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2-01-23 04:58罗文彬郑龙川纪荣昌李华伟
中国马铃薯 2012年5期
关键词:鲜薯种薯马铃薯

罗文彬,郑龙川,纪荣昌,李华伟,汤 浩*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龙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 龙海 363100)

龙海市属于福建省漳州地区,地处东经117°34′~118°09′,北纬 24°11′~24°36′,位于厦门市与漳州市之间,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大县和全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县之一。马铃薯在粮食生产中仅次于水稻位居第 2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海澄镇溪北村农民从同安引进马铃薯种植以来,由于经济效益好,种植户生产积极性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马铃薯产业发展稳步壮大。2008年以来龙海市成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500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的50个马铃薯示范点之一。目前,龙海市冬种马铃薯年种植3300 hm2以上,一般平均产量 3万kg/hm2,高的达4.5万kg/hm2,商品率85%以上,产值3.75万元/hm2以上,纯收益在2.25 万元/hm2以上[1-2]。

1 马铃薯产业现状

1.1 产业发展优势

1.1.1 气候优势

龙海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年平均气温21.0℃,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12.6℃,冬少严寒,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都在0℃以上,极值为-0.2℃。年日照时数2138.8 h。年平均降水量为1386.8 mm,但在10月份至翌年2月份为相对的少雨期,5个月降水总量为228.5 mm,占年降水总量的16.5%,这段时期也是适应马铃薯生长的最佳时间段。

1.1.2 区位优势

龙海东连厦门特区,西衔漳州市区,福厦、漳韶高速公路,国道324线,鹰厦铁路、漳云省道等交通干线横贯境内,此外厦深高铁即将开通,因此,公路、海路四通八达,省道、县道全部实现水泥路面,交通便利。同时,龙海市马铃薯收获时间为每年2~4月份,这段时间正值北方马铃薯空档,且适逢蔬菜紧缺时节,收获的马铃薯往往在十几个小时内就到达了沿海主要大中城市,价格高,优势明显[3]。

1.1.3 产后加工优势

果蔬冷冻是龙海市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市拥有福龙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十几个冷冻食品加工厂,主要对收购的马铃薯进行切丁、切块冷冻出口,是福建省主要的马铃薯加工形式之一,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4]。

1.1.4 合作组织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拥有龙海市农鑫果蔬专业合作社等一百多个专业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组织内部分工明确,从种薯生产、销售、商品薯生产、商品薯销售等每个环节都有人员具体负责,对马铃薯产业的各个环节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形成繁、供、产、销一体的产业链条,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1.2 马铃薯生产现状

龙海市现有马铃薯种植面积3300 hm2,主要集中在海澄、东泗、东园、港尾、隆教、浮宫等几个乡镇,其它乡镇虽然都有种植,但是均为小规模种植。由于土地有限、种植效益高,许多营销大户到周边县市,甚至相邻的广东租地种植。

1.2.1 品种的选择和种薯的供应

龙海市每年从2月下旬开始至4月份,为鲜薯收购旺季。收获的鲜薯,采用机械清洗机流水冲洗,洗掉粘土,这样清洗后的马铃薯光鲜、无杂质、卖相好,因此,种植的品种需要有早中熟、薯皮薯肉黄色、薯块较耐冲洗、薯皮不易破、薯形美观、产量高等特点。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有‘克新18’(‘紫花 851’)和‘克新 3 号’。

龙海的农民合作组织每年都与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一些信誉好的种薯企业签订种薯供销协议,个别大的合作组织单独或是合作直接在北方建立种薯生产基地,供应内部农户的种薯。那些与种薯企业签订供销协议的合作组织,每到马铃薯开花期的时候一般都会到北方实地考察种薯生产情况,了解病害发生情况,最后根据考察情况定下需要的种薯品种和数量。

1.2.2 农业基础设施与栽培模式

全市排、灌、提、蓄水利体系完善,目前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5%,拥有耕作机械3559台,排灌机械2882台。在生长期内少雨期间,能够满足马铃薯对水分的生长需求,在生长后期多雨期间可以方便排涝,防止涝害、病害发生。

龙海市的种植方式主要有早稻—晚稻—马铃薯或早稻—毛豆—马铃薯。由于全市土壤属中壤至轻黏土,土质粘,不利于马铃薯薯块的生长,当地种植户2000年开始尝试采用稻草覆盖,并结合少量培土的方式进行栽培,取得较好的效果。此后这种栽培方式不断改进、完善,由于人力成本增加,引入了小型机械,人们在改造旋耕机犁头的基础上,开始使用旋耕机进行起垄,形成宽1.0~1.1 m、深0.3~0.4 m的垄,减少了劳动力开支,2004年逐步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技术,这种栽培模式可以使土壤变疏松,保持一定湿度,同时生产的马铃薯薯皮光滑、商品薯率增加、产量也增加。2008年开始列入农业“五新”推广工程扶持项目,在全省重点示范推广[5-8]。

1.2.3 产后销售与加工

龙海市的马铃薯收获时主要通过两种渠道销售。一种是鲜薯直接销售到沿海的各大中城市,一般规模较大的农民合作组织都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农户生产出来的大部分鲜薯通过这些网络销售出去;另外一种是进入加工厂,加工成冷冻马铃薯丁、马铃薯块等加工产品进行出口。作为鲜薯形式销售的马铃薯,一般需经过清洗后,剔除伤薯、裂薯、烂薯、青皮薯等非商品薯,然后对商品薯进行分级装袋、装筐、装车。为防止运输过程中高温烂薯,保障新鲜度,提高经济效益,一般把清洗后的马铃薯先放在冷藏库,在0~5℃冷藏保鲜20 h左右,然后用冷藏车装运到市场销售。

2 产业发展建议

2.1 推广早熟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龙海市生产的马铃薯为冬种春收,以菜用用途于开春供应我国中东部城市市场,推广市场认可的黄皮淡黄肉马铃薯品种是马铃薯发展的关键。龙海市长期种植的品种只有紫花851和克新3号,虽然这两个品种的鲜薯适宜清洗加工,加工后卖相好,但是,这两个品种的属于中熟品种,往往在收获时还未达到完全成熟,因此产量提高有限。建议加大引入或选育早熟、符合市场的品种。

2.2 推广脱毒马铃薯种薯

实践证明,应用马铃薯脱毒种薯比非脱毒种薯(用商品薯作种)增产15%~25%。目前,龙海市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在30%,脱毒种薯应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种薯价格较贵,二是脱毒种薯供应较为混乱。建议政府对应用脱毒种薯的补贴,开展脱毒种薯供应的有效监管,鼓励本地种薯调供商到东北建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以确保脱毒种薯的供应质量。

2.3 加快马铃薯稻草包芯高效集成技术的成果转化

龙海市的马铃薯稻草包芯高效集成技术获漳州市2009年科技进步奖,同时被列为福建省农业“五新”推广项目。针对部分农民还存在着马铃薯栽培技术大水(较长期半沟水)、大肥(施用复合肥达到1500 kg/hm2以上)和高密度(90000穴/hm2以上)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稻草包芯高效集成技术的成果转化以及技术的培训和指导,促进该项目技术的普及应用。

2.4 建立马铃薯信息平台

市场信息是决定种植效益的关键要素之一。2011年由于缺乏对国内马铃薯市场的信息,很多农民合作组织前期高价购买了种薯,但是后期价格的降低幅度大,前期购买种薯的农民合作组织相对生产成本加大。此外,由于2011年的北方积压的种薯、商品薯在开春后严重冲击了南方冬种的商品薯市场,导致价格比往年大幅下降,丰产不丰收。因此,建议由政府牵头建立相关的市场信息平台,及时公布马铃薯相关的市场信息。

[1]翁定河,张招娟,郭玉春.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的发展[J].中国马铃薯,2009,23(3):174-176.

[2]陈少珍,罗文彬,汤浩,等.龙海市冬种马铃薯高产优化集成技术[J].作物杂志,2010,1:105-106.

[3]汤浩.福建省马铃薯产业优势及发展对策[J].中国马铃薯,2010,24(6):376-378.

[4]徐雅芬.福建省龙海市农业产业化的经验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71-73.

[5]郑龙川.龙海市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10,24(3):145-147.

[6]黄惠绿,曾亚成.龙海市“稻—稻—马铃薯”粮食三熟高效栽培模式[J].福建热作科技,2007,32(3):31-32.

[7]王海勤.漳州市冬种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6,20(6):369-370.

[8]苏松涛,李义珍,李小萍,等.福建龙海太阳辐射与粮食作物光合生产关系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1):33-44.

猜你喜欢
鲜薯种薯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美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认证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贵州马铃薯种薯体系构建与发展思考
定边马铃薯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贵州鲜薯走向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