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法在《船舶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2-01-22 12:51
船海工程 2012年6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同学过程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050)

海员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职业,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敏捷的思维和果断决策能力,同时还要具备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与外界沟通的能力。刚入行不久的三管轮,面对发达国家日趋严格的PSC(港口国监督)检查,常常流露出紧张、胆怯、畏惧,害怕与检察官沟通,操作机器时常常顾此失彼,平时非常熟练的操作程序,在关键时刻却忘得一干二净。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创新教育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们具备海员的基本能力,本文从角色扮演法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讨论[1]。

1 角色扮演法的基本原理

所谓“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个真实的、涉及价值争论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矛盾进行分析,并且让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解决各种价值冲突,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并且养成良好社会行为的教学过程[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操作,学生能够在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切身体会PSC检查的全过程,进行角色体验,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研究过程

2.1 对象

选取我校08级1~3班轮管学生作为对照组,每班平均34人,全部男生,共有学生102人。选取08级4~6班轮管学生作为实验组,每班平均35人,全部男生,共有学生105人,6个班的学生都是通过正常渠道录取,高考分数从380分至420分之间平均分布,学生全部来自湖北省,符合统计学无差异性原则。

2.2 材料

从黄连中、龚利平、王真茂所著《船舶管理》中选取第三章第七节PSC作为教学内容。

2.3 场地

将我校轮机中心作为教学场地。近几年来轮机中心经过学校不懈努力,已经完全能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并且得到国家海事局的认可。

2.4 实施

2.4.1 确定教学目标

掌握PSC检查内容,理解《港口国监督检查程序》,体会海员在应对PSC检查时的心理历程,操作设备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对待PSC检查官执行安检时的态度,遇到纠纷时的处理方法。

2.4.2 教学过程

计划5学时完成教学任务,首先使用1学时给实验班的同学串讲,重点讲授PSC检查的起源和重要意义,港口国监督检查程序,播放澳大利亚PSC检查视频,使学生在大脑里初步形成检察官和海员的形象。实验班学生分成6组,每组大约16人,每组中又选出两位PSC检查官,一位轮机长,一位船长,三管轮和二管轮各一人,其他同学扮成观众,观众成“U”型围坐在演出台附近,每组表演限制时间15 min。表演过程中,观众要求给演员评分,表演完观众和演员互换角色,教师拍摄整个教学过程。对照组还是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

2.5 效果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1份,其中实验班同学83份,对照班同学88份。结果见表1。

很明显,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周后单元测试,采用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考试的模式,100道单选题,考试时间为2 h,分两批进行,结果见表2。

表1 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份数

表2 成绩分布

由表2得出如下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为59.1%,达标率率为86.7%,不及格率为13.3%,对照组的优良率为33.3%,达标率为72.5%,不及格率为27.5%。很明显,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3 角色扮演法的优势

3.1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传统多媒体授课法虽然具有“直观、形象、内容丰富”等优点,但是教师常常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时间稍长极易引起学生视觉、听觉疲劳,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角色扮演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演员”、参与者、体验者、评价者,教师是“导演”,是幕后策划者和组织者[3]。“教”与“学”的换位,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3.2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角色扮演者通过角色体验提高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方法与以获取书本知识多寡的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角色扮演法将彻底改变人们对当今大学生的态度,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再是高分低能。

3.3 认识了感情投资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看,角色扮演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情投入”的过程,它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对感情投资的重要性的认识[4]。“演员”入“戏”越深,对“角色”的情感、态度体验越深入,内心就越容易涌起波澜,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身份,这种“感情投入”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缩短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差距,毕业后尽快地融入现实社会之中。

3.4 提高学生创作热情和小组合作的效果

美国教师迪奈乌和黑泊纳(K. DeNeve & M. Heppner)于1997年运用与传统讲授模式相对比的实验方法, 对角色扮演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与评价,他们指出,此模式能够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减少他们在学习的紧张和焦虑, 并且能够提高个人创作热情和小组合作效果。角色扮演法的过程,通常要通过小组合作,在合作中相互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进而提高自己。

4 注意事项

4.1 精心设计剧本

教师一定要对剧本精心设计,内容要短小精悍,时间跨度不能太长,否则容易使观众倦怠,表演者忘却台词;剧本中的情节要求跌宕起伏,冲突明显,符合实际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从大脑中调出在日常生活积累中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再结合现场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不提供标准答案,但是一定要设计出正确答案所具备的几个重要标准。在本案例中,教师就设计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如果检察官见到你时,对你的态度非常不友好甚至蛮横、故意刁难,你将如何应付?②你平时操作机器非常熟练,但是一遇到检察官就手心发汗、头脑发热、说话哆嗦,你又如何解决?③当检察官提出要滞留船舶时,你又有那些挽救措施?这些问题都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符合工作实践,适时提出这些问题,可以使剧本情节冲突继续向前发展直至巅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激励他们去思索怎样才能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训练了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积极地组织策划

虽然角色扮演法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积极地组织策划,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例如:轮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表演欲望不强,甚至有些同学非常腼腆,在大众场合难以开口,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计划,在角色扮演方面,特别是第一场的表演,教师不指派学生扮演某一角色,而是鼓励同学们自己主动提出,这样既满足了那些表演欲望强烈同学们的要求,又能为那些难以开口的同学作出表率,使教学过程能够继续下去。

4.3 强调学习目的

应强调角色扮演过程中学习有关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不要片面追求表演本身的艺术性。有时可以设计正反两面的角色,通过对比,增强说服力,加深印象。

4.4 对扮演者的要求

扮演者应熟悉台词,不要边想边说。这样既容易偏离规定的情景,还容易造成语言、行动的不连贯,影响表演效果。教师可以为每位扮演者编写台词,要求他们熟记,布置课外作业,引导他们查询相关的资料,同时教师也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为同学们介绍背景材料、角色特点、基本情况等,这就是说“戏”,说“戏”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扮演者的表演。

4.5 观众积极参与

在角色扮演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观众,为了提高观众的参与意识,使“演员”与观众积极互动,要求观众为扮演者评分。在本案例中,让一部分学生专门注意 分析“演员”的形体、举止、位置是否得当,另一部分同学分析“演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没有更好的选择等 ,全体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真思考, 对于保证表演后的有效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4.6 及时地总结

演出结束后要教师可以采用回放录像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及时地点评、讨论。点评时可以直呼“演员”的角色名,尽量地创造出宽松和谐的场景,针对出现的剧情冲突,分析“演员”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态度和心理过程,帮助同学们分析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理同类的问题。这样可在讨论中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 刘宪珍.高职院校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船海工程,2011(4):103-105.

[2] 菜 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20(6):28-30.

[3] 黄一珊.角色扮演法在实践中的运用[J].学园,2011(14):65-66.

[4] 张传明.角色扮演教学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2(2):48-51.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同学过程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角色扮演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