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市发展休闲观光型果园现状与思考

2012-01-23 13:28黄武权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12期
关键词:杨梅观光果农

□黄武权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杭州湾南岸,境内农业资源丰富,水果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杨梅之乡、浙江省青梅之乡、浙江省黄花梨之乡和浙江省樱桃之乡。2011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5 857 hm2,总产量6.48万 t,总产值 3.54亿元;其中,葡萄1 380 hm2、 杨梅1 661 hm2、 青梅1 142 hm2、 梨1 003 hm2、 猕 猴 桃205 hm2、樱桃 398 hm2,水果已成为全市农业的优势产业。

一、发展现状

2007年来,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对市域范围内的杨梅、葡萄、樱桃等花果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加强资金扶持力度,确定主要采摘基地,针对休闲游、自驾游、散客游推出集水果采摘、农家乐体验、山水鉴赏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型果园——“四季仙果之旅”,春有草莓、樱桃、桑果,夏有蓝莓、杨梅、葡萄、水蜜桃,秋有黄花梨、猕猴桃,冬有柿子等;并统一标识、统一路牌、统一宣传、统一线路,以旅游拉动农业,以农业带动商贸,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较好成效。“四季仙果之旅”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双十佳旅游模式”,2011年被认定为浙江省优秀农事节庆,“四季仙果之旅”品牌荣获浙江省名牌产品。

增加果农增收 水果基地用旅游“串珠成链”后,售价成倍增长,如杨梅达40元/kg,桑果 20元/kg,设施栽培葡萄30元/kg等,大大增加了果农收入;同时这些基地每人二三十元的入场门票,也增加了果园的附加值。

促进果品销售 以前果农最担心的是采摘难、销售难,而现在成千上万的游客成了采摘“义工”。本市下管镇樱桃采摘游,几天就涌来游客8 000多名,将全镇成熟的樱桃摘了个精光。种植面积较大的葡萄、杨梅、梨等水果,由于“四季仙果之旅”效应,也引来了大量经销商采购,全市水果基本无滞销现象。2011年,通过 “四季仙果之旅”销售水果约3.3万t,占全市水果销量的80%;带动其他农副产品增收5 800余万元。

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水果采摘游受益的不光是果农,还有水果基地附近的“农家乐”以及县城饭店酒家的经营者。2011年“四季仙果之旅”活动期间,全市重点基地乡镇农家乐实现旅游餐饮收入1 680万元;在杨梅节20天的时间里,市内星级饭店入住率达80%以上,周末一房难求,营业总收入达3 382万元。“白天山上玩、晚上城里住”,成了拉动内需、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靓丽风景”。

提高品牌知名度 这几年水果基地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水果品质明显提高。“四季仙果之旅”活动的推出极大地提高了全市水果品牌的知名度,“野藤”牌葡萄、“二都”牌杨梅已享誉浙江省内外。每当水果成熟季节,上海、杭州、宁波等地游客都会自发而至,观光采摘。

二、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突出表现在道路和停车场,由于不少果园采摘基地都是老基地改造的,地理位置较不方便。随着自驾游的兴起,好多果园出现了停车难、堵车等现象,虽然这几年加大投入扶持,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游客休息场所、卫生设施等还不够完善。

品种单一,采摘期集中 杨梅品种以当地的深红种品种为主,占总面积的85%;樱桃以诸暨短柄樱桃品种为主,占总面积的95%;葡萄以中熟品种为主,占总面积的70%;猕猴桃以红阳为主,占总面积的90%。水果品种单一,采摘期集中,杨梅、樱桃只有短短的一两周;采摘期集中易造成交通混乱,影响游客观光休闲心情,水果销售价格差异也难以体现。

园相不宜人,采摘费工费时 果园内缺少必要的操作道和步行道,不少果园的树体高大,新老果园中矮化密植技术、自然开心形整形等技术应用较少,杨梅、樱桃等需要爬树或架梯子采摘。一方面作为商品果出售,生产者采摘也费力;另一方面游客观光采摘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打造观光采摘型果园还有差距。

果园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精品水果数量少 开展“四季仙果之旅”活动发展可采摘果园,一方面给果农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但另一方面使得果农只注重眼前利益。在生产上主要表现为注重水果产量,不注重果品质量。这几年实践来看,全市水果精品数量较少,果园缺少精细管理,好多水果达不到品质要求,虽然通过观光采摘能卖掉。但从长远来看,面对周边县市及各地观光果园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后要持续发展,提升水果品质是重要一关。

三、几点思考

政策扶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对休闲观光果园的支持力度。政策中应突出基地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奖励,提高补助标准;对用于生产的管理用房、配套设施等所需土地指标,予以优先安排;交通、水利、电力、通信、金融等部门需要为观光果园外围的必要配套设施建设和经营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对其延伸拓展的第三产业,应本着扶持发展的原则,实施优惠措施。同时,进一步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导工商和社会资本投资休闲观光果园,积极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等形式参与休闲观光果园开发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

科学组织,加强观光果园规划 依托我市各地资源优势、文化特色和发展基础,设计采摘观光型、生态休闲型、科技教育型等不同类型果园,突出特色,改变单一采摘模式。各采摘果园设计时做到路、亭、林相结合,方便游客采摘和农事操作;农业部门应加强果树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为观光采摘型果园提供搭配不同熟期品种,延长采摘期。如盖北镇野藤葡萄公园,应提高葡萄早熟品种的发展与改良,减少中熟品种比例,适当增加晚熟品种面积,避免采摘集中,延长采摘季节;公园宣传栏应加强对盖北葡萄发展史、当地民风民俗、农耕文化及葡萄知识的宣传,使游客体验葡萄生产过程,了解果农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和寓教于乐。

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果园发展 观光果园的建设,应结合现有资源基础和全市水果区域布局进行改造与稳步发展。樱桃以岭南乡、下管镇范围为主,葡萄以盖北镇、章镇镇范围为主,杨梅以驿亭镇、梁湖镇为主,猕猴桃以章镇镇、上浦镇为主,梨以谢塘镇为主,果桑以丁宅乡为主等,形成一乡一品,因地制宜,合理布点,注重与当地开展的生态乡(镇)、生态村,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相结合,打造特色优势。

加强培训,提高生产者素质 加强对果树生产经营者的科技培训,提高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应用的普及率,推广应用水果设施栽培、矮化栽培及完熟采摘等技术模式,提高发展水平;加强对经营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诚信经营,做到果实品质和服务质量提升的有机融合,增强观光果园的吸引力。

加强宣传,营造观光果园发展氛围

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四季仙果之旅”活动,促使更多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发展休闲观光果园。各乡镇举办葡萄节、杨梅节、猕猴桃节等节庆采摘活动,需要重视形象策划与包装,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和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消费者,开创广阔的市场前景,从而促进休闲观光果园的做大做精做强,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杨梅观光果农
想去旅行的杨梅等7 则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杨梅
腊月杨梅红
盐城地区观光果园增值对策探讨
荡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