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百会”、“内关”、“足三里”穴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个案报道

2012-01-24 09:06潘晓菲周海纯黎超明
中医药信息 2012年1期
关键词:百会升阳降压药

潘晓菲,周海纯,黎超明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在直立时血压较平卧时血压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且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增高而增高[1]。65岁的老年人约20%在平卧起立时可引起血压下降,75岁以上者则约30%可出现此现象[2],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笔者用温针灸“百会”、“内关”、“足三里”穴治愈了一例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56岁。因头晕1月余,加重5天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并出现摔倒。据患者描述,自己头晕时就像有人在后面狠狠的推他,然后就向前冲出去,有什么就会撞到什么,摔倒后症状缓解,自己根本控制不住。曾在当地多家医院诊治,但仍未找出病因,近几日发病越来越频繁,现在根本不敢自己走路,必须由家人搀扶。入院查体:搀入病房,表情惊恐,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双眼各向运动灵活,无中枢性面、舌瘫,双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病理征未引出。辅检:TT 20.9,肌电图示:双下肢周围神经源性损伤肌电图。CT示:头CT未见异常。颈C4/5,C5/6,C6/7椎间盘突出。TCD示: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正常,频谱形态及结构正常。PI指数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头MRI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平卧位血压120/70mmHg,站立位血压60/40mmHg。

操作方法:取百会、内关、足三里,穴位局部做常规消毒后,取直径约0.30mm、长约40~60mm的毫针针刺,各穴位得气后施加平补平泻的手法,使针刺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的针感并保持5min后,再用约2cm的艾炷插在针柄上点燃,各穴施灸3~5壮,为了防止艾炷脱落,烫伤皮肤,可以在穴区垫一张硬纸片。每次治疗30min,每日2次。结果:患者治疗第3天敢独自在室内步行,第6天可以独自外出,并无再次发作,观察1周后均无再次发作。

讨论: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因突然站立时血压下降,导致脑血流减少,主要临床表现是头晕、乏力、恶心、视物不清甚或晕厥、跌倒。目前,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不统一。1996年美国自主神经协会和美国神经病学学院的标准为:OH为站立至少1min后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欧洲神经病学会(EFNS)关于OH的定义为:站立时或在倾斜台上头上倾的3min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大多数学者认可这一标准,认为若站立后血压下降≥20/10mmHg,并持续1~2min,就有可能发生脑灌注减少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并非所有的OH患者均有临床症状,有研究者报道部分OH患者仅有轻微的头晕或无症状。

目前认为与本病相关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心血管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及动脉硬化等因素导致心排出量减少,动脉的顺应性降低。从而使得OH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二是疾病因素,多种疾病都可导致OH。常见的病因有:系统性疾病如肾上腺功能不全,脱水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糖尿病等。第三,就是药物因素,抗精神病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降压药等均能通过不同途径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尤其以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类等降压药引起OH多见。长期服用降压药能影响自身的调节机制,在体位改变时血压会暂时降低,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而出现头晕等症状。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选药时应慎重,注意选用不易引起OH的降压药。

本病中医辨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久病致虚,或思劳过度,致气阴两虚,精血不足,升举鼓动无力,髓海空虚,脑失所养而发病。根据中医学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的理论,治当温补气血,升阳举陷,健脾固元。百会位于巅顶,具有醒脑开窍、升阳举陷、振奋阳气、疏调脏腑、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脑供血供氧的功能。内关具有养心安神、补益心气、养心血、通心脉的强心功能。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可健脾和胃、扶正培本、补养气血。诸穴同用,共奏益气升阳、补元益脑之效,从而改善患者的低血压状态,减轻其临床症状,同时能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调理人体气血阴阳,提高人体免疫力,从根本上改善气阴两虚状态。针刺时用艾条施灸,使热力温和持久,以助提升阳气。

除去相关的治疗外,同时应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教育,使患者采取保健预防的措施以避免OH的发生。如变换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一旦出现眩晕应立即坐下或躺下;穿紧身弹性袜;适当增加盐和液体的摄入等。

[1]陈灏珠,默克.老年病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71-374.

[2]于天超,林万春,赵立明.血压调控失常综合征及其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8):380.

猜你喜欢
百会升阳降压药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升阳益胃汤肺系疾病应用与药理学研究进展
电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
“三才逆灸法”干预高血压前期即刻效应临床观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67例
基于云服务的成人远程协作项目学习探究
《脾胃论》益气升阳方剂治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