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在库重性精神疾病分析

2012-01-13 01:56文红黄宣银梁晓琼吴俊林李清金
四川精神卫生 2012年4期
关键词:重性精神疾病精神障碍

文红 黄宣银 梁晓琼 王 维 彭 蓉 吴俊林 雷 蕾 李清金

2011年四川省在库重性精神疾病分析

文红 黄宣银 梁晓琼 王 维 彭 蓉 吴俊林 雷 蕾 李清金

目的了解四川省重性精神疾病的基本情况,旨在为四川省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治疗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依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服务规范及工作规范和国家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全省精神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技术培训,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于2010年7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重性精神疾病摸底调查,资料完整者录入国家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再将2011年12月末四川省各市州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的数据导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2011年12月末,四川省共调查出重性精神疾病119313例,同意并实施网络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54700例,管理率为45.85%。本次显示四川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济状况处于当地贫困线以下为61.77%;文盲和半文盲为31.87%,小学文化为37%;农村重性精神疾病为80.8%,城市无业人员为5.46%;重性精神疾病未婚率为31.01%,离婚率为4.2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间断服药和不服药者分别为27.9%和33.5%;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为21.56%,其中肇事、肇祸发生率为7.84%。结论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会、经济地位十分低下,对社会、家庭的危害及潜在危险极大,需进一步探索和改变现有的管理治疗模式,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重性精神疾病 网络管理 危险行为 服药依从性

为了解四川省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状况,笔者对2011年四川省在库及在管重性精神疾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于后。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四川省内15岁以上常驻人口中的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本次调查经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学术委员会有关道德伦理的审查和批准,所有网络管理患者均同意进行网络管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各级医疗机构均采用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1版制定的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记录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信息单、线索调查登记表、个人基本信息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网络知情同意书、复核诊断与危险性行为评估表及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自编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交换知情同意书。

1.2.2 调查人员 本次调查工作由四川省卫生厅疾控处牵头,省疾控中心慢病所负责协调,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四川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精神卫生专家组负责提供咨询意见。四川省所辖的21个市州、9691个乡镇及社区均纳入本次摸底调查工作。参与本次工作的各级疾控中心208个,精神卫生中心62个,计6000余人。开始调查前省、市、县举办了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均进行了培训内容的笔试及上机考试,考试合格者参与调查工作。

1.2.3 调查方法 四川省重性精神疾病摸底调查工作从2010年7月5日~2011年12月底基本结束。实施方法为乡镇或社区医院除搜集、填报上述调查清单外,后完成《线索调查登记表》前半部分,并邀请精神病专科医生进行复核诊断,专科医生完成《线索调查登记表》后半部分并签名;对专科医生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乡镇或社区医生完成《个人基本信息表》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建立健康档案;在患者和/或家属签署网络知情同意书后,录入国家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开展定期随访管理。

1.2.4 质量控制 各市(州)卫生局拟定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考评细则,并纳入市(州)对各个县(市)区卫生局的年度目标任务考评内容;各市(州)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对本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管理的情况进行二次督导检查,并向省卫生厅提交专题报告;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进行专项督导检查一次。

1.2.5 诊断标准 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在诊断复核病人中,严格按照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和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的相关标准。诊断者应为精神科主治医师或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精神科执业医师,确保诊断复核的科学、规范。

1.2.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四川省在库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见表1)。

表1 四川省在库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例数,(%)]

由表1显示,重性精神疾病以青壮年为主(76.67)。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本组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年龄直接相关,与国内外报道一致;其次,民族差异大,汉族占99.07%,可能与我省少数民族地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精神卫生资源非常有限有关。另外,本文还显示我省61.77%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经济状况处于当地贫困线以下。截止2011年12月31日,四川省21个市(州)完成调查、确诊、录入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共119313例(阿坝州无录入病例),同意并实施网络管理的为54700例,管理率为45.85%。

2.2 四川省在库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受教育程度、婚姻、职业及疾病分布(见表2)。

表2 四川省在库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受教育程度、婚姻、职业及疾病分布[例数,(%)]

由表2显示,四川省在库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文盲和半文盲为31.87%,小学文化为37%,与大众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次,本文未婚率为31.01%、离婚率为4.21%,婚姻状况不详为3.6%,与大众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再次,80.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集中在农村,5.46%为城市无业人员,可从事简单劳动者为10.71%,从业者共计为 3.03%。

本文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依次为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癫所致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及偏执性精神病。本结果与疾病谱分布一致,说明本次调查数据具有较好代表性。

2.3 四川省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状况 2011年我省乡镇、社区医生对参加网络管理的547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的35433例进行了定期随访,随访率为64.78%,其中规律服药为37.5%,间断服药为 27.9%,未服药为 33.5%。

2.4 四川省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状况 我省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危险行为共7638例(21.56%),其中肇事、肇祸为2778例次(7.84%),自伤行为 565 例次(1.59%),自杀行为290例次(0.82%)及轻度滋事7017例次(19.80%)。提示我省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次数相对频繁,且肇事、肇祸远高于国内常模[1]。

3 讨 论

本文资料显示,我省在库重性精神疾病119313例中 76.67%为青壮年,男女比例为1.04:1。重性精神疾病患病依次为精神分裂症(85.64%)、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5.66%)、癫所致精神障碍(3.88%)、双相(情感)障碍(2.69%)、分裂情感性障碍(1.64%)、偏执性精神病(0.49%)。本结果与疾病谱分布、既往国内区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2],说明本组数据有较好的代表性。而99.07%的在库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0.93%,可能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无精神卫生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或严重缺乏),直接导致参与力度不够有关。

其次,我省在库重性精神疾病患者61.77%的经济状况处于当地贫困线以下,文化程度普遍低下,文盲和半文盲为31.87%,小学文化为37%。婚姻质量也很低,未婚率为31.01%、离婚率为4.21%,不详为3.6%;我省 80.8%在库重性精神病患者集中在农村,5.46%为城市无业人员。以上数据与大众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4],说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生活在社会底层,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下,需要政府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再次,我省在库重性精神病患者中只有37.5%的患者在规律服药,间断服药及未服药者分别占27.9%和33.5%,所以其发生危险行为发生率相对频繁,其发生率为21.56%,其中肇事、肇祸发生率为7.84%,远高于国内常模(据公安部门2005年的全国调查显示,全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平均肇事、肇祸率为2.68%),这可能与调查方法不一致直接相关,也远高于2010年底“686”项目地区管理治疗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平均肇事、肇祸率为 1.1%[1,4],这可能取决于“686”项目区多年来创新工作机制,认真贯彻医院-社会一体化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模式相关。再次提示我省非“686”项目区一定要借鉴和进一步创新“686”模式,使我省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治疗工作更上一层楼。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在库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同意并实施网络管理的为54700例,管理率为45.85%,提示大部分有危险或潜在危险的重性精神疾病还未纳入社区管理,其潜在的社会危害不可小视,还需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使更多的患者愿意得到有效管理。

1 于欣,刘津,马弘,等.社区精神卫生——应对中国精神卫生挑战的“抓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2):8 ~9.

2 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9~112.

3 马弘,刘津,于欣,等.中国近十年重要精神卫生政策的发展与解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2(12):12 ~15.

4 马弘,刘津,何燕玲,等.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686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0):12~15.

Analysis on situation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in Sichuan in 2011.

WEN Hong,HUANG Xuanyin,LIANG Xiaoqiong,et al.Mental Health Center of Sichuan Province,Mianyang 621000,China

ObjectiveIn order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guidance to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in Sichuan province,it was essential to analysis the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s.MethodsOur proposal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the criterions of treatment,service and manage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and standard of national data collection/analysis system.The physicians and technicians were treated all over Sichuan province in mental health institutions,dec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titutions,community centers of health service and township hospital.In order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the specific investigation began in July,2010.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and the information of a patient was uploaded to national data collection/analysis system if it is completely collected.The psychosis information,which has been collected from cities of Sichuan province till Dec,2011,was downloaded from the national data collection/analysis system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Up to Dec,2011,it was investigated that there were 119313 patients suffering severe mental illness.54700 patients accepted for management by network,the ratio of the patients in network management were 45.85%.From the mental illness investig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it was found that 61.77%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problem were living in impoverished condition;31.87%patients were illiterate or semi- literate,37%patients were primary educated;80.8%patients were living in rural area,5.46%patients were living in urban area without a job;31.01%patients were not married,4.21%patients divorced;27.9%patients did not take medication regularly and 33.5%patients had never taken medication;21.56%patients had risk behaviors in a year and 7.84%of them caused troubles.Conclusion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was extremely low.These patients may cause severe problems to both of the family and society.It is very essential to investigate and improve the current model of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for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problems so that the potential risk from these patients to their family and the society may be reduced.

Severe mental illness Network management Risk behavior Medication compliance

R749

A

1007-3256(2012)04-0200-04

621000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文 红 黄宣银 梁晓琼 王 维 彭 蓉) 川北医学院在读研究生(吴俊林) 泸州医学院在读研究生(雷 蕾 李清金)

(收稿:2012-07-03)

猜你喜欢
重性精神疾病精神障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社区综合管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长沙市重性精神疾病社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在江北区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