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这首诗,相信很多老师都上过,我当时是在公开课上讲的这一课,大家都知道,一首好诗,其实也是一副优美的画,还是一首动听的歌。在教学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课文的配乐朗读,想象一个女孩子站在船头,望着愈来愈远的祖国,想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母亲,只有一只一只的折着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这样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绘出画面的内容,同学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同学想象出了当时的冰心脸上挂满了泪水,还有的同学甚至想到自己的父母亲人外出打工的每一次离别的场景,这些都说明同学们已经融入了教学的过程;欣赏完了画面,我又让学生听了〈懂你〉这一首歌,这首歌同学们也许听过很多遍,但在那个特殊的场景下,大家都闭上了眼睛,谁也不忍心去打破那种宁静,我发现有一些同学的眼眶都红了,有一个叫余吉的大山里的小女孩还落下了眼泪,我还需要说什么呢?此时无声胜有声!

还有一个实例就是在教学蒲松邻的〈狼〉这一课时,由于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我让学生在疏通了文意后,把全班分为6个小组,分别给每一个自然段配上一副插图,小组成员很积极,会画的拿起笔画,会写的为插图题小标题,连那些平时对语文兴趣不大的同学也热烈的参与讨论,出谋划策。看到这样的课堂,我感觉很欣慰,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了以人为本,又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体验,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达到了目的。

最后,要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改变以往的单纯“黑板、粉笔 ” 式的教学模式。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社会是个大课堂,教材要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而新课程标准下,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如课外阅读,书法训练,诗歌背诵,看电视报纸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七年级下册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叫“走进戏曲天地”,我看到这个话题感觉很棘手——我自己都不会唱戏曲,对戏曲了解都不多,让我怎么上呢?在一个周末,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回家向老人学唱一段戏曲,不管什么剧种都可以,星期天我要检查的。学生顿时沸腾了,我也在心里打鼓。到了星期天,我让同学们唱给小组长听,小组长列一个表,把同学所唱的曲目,剧种,唱的质量是好、一般还是优秀列出来,反馈的结果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有95%的同学多多少少学会了一段,并且剧种多样,有的唱黄梅戏〈天仙配〉,有的唱京剧〈红灯记〉选段有的唱〈花木兰〉等等,问起他们是怎么学来的,有的是从电视里学的,有的是跟自己爷爷奶奶学的,有的是看影碟学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学到了很多戏曲知识:比如戏曲的几个剧种;京剧的角色;每个剧种有代表行的人物,这都是他们潜移默化的学到的,真可谓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体现了新的理念。

我们的学生是非常敏锐的,在上〈狼〉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我设计了一个答记者问的小环节,我班梅蔓和曹玉玲两位同学扮演记者,像模像样,她们设计的问题尖锐,在采访的时候很快进入角色,又是和被采访的对象握手又是说再见的,她们落落大方,面带笑容,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课前我只是稍微点拨了一下,创意的部分据她们自己说是从电视上学来的。

如果说我们的课本是一部小百科全书,那么社会就是一部大的百科全书,它无所不有,无所不包,作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开放,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有的同学在给保护小草拟广告词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小草在睡觉,请从旁边绕”;有的同学给喜良车行设计了这样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喜良车”……

由此可见,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老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课改也不是纸上谈兵,只有老师的教育观念转变过来,将新课程理念转变成现实的教学行为,通过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带来的动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语文的课标就不难实现了。

猜你喜欢
剧种戏曲同学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小剧种大舞台
传统戏曲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扬剧老生表演艺术浅识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