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力华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5例

2012-01-24 06:47陶鸿杰
中国药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噻托稳定期阻塞性

陶鸿杰

(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浙江 杭州 311500)

思力华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5例

陶鸿杰

(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浙江 杭州 311500)

目的研究思力华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0.1 g氨茶碱常规治疗、每日3次,治疗组吸入18 μg思力华治疗、每日1次,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 MWD)及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思力华治疗稳定期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少。

思力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患病率、致死率较高,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1]。COPD的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胸闷和喘息、气短或呼吸困难、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2]。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将COPD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期是指临床症状加重,稳定期是指临床症状轻微或稳定,但稳定期仍需治疗,若不治疗会使急性加重的频率增多,从而使肺功能进一步恶化[3]。我院应用思力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10例稳定期COPD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7年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排除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肿瘤及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所有患者近6周无急性发作及下呼吸道感染,1周内未使用长效受体激动剂,3个月内未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2~78岁,平均(62.2 ±4.5)岁;病程 3 ~20 年,平均(10.6 ±7.4)年。治疗组中,男 33例,女 22例;年龄 31~76岁,平均(61.6±5.1)岁;病程4 ~19年,平均(11.5±6.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氨茶碱(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0.1 g,每日3次。治疗组吸入18 μg思力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8 μg×10粒/盒)治疗,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肺功能的测定:分别于治疗前后(9:00-12:00测定)采用肺功能仪检测并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 min步行距离(6MWD):将步行划分成4个等级,Ⅰ级为小于300 m;Ⅱ级为 300~374.9 m;Ⅲ级为 375 ~449.5 m;Ⅳ级为大于450 m。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2和表3。治疗组用药期间仅出现口干4例,便秘2例,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6MWD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6MWD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P < 0.05(下表同)。

组别对照组(n=55)治疗组(n=5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EV1(L)1.45 ±0.37 1.47 ±0.38△1.46 ±0.35 1.63 ±0.39*□FEV1%(%)56.38 ± 4.35 57.69 ± 3.61△56.53 ± 4.21 63.27 ± 5.79*□FEV1/FVC(%)53.62 ±6.89 54.28 ±5.96△54.18 ±6.08 65.64 ±5.73*□6MWD(m)359±87 368±79△361±84 474±99*□

3 讨论

COPD是由气道、肺血管和肺实质的慢性炎症引起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气流受限。因此,即使在稳定期,其治疗也非常重要[5]。COPD不可治愈,主要治疗目标为缓解症状,改善活动的耐受性,改善肺功能,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及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6]。患者症状加重、肺功能减退、病死率增多等都与急性加重有关,因此治疗COPD的有效手段为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COPD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较高,因而支气管基础口径较窄。此外,迷走神经末梢还可受到各种刺激影响而引起支气管反射性痉挛。治疗COPD的常用有效药物为抗胆碱能药物。抗胆碱能药物可阻断乙酰胆碱导致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对COPD患者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且长期使用没有耐受性[7]。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s,分)

组别对照组(n=55)治疗组(n=5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咳嗽2.0 ± 0.4 1.9 ± 0.3△2.0 ± 0.5 1.2 ± 0.5*□痰量1.5 ± 0.3 1.4 ± 0.5△1.6 ± 0.2 0.9 ± 0.3*□肺部罗音1.2 ± 0.6 0.6 ± 0.5 1.1 ± 0.7 1.2 ± 0.5*气促2.2 ± 0.7 2.2 ± 0.4△2.3 ± 0.5 1.7 ± 0.6*□

思力华是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通过抑制平滑肌M3受体产生支气管扩张作用,半衰期很长,与M3受体的解离半衰期为39.7 h。因此,思力华治疗COPD患者,每日仅需给药1次就可持续作用24 h[8]。另外,思力华还有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气道炎症的作用,可使气道保持24 h开放,从而阻止炎症的发生,使肺功能得到改善[9]。大量研究表明,思力华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思力华治疗稳定期COPD,3个月后患者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提高,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有效缓解,且不良反应少。

[1]吴霁晖,谢卫红,陈 婕.噻托溴铵与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比较[J].河北医药,2010,32(21):3 053-3 054.

[2]陈弘群,余荣环,黄 莺,等.噻托溴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18-20.

[3]邝植雄.抗菌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08,17(19):63 -64.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5]章庆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0,32(2):225-227.

[6]孙明明,杨建新.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80例[J].中国药业,2011,20(5):76.

[7]于立萍,巩法桃,李凯述,等.噻托溴胺治疗稳定期COPD[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 526 -1 527.

[8]黎 联,陈泽芬,董一山.噻托溴铵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1):3 184-3 185.

[9]何牡丹,荣 令,周 新.噻托溴铵在COPD大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8(3):212-215.

[10]孙慧君.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3):1 615-1 617.

R969.4;R971+.92

A

1006-4931(2012)11-0076-02

陶鸿杰(1976-),男,浙江桐庐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院呼吸科临床工作,(电子信箱)tlthj@163.com。

2012-03-22)

猜你喜欢
噻托稳定期阻塞性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噻托溴配合茶碱治疗对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