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畜牧业转型期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2012-01-24 10:59李宏科李铁旺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李宏科,冀 强,李铁旺

(陕西宜君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宜君 727200)

当前,山区县畜牧业和其他地区畜牧业一样,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畜牧业,推进现代畜牧建设,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才能加快提升山区县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山区县现代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实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山区县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生态环境改善、建设和谐社会。

1 山区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山区县畜牧业基础薄弱,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欠开发、欠发达、欠开放"既是山区县尤其是贫困山区畜牧的实际,也是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现状。目前,山区县尤其是贫困山区县畜牧业发展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1 畜禽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散养在山区县畜牧业生产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宜君县总农户约1.9万余户,有畜户约10 100余户,现有规模养殖户667户,其中养牛户144户,养羊户207户,养猪户213户,分别占全县养畜户的1.6%、2.1%、3.5%。分散养殖虽然降低投资风险,“但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生产格局实力弱、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和突破技术堡垒的能力不强,尤其是生产规模小,应用先进技术,实施标准化养殖难度大、成本高,影响畜禽规模养殖发展。

1.2 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健全的服务网络体系,尤其是基层畜牧兽医服务力量薄弱,技术人员整体年龄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偏低,人员配置错位,非专业人员占相当比例。养殖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在宜君县规模养殖场(户)法人或场主及从业人员中,85.6%以上的人员无专业知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仅占到9.5%。由于文化程度低、专业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导致操作实践技能不高,接受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差,对市场预测准确程底低,规避风险能力弱,从而因规模发展理念受限、经营管理水平低导致养殖效益不高。畜牧专业合作社实力普遍不强,仅仅限于技术服务,参与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少,在参与维护养殖利益方面显的无力,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3 畜禽饲养环境差,农户混养散养现象严重

我县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传统的养殖业多集中在山区,畜舍建筑简易,管理落后,设施不配套,造成饲养环境差,散养病多,交差污染严重,畜禽发病率高,且治愈率低,养殖效益低下,导致农民依靠养殖增收困难,市场供应不足,畜禽产品质量不高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

1.4 资金短缺,投入不足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对畜牧业的投入虽有所增加,但与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显不足。排除项目资金外,我县每年发展畜牧业需配套资金约200余万元,实际配套每年投入仅有50~60余万元。大多数养殖(场)户有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愿望,但缺乏流动资金,想贷款却苦于贷款手续复杂,耗时耗力还很难办成。养殖场(户)常常因为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错过了养殖时机。

1.5 疫情形势复杂,防控难度加大

近年来,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复杂,严重威胁着畜牧业发展,加之山区县部分养殖户疫病防控程序不到位、质量不高,疫病风险依然存在。许多散养户没有疫病防治知识,当畜禽生病后,采取自治无效后,再请兽医治疗,一旦治疗无效,只能任凭疫病发生、蔓延,给畜牧业发展造成重创。动物疫情复杂程度的加剧,对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1.6 生产安全隐患多,质量监管有待强化

畜牧产业链条长,环节多,质量关键点控制和监测难度大,当地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完善,质量监测体系仍不健全、成本高,部门间职能分工交叉错位,越位失位现象仍有存在,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非法添加违禁药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现象仍有发生。

2 山区县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贫困山区县发展畜牧业须走超常规的路子。即由小规模、低层次传统简单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迈进。现代畜牧业是社会化和体系化大生产。发展现代畜牧业,需要站在产业体系的高度,对整体系统进行自主创新,构建山区县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3 措施建议

山区县拥有大量草坡、荒山资源,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果走现代畜牧业路子,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山区县畜牧业发展大有可为。

3.1 以科技创新为畜牧业可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努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山区县自主创新能力弱的条件下,关键是运用好现代科技成果,使之转化为实在的畜产品。①是主动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科研课题,争取大学、科研机构的支持帮助,促进科技创新;②是大力抓好农民的培训工作,重点抓好远程教育、职业教育、绿色证书培训等,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民,使农民掌握现代养殖技术,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养殖主体;③是构建现代畜牧业服务体系,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强化良种繁育工程,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引进培育和推广畜禽新品种,适度开展杂交改良工作。认真实施动物防疫工程,加强疫情监测力度,增强疫情预测预警能力。加强饲料、兽药监管。加快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抓好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提高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3.2 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市场化经营,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①是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农民,使农民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扩大养殖规模。②是依托城镇或人口集居地建立畜产品交易市场,完善市场基础建设,提供配套服务,为畜产品交易创造条件。在县城或县城附近,建立全县较大规模,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综合畜产品市场;在云梦、五镇、棋盘等重点发展畜牧业的乡镇,可建立专门的畜产品市场;各乡镇建设集贸市场时,都应合理规划畜产品交易区域,保证畜产品正常交易。③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政府引导、部门配合、农民参与”的原则,加快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建设。④是树立品牌意识,走品牌路线。着力在改善畜禽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在打造畜离产品品牌方面下功夫,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

3.3 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组织化程度

①是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宜君县可引进正大、大匠、亨瑞等有实力、有经验、有技术的外地畜牧养殖企业到县域投资,推动全县畜牧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本地畜牧养殖企业;②是充分发挥宜君县境内的宝丰秦川牛有限责任公司和五镇天蓬养猪场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企业与养殖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积极发展订单畜牧业;③是抓好生产基地建设,发挥地方优势,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以基地带动规模养殖,促进畜牧业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3.4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

①是对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进行调控。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自然优势,科学规划,重点发展,建成一批养殖小区,打造畜牧业生产产业带。宜君县东部塬区的尧生镇、西村乡等乡镇重点发展生猪养殖,云梦、棋盘、太安等乡镇以肉牛、肉羊为重点,城关及210国道边的哭泉、彭镇等乡镇则以家禽为重点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②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改善能源,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为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创造良好环境;③是搞好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统一圈舍建设,统一畜禽品种,统一畜禽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品牌销售”原则,指导农户搞好圈舍建设,改善生产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倡导健康养殖;④是加大对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保障食品安全。

3.5 切实解决制约发展的资金瓶颈,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的突破

①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多方筹集建设资金。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优势,建立和完善项目目标责任制,积极争取畜牧业项目,发挥项目作用和优势,带动畜牧业发展;②是探索完善融资渠道,运用贴息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对畜牧业贷款,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现代畜牧业建设。地方政府也可设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对畜牧业产业化的投入,重点支持规模化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畜禽良种推广,种质资源保护,优质饲草基地建设等,不断改善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③是建立风险防危机制,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功能,引导、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大力开展畜牧业保险市场,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提高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总之,山区县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抓手,以农牧结合,适度规模养殖为基础,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大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引领未来新型畜牧产业格局的发展方向,不断构建并完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稳步提高畜牧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畜牧产业的崛起,最终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山区现代化畜牧业。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