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单药希罗达与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2012-01-24 06:47
中国药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化学治疗氟尿嘧啶毒副

陈 勇

(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肿瘤内科,浙江 嘉兴 314200)

口服单药希罗达与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陈 勇

(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肿瘤内科,浙江 嘉兴 314200)

目的观察口服希罗达和FOLFOX方案联合化学治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将6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希罗达组(治疗组)和FOLFOX方案联合化学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第1~14天给予希罗达片1 250 mg/m2,2次/d;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L-OHP)1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CF)200 mg/m2第2~4天静脉滴注2 h,5-氟尿嘧啶500 mg/m2第2~4天静脉滴注4 h。以21 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毒副反应较对照组轻。结论口服希罗达不良反应轻,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希罗达;结直肠癌;奥沙利铂;毒副反应

因早期诊断困难,全身化学治疗成为结直肠癌中晚期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笔者将从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就诊的64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希罗达组(治疗组)和FOLFOX方案联合化学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者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64例,年龄35~70岁,Karmofsky评分不低于60,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未经放化疗或术后辅助化学治疗不低于6个月,放疗结束4周以上,肝肾功能及骨髓造血功能已恢复,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排除其他恶性肿瘤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5~70岁,平均50.4岁。对照组 32例中,男 17例,女15例;年龄35~70岁,平均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32例患者,第1~14天给予希罗达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每盒 0.5 g×12 片)1 250 mg/m2,2 次 /d。用药前予格拉司琼5 mg静脉注射预防呕吐,防止喉痉挛,减少末梢神经副反应。21 d为1疗程。对照组32例予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医药股分有限公司,规格为0.1 g/支,国药准字H20000337)1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CF)200 mg/m2第2~4天静脉滴注2 h,5-氟尿嘧啶500 mg/m2第2~4天静脉滴注4 h,化学治疗前30 min用格拉司琼预防呕吐,21 d为1个疗程。两组均在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两组患者在每周期化学治疗前化验血常规、肾功能、相关肿瘤标志物,胸部X线摄片或CT,腹部B超或CT。

1.3 评价标准

近期疗效判定依据实体癌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CR+PR 为总有效,CR+PR+SD为疾病控制。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分为Ⅰ-Ⅳ,神经系统毒副作用按OXA专用分级标准评定:0度为无毒副作用;Ⅰ度为短暂感觉异常、感觉麻;Ⅱ度为治疗周期持续存在的感觉异常、感觉麻;Ⅲ度为感觉异常、感觉麻木引起的功能障碍;Ⅳ度为瘫痪。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为计数资料,经SPSS 13.0软件统计,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共64例,均可评价(表1),治疗组32例共接受114个周期口服化学治疗,每例2~6个周期,平均3.5个周期;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0.5个月,肿瘤进展时间(TTP)为5.8个月。对照组共接受104个周期化学治疗,每例2~6个周期,平均3.3个周期;MST为10个月,TTP为6个月。

表1 晚期肠癌患者两种化学治疗方案疗效比较[例(%)]

2.2 毒性反应

评价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发热、食欲减退及外周神经毒性等。两组比较见表2。

表2 晚期结肠癌患者两种化疗方案毒副作用比较

3 讨论

结直肠癌的病变范围决定了每个患者的预后,有淋巴结侵犯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0%,而远处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5%[3]。5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是已是晚期,无手术指针,而化学治疗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目的不仅为延长患者生存期,更主要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希罗达是经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氟化嘧啶类药物,口服后可被胃和小肠黏膜完整地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经肝脏羧酸脂酶作用转化为5'-脱氧-5-氟胞嘧啶核苷(5'-DFCR),之后经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肿瘤组织的胞嘧啶脱氨酶作用,在嘧啶环脱酶作用下将5-DFCR转化成5'-DFCR,最后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中通过嘧啶磷酸化酶促反应,由5'-DFCR催化生成5-氟尿嘧啶,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DNA和RNA合成,达到抗肿瘤作用。Schuller J等[1]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服用希罗达后,癌组织的5-氟尿嘧啶浓度是邻近正常组织的药物浓度的3.2倍,而肝转移癌灶的5-氟尿嘧啶浓度是周围正常肝组织内浓度的1.4倍,结直肠癌组织的5-氟尿嘧啶浓度是血浓度的20倍,是其他组织的8~10倍,具有选择性和靶向性抗肿瘤作用,与单药5-氟尿嘧啶相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2]。本研究表明,口服希罗达与FOLFOX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相当(P>0.05),但联合化学治疗毒副作用较单药口服明显增加(P<0.05)。住院化疗需住院且需经静脉全身化学治疗,使患者大量时间消耗在医院,减少了与家人团聚时间,联合化学治疗之毒副反应更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伴有的脱发更是严重挫伤患者的自尊心和信心。单药口服希罗达不良反应轻,无需住院,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减少了脱发及静脉注射的痛苦,且治疗效果与联合化学治疗无明显差异,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希罗达在肿瘤组织内代谢成为5-氟尿嘧啶,最终成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中一个重要的酶是二氢嘧啶脱氢酶(DPF酶),人群中约有2% ~4%的人缺乏此酶[4]。缺乏此酶可致5-氟尿嘧啶蓄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前期研究表明,TP酶水平高的癌细胞对希罗达更敏感,因此可通过测定患者的TP和DPF酶来预测疗效和不良反应,以便更好地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还有待下一步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1]SchullerJ,Cassidy J,DumontE,etal.PreferentialActivation of Capecitabine in Tumor Following Oral Administ ration to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Cancer Chemot her Pharmacol,2000,45(4):291 -297.

[2]王哓毓,张鸿彬,郑 玲,等.卡培他滨与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08,20(3):558 -559.

[3]Porschen R,Bermann A,Loffler T,et al .Fluorouracil plus leucovorin as effec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curatively resected stageⅢcolon cancer:results of the trial adjCCA01[J].J Clin Oncol,2001,19(6):1 787-1 794.

[4]王宝成,毕经旺,李 志.靶向化疗——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分册,2001,28(6):447-451.

R969.4;R979.1

A

1006-4931(2012)11-0090-02

陈勇(1974-),男,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肿瘤内科化疗方面工作,(电子信箱)shengf2008@163.com。

2012-01-12)

猜你喜欢
化学治疗氟尿嘧啶毒副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化学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5-氟尿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含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远处转移性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4种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比较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