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亚健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2-01-23 13:26范文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7期
关键词:亚健康急诊科家属

范文娟

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总的特征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低热、咽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症状等症候群[1]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原因如个人体质、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还有社会性因素。护士的工作环境特殊,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更高于其他专科的护士。因为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窗口,接诊患者多为急、危、重,护士作为第一接触患者的特殊群体,她们所面临的患者群体人际关系复杂,纠纷较多。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承受压力较大。大量研究表明,应激状态下机体会出现各器官功能障碍,国外对职业压力的研究证明,各种职业中护士压力最大[2]。诸多因素都可成为护士亚健康状态的诱因。为了了解我院急诊科护士亚健康状态情况,现将2012年2月1日至20日对急诊科护士和其他科护士进行了亚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我院急诊科护士及其他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82份,回收有效问卷有效率为100%(582/582)。其中急诊科护士17名,平均年龄34岁;普通护士565名,平均年龄26岁。均不同程度出现: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易发怒;精神压力过大;月经异常,周期或长或短、经血过多或过少;疲劳综合征-腰酸,腰痛。

2 结果

急诊科护士与其他专科护士患病比较,两组在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过大、疲劳综合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急诊科护士高于其他专科护士;而在月经异常、下肢静脉曲张、腰酸腰痛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3 原因

3.1 工作性质所决定 急诊科作为院前急救的一个窗口,24 h处于备战状态,护士实行的是倒班制度。因为突发事件多(如集体中毒,车祸等),所以即使休班也要保持联系,随叫随到,神经得不到充分休息,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急诊科所面临的患者病情急、危、重,随时发生变化;而家属情绪急、躁、怒,往往把不满与怨气发在第一接触的护士身上。为了救治赢得时间,护士要在准确的分诊和通知医生同时,根据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遇危急患者还要带上沉重的急救箱跟随患者做各项检查,这就使急诊科护士体力也比其他护士消耗大。另外在值班期间,由于急诊患者没有固定就诊时间,护士往往为了抢救患者不能规律用餐,加之夜班的频繁,使身体生物钟调节紊乱,长此以往会导致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易发怒。

3.2 人身安全问题 急诊科患者发病突然,多是意外伤害或是急、危、重症患者,本人及家属毫无思想准备,往往有过激行为,把愤怒情绪迁怒于医护人员,特别是遇到素质差、酗酒、斗殴等患者时,他们甚至听不进任何解释,谩骂、侮辱甚至出手伤人。据统计,急诊科遭受身心暴力伤害者的发生率为86.5%,高于一般护士的65.9%的平均水平。

3.3 自我防护问题 由于急诊患者多为外伤、车祸、中毒等急、危、重症,护士在急救现场为了实施抢救,会忽略一些防护措施的落实,如戴手套、口罩等,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呕吐物、分泌物,其中不排除有传染病者,存在较高的职业暴露危险[4]。例如:护士在为患者包扎伤口时,容易被血液污染;为中毒的患者洗胃时,也常常被呕吐物、有毒的胃液或气味污染;为抽搐患者实施操作时,易被抓伤;在流行上呼吸道感染期间,也最易被发热患者传染。以上都可对护士自身造成伤害。

3.4 护患纠纷问题 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护理工作持有偏见,认为护理工作是伺候人,没学问,使护士的工作不受重视,存在重医轻护现象。而急诊护患关系的特点是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患者起病急,家属心情也急,在这种情况下纠纷也多。同时急诊患者伤残率或病死率较高,家属和患者常表现惊恐、慌乱,特别是当花费多而病情无明显好转时,家属不能接受现实、情绪变化无常,常对护理工作百般挑剔,可增加护患矛盾,甚至导致护理纠纷。此外,护士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导致心理不平衡、悲观失望、自卑而产生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4 对策

4.1 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压力 护士在工作中应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冷静的头脑,工作之外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积极参与有益的文体活动,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学会排解压力,心情不畅或有困难时与人沟通,使身心得到放松。因此急诊科护士良好的心理健康进行必要的心理保健,以及对有心理问题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有重要指导意义[5]。

4.2 学会克制忍让;保护自己 首先,护士在接诊急症患者时,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做到实事求是。对待不合作的患者或家属,要保持头脑冷静,学会忍让和克制。尽自己最大努力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患者。在情感上不能表现过喜或过悲而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尽可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与配合。

4.3 注意加强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时,往往为了争取宝贵的时间,有时甚至来不及戴防护用具而为创伤大出血的患者包扎。所以“自我防护”教育问题的忽视,是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因此护士作为第一接触急诊患者的人,一定要加强自身防护。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带好手套,口罩,尤其注意自己的皮肤,不要被患者的血液、呕吐物甚至有害的气体接触到。一旦被溅到,要泠静的处理,彻底反复地进行清理及消毒。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防止被锐器刺伤。

4.4 为避免各种纠纷,急诊护士要有较强的急救意识 作为一名急诊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救治患者时,沉着冷静,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并给于合理的解释,遇到不满的患者或家属,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和患者及家属争吵。另外急诊患者中有无主患者或出来就诊急而未带钱款的,急诊科护士对待这样的患者,就要给予人文关怀,本着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及时予以检查、抢救,挽救患者生命[6]。每一个护理细节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细心、耐心和爱心。尽量做到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

[1]付翠萍.急救中心护士亚健康的原因及对策.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95-96.

[2]王秀英.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分析与对策.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7):847-848.

[3]付艳燕.急诊护士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5(3):192-193.

[4]代冰洁,盛学相.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7):160.

[5]杨琳,蒋淑兰.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与疾病.新疆医学,2010,40(6):143-144.

[6]高小兰,何喜定.基层医院急诊护士的必备素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259-262.

猜你喜欢
亚健康急诊科家属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医疗设备“亚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