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止痛泵固定方式的对比与体会

2012-01-24 11:36刘金国刘莲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7期
关键词:纵轴水平面硬膜外

刘金国 刘莲莲

(昌乐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山东 昌乐 262400)

剖宫产手术后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其具有镇痛效果确切,患者能尽早下床活动,术后生理功能恢复快,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而倍受患者的欢迎与钟爱。我院开展硬膜外术后镇痛已经有12年的历史,由于价格低廉、优点突出,每年都有近2000例患者使用,但是由于孕妇剖宫产后保暖温度要求高,身上容易出汗,术后又要哺乳婴儿,活动比较频繁的原因,我们发现与止痛泵所连接的硬膜外导管脱落或拽断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们经过仔细分析与观察后,改变了传统的固定方式,大大减少了此类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0例需要术后镇痛的剖宫产患者,不分年龄、ASA分级、以及有无合并其他的疾病,随机分成A、B两组各300例,术后硬膜外止痛泵采用张家港龙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BI-100-2型100mL止痛泵。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腰联合麻醉,L2~3间隙穿刺,腰麻成功后注入相同的腰麻液,向头侧方向置入硬膜外导管,硬膜外腔留管长度4cm,手术结束后接止痛泵。

1.3 固定方式

A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与人体纵轴平行:即由穿刺点延脊柱向头侧至颈部C7位置处用敷贴固定好。B组与人体纵轴垂直,即由穿刺点垂直脊柱向右或者向左延水平面至脐处固定。固定材料均采用硬腰联合麻醉包中所配备的一次性透气敷贴。长度与宽度都相同。

2 结 果

经过术后随访,A组有16例患者的硬膜外导管从硬膜外腔脱出,所占比例为5.3%,有5例患者的硬膜外导管从穿刺点外部断裂,比例为1.67%,B组中有4例患者从硬膜外腔脱出所占比例1.3%,1例患者从穿刺点外部断裂,比例为0.3%。结论:B组患者的导管脱出或断裂的比例大大低于A组患者。

3 讨 论

3.1 脱出或断裂原因

经过我们的随访,认为止痛泵导管脱出或断裂的原因主要有两种:①固定导管的敷贴由于患者活动后边缘反折粘连在床单、被褥或者上衣上,患者翻身或下床活动时不小心,导管脱出或被拽断。②有的患者出汗较多,遇到汗水后敷贴的粘性降低,稍有活动便会与皮肤分离,引起止痛泵的脱落。总之,引起脱落的原因主要与患者的活动因素有关。采用B组就是为了有效的降低活动对它的影响。

3.2 经过比较两种固定方式的结果,我们认为:采用B组方式固定,即把硬膜外导管由穿刺点垂直脊柱向右延水平面至脐上2~3cm处固定,患者携带方便,易于固定于腰带或口袋里,便于观察,且不易受起卧、弯腰、下床活动等情况的影响,大大降低了脱落或断裂情况的发生,值得向同行的医务工作者推广或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纵轴水平面硬膜外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水城”被淹
巧解“一横多纵多线”坐标图地理试题
动能定理在水平面运动模型中的应用和归纳
流动管理:一种班级管理的实践模式
坡角多大,圆柱体在水平面滚得最远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通用曲线的解读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水平面上圆周运动中临界问题的分析和解题策略