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措施

2012-01-22 20:10蒋宜伟姜劲挺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骨伤科骨伤科学

蒋宜伟 姜劲挺 宋 敏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比重大,加之教学内容更新快,如何提升中医骨伤科学教育,建设好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以确保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面临的课题[1]。建立统一管理的,包括临床技能教学及专业教学在内的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为推进基础和临床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基础[2]。该模式的探索为现行体制下医学实践教学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性教学平台的建设目标

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为指导思想,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合理结合,探讨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深入研究,为国内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教学作出贡献。

2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性教学平台的建设思想

在循证医学教育观指导下以骨伤科方向班及临床实习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培养实习学生以证据为基础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充分调动临床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继续掌握如何主动学习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方法,如何科学地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紧跟时代的步伐,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终身的自我教育者,具有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的初级骨伤人才。

实践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巩固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实习做好准备。按照“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原则,我们利用模拟病人、示教室、教学录像、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环境和条件,为实践教学提供直观的素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熟悉中医骨伤科临床疾病处理过程及骨科操作基本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骨伤科常规检查的步骤,熟悉其操作规范,提高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并通过骨科门诊、住院部见习,训练四诊、体检,让学生了解常见骨科疾病的诊治常规,并开展病例讨论或案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实战教育加强对学生骨科临床思维的培养[3]。为今后从事中医和中医骨伤科专业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3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性教学平台的建设步骤

(1)加强实践教材的改编和修订,在此基础上,编写方向班相应教材,将成熟的教学参考资料用于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内容组织编写配套教材音像制品及制作电子出版物;(2)积极引进人才,进行中医骨伤科学培养模式教学体系研究;(3)依附学科与专科发展建设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网络的建立及交流、推广工作;(4)进一步完善中医骨伤方向的临床培养教学模式,积累经验,供教学参考和学生使用。

4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的重点难点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的重点难点包括:(1)骨与关节检查法;(2)正骨手法操作、夹板固定和药物治疗;(3)创伤急救原则;(4)骨折的分类、诊断和并发症;(5)四肢和躯干骨折的诊断和治疗;(6)脱位的分类、诊治和并发症;(7)筋伤的诊断和治疗;(8)骨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运用中医骨伤科学知识的思维方法及对中医骨伤科疾病诊治的实际能力。

5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解决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重点难点的根本保证。因此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标准化病人教学”、“ 参与式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循证教学” 、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临床实践机会,将抽象的临床思维具体化,使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整合各科知识,启发学生横向、纵向思维。为了实施上述教学方式建设,应组织编撰适用于本专业的教材《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大纲》,为临床实习打下基础,指导学生课外学习,跟诊学习,使学生增长见识、开拓思路,更加充实[4]。

6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的建立

中医骨伤科学为临床专业课,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活动,积极研制、开发,建立《中医骨伤科学精品课程》专题网站、《骨关节与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专题学习网站、《中医骨伤科学》放射学诊断资源库学习网站,通过学习网站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另一学习途径。同时,还建立了网络交互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启发思维,将学习延伸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以外。

7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效果预见

在实践教学中贯穿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参与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及网络多媒体教学学习系统, 使骨伤科教研室临床带教质量水平逐年上升;使学生的自我评价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主动服务意识、责任感、与患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对患者的熟悉程度、对病种的掌握程度、知识的记忆深度、学习系统性、主动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均有显著提高。

总之,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巩固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中医骨伤实践教学的多元化,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富有创新和团队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中医骨伤科人才服务[5]。显而易见,应用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对于中医骨伤专业发展及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积极意义。

姜劲挺,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从事骨伤科医疗、科研、教学工作18年,擅长骨与关节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疑难杂症的诊治;善于运用正骨手法治疗骨折和脱位;能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抢救急、危、重症和各种疑难的创伤病例。主持和参与了5项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3项已通过了省局级的成果鉴定。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中医脊柱相关疾病学》,参编《中国骨伤科大辞典》和《骨折脱位筋伤学》。现任甘肃中医学院骨伤临床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骨二科副主任,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获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及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称号。2010年9月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idovre Hospital Amager Arthroscopic Center进修学习关节镜技术。获2011年度“甘肃药学发展奖”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教材《针刀医学基础理论》编委和全国高等院校西部精品教材《中西医结合临床骨伤科学》编委。

[1] Thomas JB,Mark CL.Proposal for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Clinical teaching[J].Mayo Clin Proc,2009,84(4):339-344.

[2] 谷亚玲.多维立体化实训平台在中医骨伤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863-865.

[3] 王国夫,杨春娣,郑余.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平台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202-204.

[4] 况迎辉,宋爱国,祝学云,等.利用学科资源,构建开放性、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0-12.

[5] 刘奔,孟秀香,王绍武,等.“三番式”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建立及其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1,32(11):75-76.

猜你喜欢
骨伤科骨伤科学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点击科学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科学大爆炸
骨伤科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分析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